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 要】語文和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語文學科不僅會影響學生的成長以及日常生活,同時還關系著我國文化的傳承,所以必須要不斷提高我國語文的教學質量。本文所探討的主要內容就是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之下高中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提高高中語文課堂有效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高中語文;新課程;存在的問題;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0.108
語文學習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學生的語文素養要想得到提高,教師應該根據新課程改革的具體內容,對自身的教學方式進行調整,改革教學手段,只有這樣才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減少學生對學習的排斥感。教師僅僅是學生學習路上的引路者,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體,在課堂上教師要加強和學生之間的交流,二者要實現有效的互動,因此,教師要充分利用課堂時間,強化問答機制,從而提高課堂的有效性,提高教學效率。
一、新課程背景之下高中語文課堂教學在發展當中所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目標形式主義嚴重
在新課程背景改革之下,教學目標的設置也發生了一定的變化,要求教師要注重教學環節方面的改革,整個教學活動要圍繞知識能力、教學的整體過程及教學方法,同時還有精神層面的價值觀這三大方面出發。在這三大教學理念的要求之下,教師在教學目標設計的時候,沒有根據具體的教學情況而進行調整,從而導致教學目標的設置過于僵化,讓整個語文課堂教學活動變得形式化。
(二)教學方法過于追求潮流
在新課程背景之下,要求教師要勇于突破傳統教學的局限性,通過一些具有吸引力的教學手段來吸引學生在課堂上的注意力,引導學生主動參與進來,但是在實際發展當中卻導致了課堂秩序的混亂。比如近年來興起的小組合作學習方法,很多教師也爭相采用這種形式,但是由于主題設置的不合理,或者是教師所設計的教學問題,并沒有深刻的價值,導致整個課堂學生討論情況比較混亂,并沒有利用課堂時間來討論相關的學習內容,反而是講小話。
(三)教師沒有合理的控制課堂節奏
課堂節奏并沒有統一的定論,要求教師要根據本堂課當中學生的具體表現情況,來把握整個教學的進程,課堂節奏將會涉及到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整體的教學思維以及教學語言等方面。部分教師在課堂授課的時候,并沒有將學生放在主體的地位,反而以自己的思維作為主導,比如在講某些游記課文的時候,脫離課本內容,向學生講述自己的旅游經歷等等,又或者是直接想到什么就講什么,沒有按照教案的內容,導致了整個課堂節奏比較松散。
二、提高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教學策略
(一)設置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
教師在設計教學目標的時候,一定要緊緊圍繞新課程改革下的三個方面,要注重對學生知識能力方面的培養,充分利用課堂實踐來優化學生在情感態度方面的價值觀,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生的發展作為教學活動開展的中心。比如教師可以經常組織一些綜合實踐性比較強的語文活動,像:圖書館閱讀活動、詩歌朗誦、小說征集等等,這些活動的趣味性都比較強,對于學生的吸引力是比較大的,在這種作用之下學生自然就會主動的鉆研語文,從而就可以培養出學生扎實的語文功底。除此之外,還可以選擇一些針對性地選擇一些協作性、合作型的綜合實踐活動。例如:以小組為主的集體辯論賽、調查問卷等等,這些活動內容都是以集體形式為主的,這些活動主要考察的就是團隊之間的協作能力,都要求每一位小組成員要參與其中,在這一過程可以提高學生的責任意識,并且在團隊合作當中還可以發現自身的不足,吸取別人的優勢,從而實現自身的進步,提高自身的能力。
(二)嚴格把握課堂節奏
這一方面就要求教師要做好課前的備課工作,要對教學班級的學生語文素養有一個準確的了解,從而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來設置相對應的教學活動,從而讓整個課堂的教學節奏更為緊湊。比如教師可以采取抽查的手段,抽取不同的學生來辦公室進行交流,了解到學生目前的一個發展水平,了解學生目前比較感興趣的一些話題,從而作為課堂講解的一個切入點。同時教師的備課環節,除了根據自身的教學經驗以外,還應該加強整個教師團隊之間的配合,比如組織整個年級的語文備課研討會,對整個學期的學習進行一個系統性的規劃,明確教學的難點,設置科學的教學進程。
(三)增強語文課堂上的問答環節
課本始終是語文課堂上的一個基礎教學內容,所以在課堂上,教師要充分立足于語文教材課本,然后提出針對性的教學問題,從而通過師生之間的問答交流來對于課本上的語文基礎知識進行鞏固。同時,教師在問答環節當中,還應該注重語文問題的設置,不能夠只局限于課本知識,教師可以開展各種形式的綜合性實踐活動。要針對性地選擇一些體驗性較強的活動。比如根據某篇課文展開延展性閱讀,名著導讀當中的《西游記》,教師就可以圍繞這一部名著,讓學生自主的選取某一個故事情節,然后進行編導,在以話劇的形式展現出來,讓學生去思考,在話劇表演過程當中有哪些特別需要注重的,應該遵循什么原則?并要求學生要根據具體的內容提出自己無法解決的相關問題,然后在課堂上和同學教師一起交流。這種在實踐基礎之上的提問,學生自主提問,這種形式可以讓課堂的提問活動更具有活力,并且更容易受到學生的歡迎,增加學生的認同感。而課堂的提問機制一旦活躍起來,教師的教學質量自然就得到了保證,教學效率的提高,同時也反作用與學生自身,學生的語文素養在潛移默化當中取得了進步。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教師要根據新課程的具體要求以及學生的具體情況來對自身的教學進行變革,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以及教學方法,在課堂上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設置合理的教學目標,把握整體的課堂節奏,增強問答機制。
參考文獻
[1]張炳秀. 新課程背景下高中語文有效課堂教學策略研究[C].教師教育論壇(第六輯).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2019:512-523.
[2]郭興虎.談新課程背景下高中語文有效課堂教學策略[J].甘肅教育,2017(24):101.
[3]高虹娣.關于新課程背景下高中語文有效課堂教學的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7(17):78.
[4]于麗麗. 普通高中語文課堂有效教學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