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SABEH培訓引進美方高端教育理念和當代最先進的教育方法,追求實效的教學,強調學員之間的合作學習,重視閱讀教學策略的訓練和注重學科融合的實踐進一步地拓寬了我們英語教學的思路。對于目前實施的英語新課改具有重要的痘發作用。
關鍵詞:SABEH培訓 學中做 做中學
為期兩周的2017年中美合作骨干英語教師培訓在福建教育學院圓滿結束。此次培訓引進了美方高端教育理念和當代最先進的教育方法,對來自全省各地市推薦的中小學英語教師進行了美國本土式教學法的培訓,重在對英語教學策略的示范引領、激發學員參與熱情,使英語課堂活動煥發出生命活力。通過培訓內容問題化、培訓問題活動化、活動方式多樣化,實現“以學員為主體,學中做,做中學”。
追求實效的教學是SABEH培訓一大亮點。SABEH培訓采取“學案”代替“教案”,提高培訓效果。教案與教科書是中國中小學教師上課時的必備工具。在培訓期間,SABEH的教師并沒有像我們國內的教師那樣人手帶一套詳細的教案與教科書上課。而是把自己精心準備的資料分發給學員。這些資料就是一份“學案”。在這份學案里,既有教師對本節培訓課內容的設計要點,又有與學員學習內容相關的課內外知識以及供學員課內操練、鞏固使用的配套練習。“學案”起到了“教師的教案,學員的課本和學員練習”的“三合一”的教學效果。這就需要他們自己去課外尋找大量的相關知識來補充課堂教學,備課工作量遠超國內英語課堂按部就班的教案加課件模式。教師上課時把本節培訓課的教學重點和學習目標告訴學生或呈現在PPT上供學生參考。教學內容的選擇、教學過程與活動的設計都緊緊圍繞著這個重點進行,目標明確,直奔主題,多余的環節一律省掉。
強調學員之間的合作學習是SABEH教學活動的又一個亮點。美式課堂強調交流,分享和合作,在課堂活動設計上能夠從學員的角度出發,精心設計能讓學員參與的課堂活動,讓學員真正能夠在活動中學習,在互動中成長,在思考中收獲。SABEH實行小班化教學,每班學員不超過25人,教師時常采取不同策略為學員重新分組,當學員遇到自己無法獨立完成的學習任務或解決的學習難題時,鼓勵第一時間向本組成員求援,在學員之間尋求合作,相互討論、互相幫助、共同完成學習任務。不管是小學教師班還是中學教師班,學員之間的同伴互助、合作學習的現象都很普遍。尤其在手工制作和戲劇表演課堂上更是如此。在一節卡通英文海報制作課上,每小組分到一張課桌大的大白紙,要求隨機3至4人組成的小組成員聯手繪制海報,組員根據個人專長分工,有的剪裁紙樣,有的用彩色筆畫出海報的大概輪廓,有的書寫英文注釋,每名學員負責自己最擅長的那部分工作,最后一張張色彩斑斕的海報就出現了,外教還特意把大家的作品粘貼在教室四周墻壁,供大家互相欣賞,學員成就感油然而生。整個海報制作過程就像工廠流水線,學員分工合作、有條不紊。教師講得很少,大部分時間都是在組織活動和引導學生去發現問題和解答問題,很好地充當了一個組織者和引導者角色。注重培養學員的動手能力,實現“學中做,做中學”。
重視閱讀教學策略的訓練。英語閱讀課上,外教從Venndiagram、Turn and Talk、Picture splash、Group collabortion等四個環節人手,講解如何在閱讀教學中落實理解( Comprhension)、互動(Intetaction)、思維(Thinking skills)能力作用的策略。同時給我們介紹了豐富的閱讀教學策略,如I.G.H.T,“venndiagram”, “sequence”, “Questions and responds”, “make abrochure or 8 passport or 8 postcard”等活動。I.G.H.T活動( scan,identify,guess,hear,talk)主要用于閱讀文章前的導入。給出一些關于本課閱讀文本的插圖,指導大家通過觀察圖片,描述、猜測文本可能要表達什么,然后進行小組討論、把各自的觀點和同學進行分享。這種訓練可以通過信息差來提高學員閱讀興趣,讓學員由易到難進入文章的話題中去。然后像剝洋蔥一樣對閱讀材料實行分層解讀,同樣的閱讀內容,從不同角度進行多維度思考,激發學員對閱讀文本的批判性思維。這類問題的提出,促使學員認真去閱讀,去思考。問題提出后,每個小組選出他們覺得最好的一個或者兩個問題,與全班分享。“make a brochure or 8 passport or 8 postcard”這個方式用于地理或者游記類文章教學很好用。外教給每個小組不同顏色的小紙片,給出文章的關鍵詞,讓學生必須用上關鍵詞的部分或者全部,制作出本小組的brochure,passport或者postcard。
注重學科融合也是SABEH培訓的又一教學特點。培訓活動中經常把英語學科和其他學科相互滲透和聯系。整節課下來,學員們不但很好地完成了語言學習任務,還同時增加了許多英語以外的知識。要真正做到學科融合,要求授課教師不僅要有很好的語言功底和文化底蘊,還要有過硬的基礎知識,寬廣的知識面,對人文、地理、歷史、繪畫、詩歌均有涉獵,相比較而言,我們的英語老師的知識面較窄。
兩周的課程培訓中外教的三個教學原則- - mcreasecomprehensibility(增加可理解性)、increase interaction(增加互動)、increase thinking skills(提高思維能力)貫穿始終。使我們不僅對美國本土教學模式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而且批判性思維的邏輯性及深度與廣度得到有效的提升,進一步地拓寬了我們英語教學的思路。
參考文獻
[1]林鷹.感受外教課堂教學參加外教語言教學活動有感[J].教學研究,2011(09).
[2]林熒.讓SABEEH的教學活動為我們創設更有效的英語課堂[J].文理導航(上旬)2015(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