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 要】伴隨新一輪課改的推進,核心素養的概念被廣泛提交,受到教育界的廣泛關注。而從語文教學來看,核心素養也是指語言的能力,在當前弘揚傳統文化的背景下,如何將核心素養與文言文教學相結合,是廣大教育者面臨的重要問題。因此,本文首先介紹了核心素養的概念內涵,然后分析出核心素養在文言文教學中的重要意義,最后從發展邏輯思維、提升審美修養、傳承傳統文化等方面提出文言文教學有效性的方法,希望能夠為語文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核心素養 文言文教學 有效性 方法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0.151
基于我國文言文教學的現狀,可以發現傳統的應試教育思維依舊根深蒂固,嚴重影響著教師的文言文教學方式,存在著諸多文言文教學問題。然而,當前素質教育已經是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社會的發展需求,核心素養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文言文教學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突出。為此,有必要從文言文教學出發,研究出核心素養的具體內容,并提出文言文的教學方法,從而落實素質教育的要求。
一、核心素養的概念內涵
在互聯網持續發展過程中,社會持續進步,進而產生了核心素養的概念。從國際實踐來看,歐美國家普遍將核心素養定義為創造性思維、批判思維、溝通和協作[1]。當核心素養引入我國后,教育部門對核心素養較為關注,也切合我國素質教育的發展要求。因此,教育部在參考國外教學核心素養后,結合我國教學的實際情況,在2017年發布的語文新課標中突出強調核心素養,主要表現為“語言構造與應用”、“思維發散與完善”、“語言審美與品析”、“文化傳承與理解”四方面[2]。其中,首先,語言構造與應用是語文的基礎內涵,學生通過語言構造和應用,能夠了解語言的構造規則和使用技巧;然后,思維發散與完善則是學生將日常語言和現實生活融合起來,能夠將書本上的語言轉化為現實的體驗,培育學習的思維能力;再后,語言審美與品析主要是品味語言表達中表現出的藝術,賞析出其中存在文學魅力,形成對優秀文字作品的鑒賞能力;最后,文化傳承與理解是學生通過語言學習,掌握中國古代及現代的文化,把握住歷史文化的脈絡,從而實現文化的傳承。
二、文言文教學中落實核心素養的重要性
2017年發布的語文新課標指出,語文教學不僅需要關注知識的應用,還需要關注語文的潛在價值,從而要求語文教學樹立新理念[3]。學生一方面需要學習基本的語文知識,開展字詞理解,文章寫作;另一方面還需要加強文章的賞析,關注語文內部隱含的人文精神,從而促進文化傳承。從目前的語文教學實踐來看,對于老師來說,文言文教學最為困難,而學生學習也較為吃力,這就需要在文言文教學中注入核心素質觀念,教師必須要轉變原有的教學方式,從語言構造與應用、思維發散、語言品析、文化傳承等方面出發[4],培育學生的核心素養,最終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同時,當今社會的文化趨于多元化,外來文化已經嚴重威脅中國的傳統文化,而中國歷史文化悠久,需要廣大國民去學習傳承。而文言文作為學習傳統文化的重要渠道,通過對文言文開展閱讀,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文化認同,自覺抵抗外來文化的入侵。將核心素養同文言文融合起來,有利于培育適合社會需求的綜合人才。因此,必須要要在文言文教學中貫穿核心素養,從而適應教育的時代性要求。
三、核心素養背景下提高文言文教學有效性的方法
(一)開展深度辨析,發展邏輯思維
思維發散與完善是文言文教學中的核心內涵,也是提升學生語言能力的重要方法[5]。在文言文學習中,學生針對文言文描述的場景開展想象活動,將書本上的語言轉化為現實的體驗,從而經歷思維發散的過程。通過對文言文進行思維發散,學生能夠深刻了解文言文內容,形成相應的感悟,并通過語言表達出來。在此過程中,學生的學習思維和理解能力都獲得大幅度提高,良好的思維能夠有效促進文言文學習,而文言文學習又有助于完善語言思維。而在此過程中,教師需要明確文言文核心素養的目標,并設置相應的問題去實現目標,通過慢慢引入的啟發式教學,使學生能夠逐漸了解文言文的學習技巧,加強對文言文的辨析能力,進而理解文章表達出的思想。
(二)加強文章賞析,提升審美修養
新課改以來,語文教學更加強調對語言的賞析,這是語言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而通過對文言文進行賞析,能夠幫助學生品味文言文表達出的藝術,品味其中存在文學魅力,進而形成對其他文學作品的鑒賞能力。在文言文教學中,通過培育學生的審美與品析能力,有利于學生感受到文言文中呈現出的獨特魅力,從而提升學生開展文言文學習的熱情。教師在此過程中,需要有針對性的選擇文言文,選取哪些描述高潔情操和具有獨特品格的文章,培育學生的鑒賞能力,使學生與作者產生心靈的溝通,讓學生置身于作者所處的意境中去,從而達到培育核心素養的目標。
(三)理清教學思路,傳承傳統文化
在唐代韓愈之后,部分作者開展文言文寫作時都開始關注傳統文化,致力于通過文字來傳承歷史文化。但是,現代語文老師在教學中,片面片面強調成績而忽視學生素質,只是一味按照預定的教學進度開展教學工作,忽視通過文言文教學來傳承傳統文化。因此,教師應當在文言文教學中進一步理清教學思路,幫助學生了解文言文寫作的現實背景和作者的歷史生平,將文言文切分成單一或者多個故事,采用故事剖析的方法,向學生介紹文言文,促進學生對文言文的理解,學習其中存在的歷史文化傳統,進而達到增進學生核心素養的目標。
參考文獻
[1]鄭光環.核心素養下打造高中文言文高效課堂[J].漢字文化,2017(09):41-42.
[2]朱剛.訓詁·章法·原型——文言文教學三要素[J].語文建設,2017(13):26-29.
[3]王梓宇.基于核心素養的文言文教學——《孫權勸學》一課教學設計[J].教書育人,2017(11):76.
[4]王岱.以挑戰性學習任務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戰國四公子”專題閱讀教學案例[J].語文學習,2017(03):34-39.
[5]左延慧.基于語文核心素養建構高中文言文教學高效課堂[J].貴州師范學院學報,2017,33(01):8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