



摘要:以株兩優729和桃優香占為材料,研究不同施肥方式對機插雙季稻群體生長和產量的影響。結果表明:等氮條件下,采用“分次施肥”,運用肥料養分后移技術,減少基蘗肥用量,看苗增施穗肥,能有效控制機插稻后發無效分蘗數,保蘗增穗,提高成穗率及穗型整齊度,增加總粒數和千粒重,提高單產。早、晚機插稻單產均以“分次施肥”(N、K2O各40%作基肥,35%作蘗肥,25%作穗肥)處理最高,以一次性全層施肥處理最低,并就機插稻科學施肥提出了指導意見。
關鍵詞:機插雙季稻;施肥方式;產量
中圖分類號:S5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60X(2018)03-0033-03
機插稻育秧存在著播種密度大、單株個體生長空間小、后期單位面積群體大、營養生長受抑制和秧苗素質相對較差等問題。機插后受秧苗素質和植傷等因素影響,個體阪復健壯生長時間延長,分蘗始期推遲,分蘗高峰滯后,后發苗多,主莖和分蘗葉片數相差較大,個體生長量較小,影響穗形擴展,穗型普遍偏小,且主莖與分蘗的穗形大小差異明顯。如何通過肥料運籌縮短返青期,促早發,爭多穗大穗,早搭豐產苗架,提高群體質量,實現豐產穩產是機插稻大田管理的關鍵。為此筆者于2017年開展了等氮條件下,不同施肥方式對比試驗研究,旨在探索機插雙季稻科學施肥技術,為農戶科學種稻提供理論依據。
1材料與方法
1.1供試材料
供試品種:早稻為株兩優729,晚稻為桃優香占。供試肥料為含純N 46.2%的尿素、含P2O512.0%的過磷酸鈣、含K2O60.0%的氯化鉀。
1.2試驗地概況
試驗于2017年在國家水稻產業技術體系株洲綜合試驗站的機械化育插秧示范基地上(位于湖南省醴陵市泗汾鎮農場社區)進行。試驗田土壤為潮沙泥,肥力水平中等偏上且均勻,有機質含量35.5 g/kg,堿解氮173.2mg/kg,有效磷83.7mg/kg,速效鉀136.4mg/kg,pH值6.0。前作種植綠肥,稻作類型雙季機插稻。
1.3試驗設計
早晚稻各設5個施肥方式處理,各處理氮、磷、鉀在基、蘗、穗肥中施用比例詳見表1。早稻施純N10.0kg/667m2、P2O56.0kg/m2、K2O6.0kg/667m2,晚稻施純N 12.0kg/667m2、P2056.0kg/667 m2、K2O6.0kg/667m2。采用大區對比試驗,不設重復,順序排列,計5個大區,每區面積425.8m2,大區間筑埂包膜,單排單灌,防止肥水竄灌。
1.4田間管理
早稻育秧基質選用商品基質,3月23日流水線播種,每盤播種芽谷100 g,疊盤快速催芽齊苗智能暗室出苗后,運抵秧田,分廂擺好,地膜覆蓋低拱保溫旱育秧。4月15日機插,秧齡23 d,葉齡3.37葉,株行距10 cm×25 cin,每蔸插2-3苗。晚稻育秧基質采用過篩秧廂溝泥,6月24日播種,人工撒播,每盤播種芽谷80g,半旱育秧。7月20日機插,秧齡26d,葉齡5.43葉,株行距12 cin×25 cm,每蔸插2~3苗。
早晚稻機插后第3天,各處理人工查漏補蔸一次,將缺蔸率控制在5%以內。基肥于旋耕平田時全層施用,機插后第7天施蘗肥,露田復水后(早稻:5月23日,晚稻:8月24日)施穗肥,施用量按試驗設計要求進行。機插后第2天起淺水勤灌,早稻于5月15日、晚稻于8月16日統一落水露田7 d,再灌淺水施肥,之后堅持濕潤灌溉,破口抽穗期灌淺水,齊穗后干濕交替,收獲前7 d斷水。其他栽培措施與當地機插雙季稻栽培技術要求保持一致。
1.5調查項目
移栽后第5天,各處理隨機選擇有代表性的點5個,每點選定20蔸觀察記載分蘗動態。收獲前一天各處理隨機選擇3個有代表性的點,每點調查100蔸稻株有效穗,并按穗數平均值取3蔸考察穗粒結構。收獲時每個處理選擇有代表I生的點3個,各點實收30m2,曬干除雜后過稱測實產。
2結果與分析
2.1施肥方式對分蘗動態的影響
3小結與討論
(1)等氮條件下,一次性全層施肥,雖可提高肥料養分利用率,但肥料養分供應變緩,且機插稻受秧苗素質和植傷等因素影響,個體恢復時間較長,前期根系養分吸收利用能力較手插稻和拋栽稻低,導致前期養分供應不足,影響禾苗早生陜發,不利于高產群體形成;“一基一追”施肥,養分供應充足,有利于促發分蘗,最高苗增加,但后發無效分蘗多,成穗率下降,且不利于大穗形成;分次施肥,運用肥料養分后移技術,減少基蘗肥用量,看苗增施穗肥,能有效控制機插稻后發無效分蘗數,保蘗增穗,提高成穗率,增加總粒數和千粒重,提高單產。
(2)該試驗條件下,早、晚稻單產均以分次施肥C2(N、K2O各40%作基肥,35%作分蘗肥,25%作穗肥)處理最高,以“一次性全層施肥”處理最低。
(3)該試驗結論與張楊珠等吲研究得出的一次性施肥條件下,雙季稻各項經濟性狀均好于分次施肥或相當的結論不一致,推測是因為機插稻與手插稻群體生長特性不同而異,手插稻采用濕潤育秧,中大苗移栽,秧苗根系數量及生長勢明顯優于機插稻,移栽時植傷小,養分吸收能力強,返青分蘗快,高峰苗期集中,后發苗少,群體生長整齊,穗型差異小。
(4)朱毅興等研究提出機插稻蘗肥分2次施用為宜,因考慮機插雙季稻有效分蘗期較機插一季稻短,故試驗分蘗肥采用1次施用,分2次施用效果有待進一步研究。
(5)機插稻蘗肥施用時期應依苗而定,秧苗素質好,插后返青快,新根萌發力強,可搶時早施;反之應酌情遲施,且減量分施,忌大肥猛施,造成肥害傷根,僵苗不發。
(6)機插稻穗肥施用應堅持因田因苗而異的原則。中期群體生長過旺,拔節期葉色不顯黃的田塊,應推遲到倒三葉期減量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