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 要】兒童美育作為與體、智、德并列的一個教育方面,它滲透于健康、科學、藝術、數學各個領域。在生活中、社會中、大自然中處處都有讓孩子可欣賞的美的內容。我們力圖開展豐富多彩的美育活動,讓孩子用眼睛、用心去感受一切美的事物,浸潤幼兒心靈,激發幼兒對美的創造力。
【關鍵詞】兒童美育;浸潤;突破;發展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0.177
老師們深入學習3-6歲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及幼兒美育活動特點,對幼兒園的課程進行梳理和提升,提出“豐富美育活動,浸潤幼兒心靈”的愿景,各個年段開展豐富多彩的課程,讓孩子在環境中熏陶、在活動中學習、在操作中成長,為孩子的發展提供更多更富有個性化發展的平臺。
一、藝術化的環境——讓隱性課程凸顯作用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指出:“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有效地促進幼兒的發展”。環境作為一種“隱性課程”,在開發幼兒智力,促進幼兒個性方面,具有特殊的意義,幼兒在優美環境的熏陶和感染中,能夠喚起幼兒對美好事物的情感和興趣。
(一)小段以“情景式創設”為突破口
小班的年齡小,情景式的環境更吸引她們,同時賦予他一定的角色,讓他參與到情景中來,在身臨其境的環境中體驗游戲的趣味性,體現學習的快樂。老師們把活動室化身為消防局、航空公司、建筑工地、警察局、印第安館、生活小鎮等,孩子穿上衣服,帶上帽子,拿起工具,有模有樣的扮演各種角色,沉浸在自己的工作里。
(二)中段以“主題式創設”為突破口
主題背景下的區域活動是幼兒十分重要的學習方式之一,通過環境的創設、幼兒與材料的互動來促進其發展,教師通過觀察可以更好的了解幼兒,更好的實施教學活動,從而使主題更加深入有效,幼兒的發展實現其最大的價值。
(三)大段以“項目式創設”為突破口
大班以項目式區域為抓手,開設了《泉州形象代言人》《家鄉大戲臺》《泉州美食城》等具有地方特色的區域活動內容。通過教師的幫助與引導,讓幼兒像研究員一樣圍繞他們自己感興趣的、在生活中發現的問題進行研究與探討,在探討中解決問題、獲得真知。
如在大班區域《泉州形象代言人》活動中老師和孩子們從不同角度去觀察感受“泉州有趣的人“,在成人幫助下搜索資料了解惠安女、潯埔女、拍胸舞的人、演戲的人等各種具有泉州特色的人選制作宣傳畫冊;在區域中運用繪畫、泥塑、剪貼、布藝等多種藝術形式制作有趣的形象代言人,運用多種材料把自己裝扮成某一代言人,結合介紹、才藝等方式展示心目中的泉州形象代言人...這些活動使得幼兒對泉州人的認識和理解在不同層面上不斷的升華。
二、多領域的滲透——讓美永駐幼兒的心中
“美”不局限于狹義上的藝術美,充分認可“美”的外延的不確定性,擴展兒童美育教育的范圍,它同樣涵蓋自然美、社會美,更好地落實“融美于園”的多領域滲透式美育,我們開展“勞動最美”的課程,讓勞動的種子在幼兒心中破土萌芽,在“向日葵行動課程研究”、“6S管理在幼兒園的實踐研究”、“生活勞作課程研究”等光合作用下,慢慢伸出勞動主題課程的枝椏,抽出勞動美的葉子,長成“勞動集結號”課程的大樹,讓勞動美的教育在幼兒心中綻放。
我們也通過音樂教育,普及文學藝術教育、發展兒童體育以及深入社會教育等方式,進一步擴大兒童獲得“美”的經驗的可能性,多領域的滲透,更加全面地實施廣義上的兒童美育。
三、主題式的推進——讓美育活動深入有效
針對幼兒歌舞、創意戲劇、美工制作、文學等方面做好在美育改革中的成果匯編和展示工作:小段側重以情境歌舞表演中的美育為主,融合節日娛樂活動中的美育開展活動;中段側重以創意戲劇表演中的美育為主,融合文學作品中的美育開展活動;大段側重以美術活動中的美育為主,融合日常生活中的美育開展藝術教育活動。如開展《妝糕人》,《我是小小泉州代言人》等主題活動探索,引導幼兒感受體驗閩南傳統藝術文化的魅力,在欣賞,創作,表演中提高幼兒表現能力,進一步激發愛家鄉的情感。
四、藝術節的開展——讓孩子綻放藝術之蕊
藝術來源于生活,我園作為“省級美育改革建設園”,我們想用藝術來詮釋生活、立足兒童視角,每月一次年段的“長廊藝術”,每年一次藝術節的活動,讓孩子在一個更大的舞臺上展示自己的潛能,綻放自己的風采。如第十四屆藝術節,我們以“真善美的小世界”為主題,讓孩子用一雙美的眼睛看大千世界:孩子們利用平面、3D的效果,將動物藏于紙箱、管道、書架、廢舊物品中,孩子們用稚嫩的方式把可愛的動物朋友變換到世界名畫中,變成天馬行空的藝術品……讓孩子們感受到動物朋友一直在我們身邊。
美無處不在,,我們把審美教育融入孩子日常的生活中,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契機,通過多種形式和途徑對幼兒實施審美教育,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和諧地發展,培養具有良好審美素質的人才。
參考文獻
1.《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2001.7
2.《藝術感覺與美育》(美)拉爾夫·史密斯著,滕守堯 譯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0年版;
3.《通過藝術的教育》(英)赫伯·里德 著 呂廷和 譯湖南美術出版社 199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