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黑格爾說過“最杰出的藝術本領就是想象。”小學階段的學生處于人生初始階段,其思想沒有過多的被束縛,其思維的活躍性都要強于成人,思維的可塑性也要強于成人,因此對于其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也更為容易。豐富的想象力對于激發小學生的創作熱情和培養小學生的創造思維具有重要作用,現代的美術教育應更加注重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那么,如何在美術課堂教學過程中豐富學生的繪畫想象力呢?
關鍵詞:創造性思維 大自然 想象力
一、欣賞作品,激發兒童的想象力
兒童的繪畫作品是充滿個性化的,其中有許多值得相互學習觀摩的部分,從中可以激發起他們另外的想象力、創造潛能,因此教師應有目的地引導學生向同伴學習也是十分重要的。通過欣賞國內、外兒童有創意的表現,引導他們在學習的基礎上想象創造;在學生完成作品后,教師可把他們的作品全部拿出來展覽,引導學生樂于觀賞,能在別人的作品中尋找、發現優點;欣賞、觀摩大師的作品也是兒童繪畫的常用形式,凡高、米羅、畢加索、莫奈等大師的作品是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通過不同渠道讓學生在藝術的海洋里尋找、發現,幫助他們開闊眼界、激發想象。
通過欣賞經典畫作,了解其歷史背景,繪畫技巧與畫作的缺憾不足,一方面可以培養學生審美,另一方面還可破除過度信奉古人權威的盲目心理,增加學生對藝術的認知和自信心,增強其創造思維的開拓能力。
二、教師要注重引導和鼓勵學生,激發創造性思維
美國教育學家布魯納認為“學生不是被動的知識接受者。在學習過程中,學生應是一個積極的探索者,教師要為學生提供可以讓他們獨立探索的情景,而不是提供現成的知識。”教師在美術教學中處于主導地位,但小學生由于在感知、意識、理解、能力上的高低懸殊,所表現的興趣上不一樣,老師也要尊重學生的內心感受,在學生出現“偏差”時,老師應及時的給予引導和鼓勵。為了實現以鼓勵為主、拒絕批評的原則,在小學美術教育創造性思維培養的教學過程中,老師要尊重與鼓勵學生有不同意見,允許他們擁有更加多元化的想法。在美術課堂中,教師會出現以個人的喜好和標準去看待衡量學生的繪畫,給予“優”或“差”、“好”或“不好”的評價,看到學生出現錯誤的時候就疾言厲色,這違背了教學原則,要堅決杜絕。
三、走進大自然發展想象
小學美術教學中,要帶領學生走進大自然來發展想象。法國教育家蒙門說:“自然和社會是我們最好和最偉大的教材。”我們的教材中,有課題需要學生走出教室,實地寫生。讓他們去大自然中發現美,從而創造美。因此,小學美術教師有必要經常組織學生走進大自然,去觀察大自然中的動植物、四季變化等等,激發學生的創作興趣,想象也會隨之迸發。如三年級的《風景寫生》,四年級的《用色彩畫風景》等,如果教師只在教室里講,該畫哪些、哪些部分是畫面需要的、哪些不需要等等,這樣的閉門造車,不如讓學生去實地走走,了解樹木,了解花草以及房屋的形態,感受下農村小巷旁邊的商店,飯店、電桿線、理發店和路上的行人。盡管是以前熟悉的地方,但是,現在要學生用畫家的眼光去感受它,感覺生活一下子就變成一幅完整的畫。
四、用兒歌引發想象
教材中《我喜愛的動物》一課,教師課前編好一首兒歌,一進課堂就朗誦給小朋友們聽: “媽媽帶我上公園,各種動物真好看:大灰象噴水玩,小猴子蕩秋千,熊貓戴上黑眼鏡,孔雀展開大花扇……”聽著昕看,小朋友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自己在動物園里看到的那些動物。教師話音未落,大家都搶著說開了: “我也去過動物園,有很多很多動物,我最喜歡猴子,它們非常玩皮。”“我最喜歡長頸鹿!”“我最喜歡青蛙!”這樣,小朋友們自覺地隨著記憶進入了想象世界。
五、猜謎激趣,引發想象
如第八冊教材中《動物園》一課,我首先就以猜謎形式揭示課題,引入新課。我告訴學生今天帶了好多的朋友給同學們認識,不過要同學們先猜一猜它們的名字: “兩撇小胡子,油嘴小牙齒,賊頭又賊腦,喜歡偷油吃。”、“臉上長勾子,頭邊綁扇子,四根粗柱子,一條小辯子。”、“名字叫小花,喜歡搖尾巴,夜晚睡門口,小偷最怕他。”“小小年紀,卻有胡子一把,不論誰見,總是大喊媽媽。”、“頂上紅冠戴,身披五彩衣,能測天亮時,呼得眾人醒”、“性情躁烈爆,常批黃皮襖,山中稱大王,我說那是貓。”學生都非常有興趣的猜中了所有的動物名稱,我趁機就提示課題,帶同學去動物園。讓學生根據剛才謎語中的動物的特點,利用剪紙的方法把動物的主要特點剪出來。
六、運用故事,引發想象
學生們作畫時,一般是畫直觀的事物,直來直去的表達主題,意義較膚淺,為了豐富學生的想象力,能夠進行一些較深層次的“寓意”或“寫意”創作,我常用故事來啟發學生深入想象、深化創作主題。例如教學《慶祝教師節》一課,學生一般都畫黑板上寫著“慶祝教師節”,黑板前面站著幾位少先隊員向老師敬禮或向老師獻花等內容。為了避免這種單一的表現形式,在授課前,我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在古代,有一位帝王要選一位畫師,榜文貼出后,有眾多的畫師應召,帝王命題作畫,擇優選用。他出了《花香》一題,許多的畫家畫了美麗的花園,花園里盛開著鮮艷奪目的鮮花,但帝王認為,這些畫面畫了花的美,并沒有表達花的香,而只有一位畫師的畫強烈的吸引了他,那幅畫上面沒有一支鮮花,只有一個人騎著馬走在一條小路上,在馬蹄的后面飛舞著幾只小蜜蜂。帝王馬上就選用了這位畫師。”學生們從故事中悟出了道理。展開熱烈的討論,思維深化了。一幅幅表達老師辛勤工作和高尚情操的寓意畫創作出來了。
《美術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要使學生在積極的情感體現中提高想象力和創造力。因此,作為教師中的一員,我認為抓住小學階段學生創造性思維培育黃金期,加強對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將學生學習美術最缺乏的能力補回來,從而培養出新時代敢于創新、敢于探索的創造型人才,吾輩任重而道遠。
參考文獻
[1]曾曉梅.試論小學美術教學中對學生想象力的培養[J].學周刊,2018(25):172-173.
[2]徐早早.少兒美術教育中想象力培養的研究[J].美術教育研究,2018(12):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