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結合“了不起的爸爸”這一教育活動,談談幼兒社會情感教育應把握的幾個要素,旨在突出情感教育,培養幼兒的社會性情感。
關鍵詞:社會情感教育;課例評析;影響要素
此次活動正值父親節,教師及時抓住這一有利的教育契機,選擇了相應的教育內容,生成了“了不起的爸爸”這一教育活動,設計了介紹自己的爸爸、為爸爸準備心愿卡、邀請爸爸到現場參與親子活動等具體活動。通過觀摩此次活動,使筆者深切感受到選擇適宜的教育內容,對幼兒社會情感教育所產生的核心價值。結合此次課例評析,筆者談談幼兒社會情感教育應該把握的幾個要素。
一、突出情感教育
人在情感的驅動下會增強責任感和同情心,良好的情感體驗有利于形成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幼兒園的社會性領域教育是一種喚醒教育,是要通過多種途徑,結合實例或幼兒的親身體驗來進一步豐富和形成幼兒良好情感態度的過程。
此課例正是抓住了這一核心目標環環相扣、層層遞進地向幼兒開展情感教育。首先,以談話環節導入,引發幼兒對爸爸的了解,激發幼兒對爸爸的熱愛和崇敬之情;其次,設計讓幼兒介紹愛心卡這一環節,引導幼兒用白己的方式表達對爸爸的愛和祝愿;最后,爸爸的神秘出場、才藝表演、親子游戲互動等環節,拉近了幼兒和爸爸之間的距離,充分感受到親子游戲的快樂,把活動推向高潮。在活動收尾環節,也正是畫龍點睛的環節,教師設計了幼兒為爸爸送心愿盒、送祝福,以及爸爸激動的向幼兒真切表白的環節,無不傳遞著親子之情。
二、以節日為載體
節日教育對于幼兒來說是社會性教育內容的一個方面,無論是傳統節日、法定節日,還是現代社會中所推崇的節日,都是對幼兒進行社會性教育的重要載體。筆者認為,結合相關節日,巧妙地選擇貼近幼兒生活和情感需求的教育內容顯得尤為重要。
此課例教師以節日作為切入點,巧妙結合“父親節”這一有利時機,精心選擇了適合大班幼兒年齡特征的教育內容——“了不起的爸爸”。幼兒通過介紹自己的爸爸,發現爸爸有很多本領,進而敬佩爸爸是個了不起的人。整個活動圍繞節日內容逐層展開,由淺入深,逐步達成預定的教學目標。因此,社會性領域教育活動雖然挑戰性很大,但是只要找準切入點,以節日為載體,合理選擇教育內容,恰當設計教育環節,對幼兒社會情感的發展便能起到潛移默化的助推作用。
三、創設良好環境
從社會性發展的角度來看,一個良好的、積極的環境意味著一個能夠誘發、維持、鞏固和強化積極的社會行為的環境。良好的環境所指的不是教師直接影響幼兒的行為,而是教師所創設的條件、機會能夠影響幼兒活動的方式,通過幼兒的活動方式間接地影響幼兒的社會性行為。
此課例教師在幼兒面前呈現了多幅親子活動的情境圖片,以及活動室上空吊滿的閃閃銀星,此種環境的創設為幼兒營造了一種興奮、快樂的情緒,有利于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同時,教師把爸爸一一請到現場,為親子之間構架了一座愛心橋梁,并運用了巧妙的語言,引導幼兒主動、大膽地表達對爸爸的美好祝愿,使幼兒在溫馨、寬松的氛圍中自然地融入到活動中,激發了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四、整合教育資源
家庭資源和社會資源都是幼兒教育的重要資源,教師要充分挖掘、利用身邊的教育資源,培養幼兒的社會情感和社會態度,為幼兒提供更多的發展空間,多維度地促進幼兒的社會性發展。
此課例之所以有如此多的亮點,顯而易見的是家長資源的充分利用。教師引導幼兒了解爸爸的職業,并培養幼兒對爸爸勞動成果的尊重,激發幼兒熱愛爸爸的情感。將爸爸請到現場參與活動,而且還能夠有效溝通,使每位爸爸都積極配合教師,讓活動最大限度地達成了情感教育的目標。
五、關注幼兒感受
活動內容的選擇、活動環節的設計、活動環境的創設、教育資源的利用等方面,都是為教育對象的發展所服務的。在社會性領域教學中,幼兒的感受直接反映著教學效果,影響著幼兒情感發展的進程。教師應該多關注幼兒的情緒感受,為幼兒提供更多的表達想法、交流情感的機會和條件。在尊重幼兒的基礎上,幫助幼兒梳理經驗,更好地引導和促進幼兒的主動發展。
此課例教師雖然注重了對幼兒的引導,試圖幫助幼兒理清思路、梳理語言,但是教師急于代替幼兒的想法,留給幼兒表達的機會還稍有欠缺。筆者認為,教師首先應該在幼兒表達的過程中做到善于等待,多一點傾聽,使幼兒更加大膽、充分地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和祝愿,這樣的教育活動會更加完美。
總之,幼兒的社會性發展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是某一個活動就能夠達到顯著的教育效果,形成良好的個性品質的,它需要循序漸進、不斷往復的教育過程。幼兒社會態度和社會情感的培養,尤其應該滲透在多種活動和日常生活的各個環節之中。以上五個教育要素雖然不完善,但是對幼兒社會情感的教育起到了借鑒與支撐的作用,教師應該把握好相關的教育要素,深入挖掘教育內容所蘊含的核心價值,有效向幼兒實施社會性教育,不斷推進幼兒的社會化進程。
參考文獻:
[1]王紅巖.曉之以理以情育情:談幼兒早期教育中社會性情感的教育[J].內蒙古教育,19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