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俗話說得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數學本身就是一門抽象性和邏輯性很強的擎科。對于學習能力和理解能力相對較差的小學生來說,數學學習是有一定的難度的。而且,枯燥無趣的數學概念和公式,很容易使學生失去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但是,學生的興趣又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因此,教師在日常教學的過程中,就要從學生的興趣出發,為學生構建多樣化的數學課堂,滿足學生的情感需求,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數學活動中來。
關鍵詞:小學數學 興趣 激發
每個人從事各種活動,都會有一定的動機。而學生學習數學學科的動機就是自身的興趣。只有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學生才能夠主動參與到數學活動中去。學習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催化劑,對于學生的認知活動和學習活動有著非凡的意義。因此,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就必須高度重視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并且,教師要從學生的興趣和學習現狀出發,為學生構建多樣化的數學活動,從而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數學活動中來,進而提高數學教學的效率和效果。本文結合筆者的實踐經驗,對于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了以下幾點探究
一、組織游戲.激發興趣
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普遍偏小。而游戲的教學模式是最符合學生的性格特點和認知結構的。因此,教師在日常教學的過程中,就要從學生的興趣出發,將數學知識與游戲活動有效結合起來,從而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在游戲中獲得快樂,在快樂中掌握知識。而且,學生在游戲活動中,在勝負欲的刺激下,精神高度集中,在潛移默化中學生就能夠掌握數學理論知識。這不僅激發了學生的興趣,還提高了學生的反映能力和思考能力。
比如:在《100以內的加法與減法(1)》的教學過程中,為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的運算能力,筆者為學生組織了“說出它的對數”的游戲活動,由筆者出題,如:筆者說出53,那么學生就要回答出100-53是多少,也就說53+? =100。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積極性都很高。而且,這樣的游戲活動,就有效提高了學生的運算能力。學生在游戲中,精神高度集中,回答問題的速度也很快。可見,數學游戲的組織,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還能夠強化學生的認知,提高學生的運算能力。
二、動手操作,提高興趣
需要動手操作的實踐活動更為符合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要想提高學生的興趣,教師就要從學生的生活人手,為學生構建一些需要動手操作的實踐活動,讓學生通過親自動手獲取數學知識,解決數學問題。而且,有效的實踐活動,不僅能夠培養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還能夠鞏固學生的數學知識,使學生掌握靈活應用數學理論的能力。
比如:在《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教學過程中,為了讓學生理解和掌握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概念,鍛煉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筆者為學生創建了這樣的實踐活動:自己動手,驗證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對邊是否平行。同時,筆者為學生提供了不同大小的平行四邊形的模型。有的學生就利用直尺和三角板以畫平行線的方法進行了驗證。最后,大部分學生都得到了正確的結論。緊接著,筆者讓學生以相同的方法驗證了梯形。學生經過分析和觀察就發現梯形只有一組對邊平行。可見,實踐活動的創建,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興趣,還能夠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強化學生的數學素養。
三、結合生活,培養興趣
生活處處有數學。只有讓學生認識到數學知識的現實意義,學生才能夠產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因此,教師在日常教學的過程中,就要聯系學生的日常生活,運用學生身邊的例子,為學生構建生活化的數學問題、數學情境,從而讓學生認識到數學理論并不神秘,數學知識就在我們的身邊。此外,教師要給予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時間和空間,從而讓學生掌握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
比如:在《位置與方向》的教學過程中,為了培養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筆者利用前段時間很多學生都聽說過的臺風事件為學生創建了這樣的情境:目前,臺風中心正在向B市移動,在得到這樣的信息之后,我們要怎沒樣才能夠躲過臺風保證自己的安全呢?有的學生就提到了要確定臺風中心的位置,然后撤離B市。緊接著,筆者提出了問題:如何確定臺風重心的位置呢。有的學生就提到了位置都是相對的,要想確定臺風中心的位置,就要以B市為參照物。可見,結合學生的日常生活所創建的數學情境,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豐富學生的生活經驗,還能夠提高學生的分析和探究能力。
總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要想提高數學教學的效率和效果,教師就要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并且,教師要從學生的現實生活和身心發展特點出發,為學生構建多樣化的數學活動,從而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進而完成高效數學課堂的創建。
參考文獻
[1]張煜.淺談如何培養小學生的數學興趣[J].中國校外教育,2018(29):56.
[2]余六妹.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趣味教學[J]。教育觀察,2018(20):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