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 要】老話講“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可見學習數學的重要性。學好數學,對于培養一個人的邏輯思維能力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小學數學作為數學這門學科的最基礎和入門的部分,也是在學生未來日常生活中實用性最強的知識之一,因此也決定了小學數學教學具有一定的重要性。數學本身是一門值得探索的有趣學科,而一味依賴相對枯燥的傳統機械式教學很難使小學生們真正投入到數學的學習中去,更加無法要求學好、學扎實,想要獲得理想的教學效果,教師應著手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起學生對于學習數學的主觀能動性。這就對教學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關鍵詞】小學數學 學生興趣 培養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0.032
興趣是學習最大的動力,但在傳統數學教學中,教學人員往往容易形成過于重視經驗而忽略創新的定式教學模式,知識的傳授善用灌輸而輕視培養學生更為重要的思維能力、探究能力和創造能力,這對于培養學生興趣是絲毫無益的。因此,教師應首先轉變自己的固有思維和教學模式,及時反思并且積極學習、思考、更新自己的教學方法,明確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鑒定以學生全面發展為重點的教學理念。
一、結合學生特點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指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有的放矢、有差別的教學,揚長避短,有揚有棄,從而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小學生處于一個較為特殊的年齡段,普遍具有好奇、好動、好問、好勝的特點,因此要十分講究教學語言的運用。教師傳道授業解惑,依賴更多的正是教學語言這條紐帶,如果教學中使用了過多專業性很強的語言,勢必讓表達生澀,阻礙了學生接收信息的渠道[1]。所以,作為專業教師,一定要用更加具有生活氣息,貼近小學生思維,并且不乏趣味性的語言教學[2]。語言生動有趣了,學生的興趣自然提了上來。除了善用教學語言之外,教師還應善于捕捉學生的其他方面的特點,例如學生的年齡、心理等。根據每個學生不同的特點,更有針對性的教學,讓不同的學生都能找到自己與數學這門學科的契合點,從而產生學習興趣[3]。
二、鼓勵學生從實踐中獲取知識
學以致用是每個人學習的最終目標,所以教師在設計教學方案時,應注意設計內容,適量設置可以引導小學生觀察和思考的實踐活動,鍛煉他們自主探究事物間規律的能力,并且鼓勵學生大膽創新,勇于嘗試,避免閉門造車、紙上談兵。學生通過實踐活動的過程,提高了自己的動手動腦能力,探知知識本源,推敲印證理論,加深記憶的同時也更容易感受到來自學習的樂趣,學生更愿意學習了,從而可以提高學生對于學習數學的主觀能動性。
三、溝通交流,加深互動
在古代社會,課堂是先生的“一言堂”,而這種時代也隨著社會逐漸開放和人們的思想解放不復存在了。現代教育中更加鼓勵老師與學生之間的積極良性的互動交流,通過交流互動,一方面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對于所學內容反復運用記憶,掌握更加牢固;另一方面,老師也可以進一步了解學生對知識的吸收程度。溝通交流不僅僅局限于老師和學生之間,也可以存在于學生之間。課堂上,學生之間可以成立學習小組來討論分析問題,鼓勵學生們相互學習,集思廣益,讓學生感受合作的力量與樂趣。有了互動和交流的課堂,拉近了老師和學生以及同學們之間的距離,讓數學課堂擺脫沉悶,讓數字可以像音符一樣在腦中歡快跳躍。
四、從學習中培養自信、建立自信
自信于一個人來說是最大的魅力,而自信要從小培養。教書育人,從不是一項扁平單一的簡單工作,除了要教會學生課本上的知識,也不能忘了要幫助學生建立自信、激發勇氣。老師要為學生們盡量創造一個輕松且愉快的課堂氛圍,并且鼓勵每一位學生勇敢表達自己的觀點,雖然數學有別于一些人文學科,需要更為嚴謹的邏輯,但其實數學也是非常有利于發散思維的一門特殊學科,在日常學習階段的課堂上,每一位學生都應該有表達的勇氣和自信,只有真正的經過學生自己思考試錯后,正確的知識才會更加印象深刻,活躍了課堂氛圍,最終也能起到提升教學質量的目的。
五、讓學生回歸教學主體
教育向來不是簡單的灌輸,教育的目的也不是把學生變成書呆子,學死書,死學書。俗話說“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作為老,無法替代學生學習,更多扮演的是一個“領路人”的角色。所以,教師應充分考慮到如何才能正確的引導學生,同時又能給學生提供充分的實踐和空間,讓每一個學生都能積極主動的去思考和解決問題。每解決一道數學課題,都像翻越了一座山峰,學生都可以從中收獲滿滿成就感。老師常被人比作“園丁”,園丁的職責是通過澆灌修剪小樹促它成長的,而真正要長成參天大樹還是主要依賴于自己奮力的吸收養分,所以,學生自己才是學習的主體。
六、結束語
總而言之,小學數學老師應不斷提升自己的業務能力、積累經驗,同時也不能一味依賴經驗,時時刻刻要保持與時俱進的精神,防止出現固化思維,積極轉變陳舊的教育理念,吸收新鮮血液。牢記學生才是教育主體的教學理念,不斷探究科學、高效的教學方法,打造趣味課堂,積極調動每一位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注重培養學生自信和勇氣,訓練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與團結協作精神,讓學生們充分感受數學的魅力與樂趣,全面提升每位學生的學習能力及水平,光大數學文化。
參考文獻
[1] 武小軍. 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對學生興趣的培養[J].國校外教育上旬刊.
[2] 何其俊. 淺談小學數學教學對學生興趣的培養策略[J]. 學周刊 2017(9)
[3] 陳軍. 淺談小學數學教學對學生興趣的培養策略[J]. 課程教育研究,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