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物理是初中階段重要的一門課程,怎樣幫助學生學好物理,教師要從課堂教學上下功夫。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課堂教學形式被提倡多年,物理教師要通過優化課堂提問方法讓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到課堂學習活動中去,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筆者結合多年物理教學和教研員工作經驗,在本文中提出以下幾點課堂提問方法,希望為中學物理老師的教學提供參考性意覓。
關鍵詞:物理 課堂提問 方法
課堂提問是教學的重要手段,恰當的提問不但能及時反饋教學信息,而且能激勵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啟迪學生思維,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初中學生有較強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他們年齡小,自我控制能力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如何針對這些特點,設計處理好課堂提問,是提高課堂教學效果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在教學實踐中,我嘗試采用了下述幾種提問方法,激發了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獲得了較好的效果。
一、導入新課時一定要聯系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采用層層推進的方式提出問題
新課改要求在教學過程中聯系生活實際,注重引導學生從物理走向生活,再從生活走向物理,使學生真正認識到:物理是有用的,學習物理可以幫助我們解決生活中的好多疑難問題,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例如:在講解串聯電路的特點時,可以設計這樣的問題導人新課:
我們在過元旦晚會時需要很多的小彩燈連在一起,而且能夠用一個開關也管住它們,我們應該怎么做呢?(答:串聯在一起。)改變電流大小有哪些方法?(答:改變電壓或電阻。)改變電阻有哪些方法?(答:改變導體的材料、截面積、長度以及溫度。)我們學過的什么儀器可調節電流的大小?(答:滑動變阻器。)滑動變阻器如何連接在電路中?(答:串聯。)進而提出滑動變阻器串聯到電路中后,各部分電路中的電壓、電流如何?自然導入了新課。這樣設計的問題,結合學生熟悉的事物,讓學生一步步地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而這些問題又恰恰是自己會的,讓學生從心理上感覺自己對這門課還是有天賦的,認為自己學這門課還是“開竅”的,這樣就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二、可以提一些能引起學生爭論,激發他們進行思考的問題
因為爭論可以使學生的思維始終處于活躍狀態,通過爭論解決的問題,學生理解起來印象更為深刻,這種效果是教師一般性講解所無法達到的。而容易引起爭論的問題,往往是孩子們生活中碰到的現實與物理原理表面上來看是不符合的或者是相“矛盾”的,或者孩子們平時形成的概念與嚴格定義的物理概念不一致的問題,上課前多設計這些問題,不斷地引起學生的爭論,對澄清學生的錯誤認識大有好處。
例如:熱學中“水開了時,從壺嘴冒出的白氣是‘氣體’嗎”?力學中“力是不是物體運動的原因?”以及“在平地上挑著東西前進做不做功?”光學中“離平面鏡越近,物體所成的像越大嗎”?電學中“額定功率越大,燈泡一定亮嗎”?等問題,引導學生對照所學的知識進行分析辯論,收到的效果一定比教師直接告訴學生答案要理想的多。
三、多提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現象和問題,啟發學生用物理知識來解釋或解決
學生如果在教師的啟發下,運用學過的物理知識成功地解釋或解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現象和問題,他們不但會感到一種成功的學以致用的喜悅,而且還能激發他們更為積極的思考,培養運用所學的知識動手動腦解決實際問題的好習慣。
例如: “熱水瓶是如何防止熱傳遞的?”這是教師一般的提問方式,學生雖然也能作出正確回答,但卻不利于學生更深入的思考,為了使學生對知識掌握的更透徹,可以嘗試改成這樣的問題:熱水瓶外層玻璃破碎后為什么不保溫;新買的熱水瓶不保溫可能是什么原因?對照實物讓學生對不銹鋼保溫杯與常見的玻璃保溫杯的保溫原理和保溫性能進行分析及比較.在課堂上引導學生作出正確解答。如果有條件,針對課堂提出的問題,安排學生課后進行一些小實驗、小修理、小制作等等,對加深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更有幫助,效果更好。
四、聯系實際進行列舉式提問
每學完一節或一個單元進行復習時,可以讓學生聯系所學的物理知識,列出日常生活中的實例,從而說明物理現象或原理。
例如:“請舉例說明分子是運動的”,“請舉例說明生活中應用杠桿原理的工具有哪些?”……這一類問題就有利于激發學生的積極思考,讓他們努力搜尋記憶中的生活知識,在相互啟發下,可以舉出更多的例子。而我處理這一類問題的方式,一般是將學生舉的例子簡要記在黑板上,再由學生分辨哪些舉例是對的,哪些錯了,然后再把對的進行分類。例如上面舉例中的第一題可分成氣體、液體、固體三類分子運動現象;第二題可按省力、費力、既不省力也不費力的杠桿分類。這樣既可以培養學生的分析綜合能力,又可以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和分類的方式,從而達到“授之以漁”的目的。
總之,要想提高教學效果,好的課堂提問很重要,課堂提問一定要針對這一年齡階段學生的特點,盡量結合生活實際,設計能引起學生興趣、激發學生積極思考的問題,并注意在提問中點撥啟發學生分析問題,不要一味的否決學生的想法,盡量做到對學生的表揚多一些,批評否定少一點。如果我們能把這種思想長期堅持下去,相信學生的能力會慢慢培養起來的,學生對物理學科的興趣會越來越濃厚。
參考文獻
[1]王媛.小學數學教師“三階段”提問策略對課堂教學效果影響的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2.
[2]沈育.初中物理教師課堂提問行為的調查研究[D].蘇州大學,2017.
[3]鄭欣.專家型數學教師課堂提問行為案例研究[D].杭州師范大學,2017.
[4]盧明倩.應用生活化教學策略培養初中生生物課堂提問能力的實踐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