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培養幼兒動手操作能力是適應新時代的需要,竹編小工藝可以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可激發興趣,活躍氣氛,雙面積極性也可充分調動起來,人人動手、動腦,大膽探索。動手操作可以培養幼兒創新意識。課堂中教師要提供盡可能多的創造機遇,使幼兒的創新思維和操作能力得到鍛煉和提高。
關鍵詞:培養 動手操作 創新意識 鍛煉和提高
現在的孩子在家里大都是小皇帝小公主的,很多人在照顧孩子,其實照顧的太周到了對防衛來說真不見得是一件好事,會導致很多的幼兒動手動能較差。很多教師有著同樣的困惑,所以,積極的調整幼兒的生活習慣,有一些能自主做的事情上讓幼兒獨立完成,做不好的教師也不要指責,多鼓勵。進入幼兒園的小朋友年紀還小,盡量做什么事都要抱著讓他們感興趣的目的去做。平時,教師要多跟他們搞些小游戲,以小朋友為主的游戲,這樣即增加了他們的信心還鍛煉了孩子的動手能力。
培養幼兒動手操作能力是適應新時代的需要,教師教學中得注重對幼兒實踐能力培養,利用動手操作、合作學習、自主探究等學習方式,激發學習興趣,是培養能力的一種重要手段,也是提高學習興趣的有效方法。教師應加強培養動手操作能力,發展思維,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成為全面發展的幼兒。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動手操作使主體作用得到發揮,有利于激發興趣
興趣對幼兒學習起著巨大推動和內驅作用。有了興趣,學習效率會有明顯提高?!队變簩嵺`活動課標》指出:幼兒實踐活動學習必須從幼兒的生活情境和感興趣事物出發,為他們提供參與學習活動機會。對于幼兒園的小朋友來說,注意力集中時間較短,竹編小工藝可以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可激發興趣,活躍氣氛,從面積極性也可充分調動起來,人人動手、動腦,大膽探索。這樣進行教學,既體現主體地位,又自始至終興趣高漲,最大限度地調動多種感觀同時參與,師生樂在其中,對完成教學任務起到好的效果。這樣,極大地激發學習興趣,更多發展潛能。
二、創設平等、民主、合作氛圍,為學具操作準備條件
平等、民主、合作教學氛圍會使幼兒在毫無壓抑感的氣氛中學習,感于設疑,敢于利用教師提供的小竹條、小竹棒動手操作,調動主動性和積極性,使竹編或竹具搭積木成為每一個幼兒內在的心理需求。
我們園為培養小朋友的動手能力,買了一些竹子,讓小朋友自己動手編自己喜歡的竹編小工藝,并且讓每個小朋友自己把整個過程做完,然后在竹編小工藝編好時,給予他們表揚。還指導小朋友看《小小建筑師》一書,里面的配套竹編玩具讓小朋友自己動手蓋小房子,了解房屋的來歷和構造,這些都是孩子感興趣的。通過一段時間的調整,你會發每個小朋友動手能力都在不同程度地提高??梢赃@么說,小小竹編在幼兒園的應用為幼兒提供感受和體驗自然文化的機會,從而培養幼兒對社會的認同感,也培養了幼兒的動手能力,加深幼兒對竹文化的尊重和熱愛的情感,為傳承優秀的竹文化傳統奠定基礎。
三、動手操作對幼兒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動手操作對幼兒發展具有重要作用。一是動手操作可以讓每一個幼兒主動探索,發現規律,在實踐中獲取知識操作過程就是知識應用的過程,也就是形成技能的過程。二是動手操作可以培養幼兒創新意識。課堂中教師要提供盡可能多的創造機遇,使幼兒的創新思維和操作能力得到鍛煉和提高。三是動手操作讓學生的語言功能得以發揮。在幼兒進行竹編操作中,動作和動作之間可建立前后連貫的合乎一定邏輯聯系的思路。當幼兒動手操作后,通過幼兒的外部語言,完整的復述操作過程,再通過分析、歸納內化為幼兒的語言的表述能力。
四、強化課后延伸,培養動手操作解決實際問題能力
竹子在幼兒園中的應用最終要讓幼兒能夠探索和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為目的。課堂教學后,教師應注重知識的課外延伸,把幼兒所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解決一些生活中簡單的實際問題,真正使知識轉化為能力。把培養實踐能力落到實處。如;我在教學“小竹編對稱圖形”時,通過小組合作,在操作實驗基礎上,認識了小竹編對稱圖形,掌握這類圖形的特征。找出對稱圖形進行設計、創作軸對稱圖形。通過課外實踐活動,進一步了解竹編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加深對竹子價值的認識,實踐能力也得到提高。
總之,培養幼兒教師在培養幼兒動手操作能力時,要利用幼兒動手操作、合作學習、自主探究等學習方式,激發興趣、培養能力,使幼兒成為學習的主人,成為全面發展的幼兒。
參考文獻
[1]武美娟.鄉土資源“竹”在幼兒園游戲中的指導與運用[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7 (4):88-88.
[2]利紅宇.竹材料在幼兒自主游戲中的有效開發與應用[J].小說月刊,2017(10).
[3]陳麗文.本土資源在幼兒園體育游戲中的挖掘與利用[J].吉林教育,2017(17).
[4]李六娟.小區域大舞臺——鄉土材料在區域游戲中的有效運用[J].新課程·上旬,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