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借鑒混沌對初值敏感性以及全局穩定性的特征,闡述了初中語文閱讀中細節與全局的重要性,在全局中發現細節,在細節中把握全局。
關鍵詞:混沌理論;初中語文;閱讀
混沌理論被稱為繼量子力學、相對論后的第三次物理改革,現在已廣泛應用于電子、電氣、機械、金融系統、圖像加密以及教學等領域,并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隨著混沌理論的發展以及人們的深入研究,混沌理論也可應用到教育教學中,特別是初中語文教育教學中。為此本文首先對混沌系統的基本特征做了概述,然后根據混沌基本特征,提出了混沌理論在初中語文閱讀中的應用。
一、混沌的特征
確定系統的內隨機性:混沌系統確定性即混沌系統參數以及動力學方程為確定的,目前混沌系統主要采用常微分方動力學方程。而對確定性的混沌系統,因該系統產生的時間序列是類隨機(偽隨機)的,因此初始值與各方面因素有關,我們不可能精確地掌握,這樣導致最終的結果與我們預料的結果相差甚遠,這正是混沌系統最為廣泛的因素。
對初值的敏感性:這是混沌系統最重要的特點,無論是離散混沌系統還是連續混沌系統,高維還是低維混沌系統,所有混沌系統都必須符合該項特征;對初值敏感性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初值改變之后,我們所要研究系統的最終結果與我們預想的千差萬別;另一方面,初值可影響系統的狀態,即初值不同,系統所處狀態(周期、混沌)不同。目前,有部分學者研究發現,初值還可影響系統信號的頻率以及幅度等新現象產生。
標度律:混沌系統局部與整體具有相似性,特別在分岔圖中即系統具有相似性,也是分形的一種體現。例如,系統通往混沌的道路很多,而倍周期分岔是較為常見的一種:隨著參數的變化,系統經過周期一、周期二、周期四以及多周期到混沌態。混沌系統標度律還體現在可按照時間尺度進行變化。
二、混沌理論在中學語文閱讀中的應用
1.注重細節描寫
混沌對初值的敏感具體到語文閱讀中即對細節的描述及處理。一般對于語文閱讀主要是針對文體、人物、情節以及環境等方面的分析,特別是人物的細節以及環境細節。對于肖像的細節描寫,如在魯迅《祝福》中:首先從祥林嫂為乞丐時——“只有那眼睛間或一輪,還可以表示她是一個活物”,其次文中寫到祥林嫂到魯家場景——“只是順著眼,不開一句口”,隨后寫到“順著眼,眼角上帶些淚痕,眼光也沒有先前那樣精神了”,最后寫到她希望破滅時的場景即“眼睛窈陷下去,連精神也更不濟了”。這些微小差別都在說明祥林嫂發展過程,與混沌理論中的通往混沌道路具有相同的思想。
動作細節描寫,即對某些動作詳細描寫。如《背影》中對于父親的描寫: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種細節是為了更好地表達自己文章的主旨,同時混沌理論中的初始值選擇也必須在吸引域中,不可超出該范圍。
同時,細節描寫可以引導學生掌握事情發展以及課文的中心思想。如初中語文中的《孔乙己》,描寫孔乙己穿著貫穿了整篇課文中,實現了對人物命運的闡述。三處描寫分別為:“孔乙己是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穿的雖然是長衫,可是又臟又破,似乎十多年沒有補,也沒有洗。”“穿著一件破夾襖。”對于此,學生會對三處進行對照,然后找出不同,思考作者意圖以及主人公孔乙己的經歷,如“穿長衫”和站著喝酒有什么區別,怎么只有他一人特立獨行?他的長衫又臟又破為什么不洗?最后,“破長衫”變成“破夾襖”的不同?大多數學生很容易想到“穿長衫”是讀書人,讀書人具有一定的身份,有地位,但破夾襖地位顯然較低;同時館中明明有座位,他為什么會站著,不坐著?從而領會到他是不愿意坐,因為他覺得自己與“穿短衫”不同,從此方面便反映了他是一個好面子的迂腐卻根本沒有得到功名的讀書人。第二次,學生已經認識到孔乙己貧窮且懶惰,而且迂腐注重外表,認為脫掉長衫便失去了讀書人的身份。這個穿著的描寫,揭示了孔乙己懶惰而又死愛面子的特征,把孔乙己的社會地位、思想性格和所受教育揭示得十分深刻;第三次對他的服裝描寫,學生能理解到他更落魄了,也沒辦法顧及“讀書人”的面子了。通過對他的分析,可見孔乙己這樣一個可嘆可憐、可恨可笑、可惡可厭的讀書人已經赤裸裸地呈現在學生面前,從而思考孔乙己變成這樣一個人,原因是什么,進一步可想到當時社會狀況。
2.把握文章整體性
對文章的閱讀,借鑒混沌理論中的全局穩定的特點,我們必須把握整篇文章完整性,考慮文章整體的主調。所有的細節以及人物都是為整體服務的,特別在讀小說類題材時,更應注重。如《林黛玉進賈府》中對林黛玉的描寫,“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等,雖然細節描寫是為了突出林黛玉的病態之美,她的病態之美實際一方面也是為還淚做鋪墊,使讀者讀到淚盡時不會突兀。
參考文獻:
[1]閻麗,閆圣,閆妍,等.混沌:中學教學新思維探析[J].黑河教育,2011(9):13-14.
[2]陶志軍.混沌理論的研究對物理課堂教學的啟發[J].中學物理,2009(2):6-7.
[3]雷騰飛,王清花.一類混沌系統的電路設計及控制[J]. 嘉應學院學報,2014,32(11):27-33.
作者簡介:王清花(1988—),女,山東泰安人,中學二級教師,主要研究方向:中學語文教育。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