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城鎮化的不斷發展,農村小規模學校問題越來越突出,很多地方不得不繼續并校,然而這些撤點并校很多都是不科學的、盲目的。撤點并校有何利弊?此項措施是否能夠繼續前行?如何能夠更科學地實施撤點并校?文章圍繞這些問題展開了討論。
關鍵詞:冰花男孩;撤點并校;寄宿制
一、實施撤點并校的背景
2018年1月9日,一張照片刷遍網絡,照片中一個男孩站在教室里,衣著單薄、臉頰通紅,最吸引眼球的是他那被冰花包裹的頭發,這名男孩被網友稱為“冰花男孩”。“冰花男孩”不禁讓我們聯想到了撤點并校風潮。2001年《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中提出,農村中小學布局調整政策是由分散辦學向集中辦學的轉變,一是撤并村小、教學點等小規模學校,合并為規模較大的中心學校,即我們所說的撤點并校;二是中小學布局由農村向縣鎮、城市集中,出現了學校層面的流動和集中,即所謂的學校進城趨勢。很多地方為了給政府財政減負,或者著實想要解決農村基礎教育滯后的問題,把小規模學校撤銷后并入城鎮學校。這些做法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是在實際操作中卻問題不斷。在城鎮化水平不斷提高的背景下,小規模學校的存在是違背經濟規律和教學規律的,因此撤點并校勢必繼續前行。
二、實施撤點并校的利與弊
1.撤點并校的優點
(1)有利于合理配置資源。
小規模學校難以維持下去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其師資力量過于薄弱,留下的教師大多是年紀較大的老教師。這就導致這些小規模學校現有的老教師陸續退休,卻沒有新的師資力量加入,教師就會越來越少,并且教學質量越來越落后。如果學校有了一定的規模,對優質教師的吸引力也會隨之增大,師資力量就會明顯增強。同時,在教學設備、教學環境等方面實現城鄉資源共享。
(2)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
農村學生進城上學,享受與城鎮學生一樣的教育,有助于提高農村學校的教育水平,從而縮小城鄉在基礎教育上的差距。對于鄉村教師來說,免去了一人包辦所有課程的現象,減輕教師負擔,提高教學質量,從而提高地區整體教育水平。
(3)有利于節省教育經費。
把錢集中投入到合并后的學校中去,在硬件設施上建設實驗室、圖書室、電腦室等設施,這樣不僅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還可以為政府財政減負,同時便于政府集中管理。
2.撤點并校的缺點
(1)教育隱形成本增加。
學校寄宿、家長陪讀、生活水平高等因素都增加了家庭的開支,使得教育隱形成本增加。實質上,很多問題的出現主要是由于資金不足和經費緊張造成的,一些縣、市在撤點并校時,主要是從政府的教育成本考慮,而對于學生家長的經費負擔考慮得不是很充分。其實,這是一種成本的轉移,將原本由政府負擔的辦學成本轉嫁到了學生家長身上。
(2)違背教育公平原則。
農村小學和教學點要在方便學生就近入學的前提下適當合并,在交通不便的地區仍需保留必要的教學點,防止因布局調整造成學生輟學。由此可見,撤點并校的前提是讓學生就近入學,然而一些地方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卻忽視了這一點。
(3)寄宿制不科學。
一方面,學生宿舍呈現擠、險、臭、難、禿的狀況,學校的營養意識和基本醫療也都很薄弱,不利于學生身體的發育;另一方面,學校一味地以上課、上自習的替代管理方法,使得學生厭學情緒嚴重,負面情緒和孤獨感也比走讀學生強烈。缺少專業的生活教師,任課教師扮演多重身份,教師的任務十分艱巨。
(4)搞單邊主義。
一些地方無視政策規定,采取簡單的方法盲目撤校、并校,在做出決定之前并未結合當地實際情況,也沒有和學生、家長溝通協商,僅僅考慮單向度的教育調控需要,極大降低了此項決定的可行性。倉促的決定使得一些家庭束手無策,甚至導致部分學生直接選擇輟學。
三、實施撤點并校的建議
農村小規模學校的存在嚴重違背教學規律,撤點并校的推行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但是必須做好一系列的配套措施,如實行科學的寄宿制、配備校車、增加家庭補助等,以解決學生上學遠、家庭隱形教育成本增加等問題。如果只是單純的撤校、并校,沒有其他的配套措施,成功的幾率幾乎為零。
1.寄宿制問題
科學的寄宿制不僅要搞好學生的居住環境、改善飲食條件,便于學生的身體健康發展,還要注重課余時間的合理安排、專業生活教師的細心看護,保護好學生的心理健康,無論是身體還是心理,都要做到健康發展。
2.校車問題
撤點并校后學生上學路途遙遠、山路崎嶇,校車的存在就顯得尤為重要。周一至周五學生在學校住宿,周五放學后由校車送國家中,周一早上或者周日晚上再由校車把學生接到學校,這樣既保證了學生的安全問題,又減輕了家長的負擔。另外,政府在修路的問題上也要多花功夫,要把校車納入到學校后勤保障系統,提高駕駛員素質,杜絕“黑校車”的存在。
教育經費投入不足,始終是制約教育發展的一個痼疾,上述建議要想得到很好的實踐也需要大量的教育經費投入。教育不僅是國家、政府的責任,社會也應該承擔起一定的責任,相信鄉村教育的發展會越來越好。
參考文獻:
[1]馬云.鄉村教育要探索推動并校和寄宿制[J].中國企業家,2018(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