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A股投資,不能夠僅僅依賴于估值分析,而是需要多關注政策監(jiān)管
環(huán)境的變化以及資金面環(huán)境變化等因素,而對于投資A股的投資者,
往往在熊市末端更需要擁有足夠的投資耐心,否則
很難分享到股市走出熊市低谷的投資成果。
談及價值投資,對于投資者來說,既有嘗過甜頭的,也有吃過苦果的。但是在A股市場中,吃苦果的人不少,本來用價值投資的理念去投資股票,而最終卻變成了長期套牢,而價值投資在A股市場中也似乎成了一個玩笑。
價值投資的甜頭何時能嘗到
如果談及A股市場偽價值投資的一面,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A股市場本身投機性較強、散戶化占比較高,市場表現(xiàn)很難真實反映出股市自身的投資價值;另一方面則在于A股市場有著“政策市場”的稱號,而政策環(huán)境的松緊,卻或多或少影響著股市資金面的環(huán)境,而在政策監(jiān)管方向性不明朗以及股市長期以融資作為定位的背景下,實際上也弱化了股票市場的自我調節(jié)功能,而資金投向A股,已經不能夠僅僅盯著市場的估值與核心價值,更需要考慮到A股市場的政策環(huán)境、資金面環(huán)境等因素。很顯然,作為A股市場的投資者,實際上更多還是處于有苦難言的狀態(tài)。
在實際情況下,投資者本來抱著價值投資的思維去投資股票,殊不知股票價格往往更容易受到市場環(huán)境、資金面等因素影響,而股票價格頻繁跌破股票價值運行中樞位置,也是比較常見的事情。但是本身以低于行業(yè)市盈率投資股票,卻仍然可以出現(xiàn)30%以上的虧損幅度,這確實是讓不少價值投資者感到困惑的事情。即使是前期以五六倍市盈率投資銀行股,同樣在今年內可能會出現(xiàn)20%~30%的虧損幅度,這也是讓價值投資者大受打擊的真實寫照。
牛短熊長是A股長期特征
2015年6月之后,A股市場開啟了一輪轟轟烈烈的去杠桿化行情,受此影響,股票市場在短時間內完成了從5178點至2638點的快速調整過程。不過,從2016年1月下旬以來,A股市場卻始終未能有效走出熊市行情,反而在漫長的3年多時間內,長期在3000點上下區(qū)域徘徊,而近期市場更是出現(xiàn)非理性陰跌的表現(xiàn),距離2638點低點也僅有一步之遙了。
對于近期股市的調整,往往是來自多方面的因素影響,而A股市場本身具有一定的復雜性,歷年來股市調整原因來得復雜,而上漲原因同樣顯得突然性,而股票市場的運作,似乎有著其自身的規(guī)律,但與成熟市場相比,A股市場中的政策因素以及資金面因素,依舊對股票市場構成了較大的影響,或多或少影響到股市的自我調節(jié)功能。
其實在2015年6月至2016年1月的那一輪調整行情中,市場估值泡沫已基本上得到了擠壓,經過最近一輪的非理性陰跌行情后,A股市場的估值泡沫有進一步壓縮的跡象,且股市破凈值數(shù)量同樣創(chuàng)出了近年來的新高水平。
截至8月28日,上證指數(shù)平均市盈率13.76倍、深證成指平均市盈率23.44倍,而深市主板的平均市盈率也僅有16.06倍。至于中小板指數(shù)以及創(chuàng)業(yè)板指數(shù),其平均市盈率分別錄得27.38倍和37.2倍。
與之相比,在當前的時間點內,恒生指數(shù)平均市盈率為11.96倍,美股道瓊斯指數(shù)平均市盈率為32.7倍、美股納斯達克指數(shù)平均市盈率為36.6倍。言下之意,A股市場已較海外成熟市場的平均估值具有一定的優(yōu)勢,即使與全球估值非常便宜的港股市場相比,A股市場的估值壓力也并不明顯,并有加速與港股平均估值接近的趨勢。
作為新興市場,A股市場本身應該具有一定的估值溢價,且股市證券化率還有比較大的增長空間。但是在估值水平不斷壓縮的當下,A股市場的平均估值不僅創(chuàng)出了近年來的新低,而且A股的證券化率也從3年前超過100%的水平出現(xiàn)大幅滑落的跡象,而證券化率的持續(xù)下降,實際上也意味著近年來國內證券市場的發(fā)展能力趨弱,而證券市場在經濟體系中的地位大不如前。值得一提的是,就在近期,中國股市的總市值排名也頻受考驗,而中國股市的投資功能不行,實際上也從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股票市場的融資功能。
期望價值投資回報早日到來
即使A股的市場化程度不算充分,且市場的自我調節(jié)能力并不算太強,但在經濟基本面以及上市公司盈利狀況沒有發(fā)生實質性惡化的背景下,股市的估值以及核心價值還是會對市場指數(shù)乃至股票價格構成較大的影響,而階段性價格非理性下行,終究還是離不開價值回歸的過程,市場的股票價格也會逐漸回歸至合理的核心價值中樞區(qū)域附近。
正如上文所述,A股市場的持續(xù)調整,其原因往往頗具復雜性,從外部政策環(huán)境的不明朗,到匯率市場的大幅波動,而后再到國內金融市場轟轟烈烈的去杠桿延續(xù),再到股市融資需求旺盛、限售股解禁減持需求強烈等,這一系列現(xiàn)象的上演,實際上也進一步加劇了A股熊市環(huán)境下“放大利空,縮小利好”,市場環(huán)境日趨嚴峻。
但是在股市持續(xù)失速下行,上市公司股票價格持續(xù)下滑的背景下,終究還是會進一步壓縮市場的估值水平,而股票市場估值越低,價格越便宜,實際上還是有利于提升上市公司的投資價值,而對于部分股息率不低的上市公司而言,隨著股票價格的進一步下行,實際上還會不斷增強其股息率的魅力,進一步強化其投資價值,提升投資者的投資回報預期。
或許對于場外資金來說,股市持續(xù)調整、市場估值進一步壓低,對它們來說,本身就是一個利好,而對于價值投資者而言,A股的投資吸引力有望持續(xù)提升。但是對于A股投資,不能夠僅僅依賴于估值分析,而是需要多關注政策監(jiān)管環(huán)境的變化以及資金面環(huán)境變化等因素,而對于投資A股的投資者,往往在熊市末端更需要擁有足夠的投資耐心,否則很難分享到股市走出熊市低谷的投資成果。
實際上,在股市持續(xù)調整的過程中,給中長期投資者創(chuàng)造出一個良好的低吸機會。對于一些優(yōu)質品種,包括被MSCI納入的標的、股息率高于3%的股票以及行業(yè)領頭地位的白馬藍籌等,也基本上具有一定的中長期投資價值?;蛟S在股市處于極度低迷的狀態(tài)時,也為中長期投資者帶來了一個良好的福音。(特別提示:以上分析僅供參考,據(jù)此入市,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