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為連續當了十七年的班主任和兩個孩子的父親,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關于孩子教育的想法。首先,放棄完美主義,丟掉滿分心態,我們的生活可以更美好。完美,只存在于想象之中。
關鍵詞:完美主義 "引導教育 "家庭教育
數學中的圓,是完美的,但是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個人或者工具可以畫出一個百分之百的完美的圓。同樣,也沒有任何一個人是完美的。成績好一點的孩子考了98分,我們可能還不開心,更多的會去想為什么會扣兩分?為什么不考100分?很少會去想98分已經很了不起了。成績弱一點的孩子考了70分,家長一看,那么多小朋友都考得比他好,就受不了了,往往會說:你看那個誰誰誰考了多少多少,你怎么就考這么一點?可能你沒有注意到,他已經比上次考試進步了!而且他一直在努力,但是成績的提升總有個過程,不能操之過急。
我們承認孩子的天資有一定的區差別,就像孩子的身高一樣,但這并不是影響成功的關鍵因素,影響成功更多的是非智力因素。有人少年得志,有人卻大器晚成。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勢,也有自己的不足。不要逼著小雞去和小鴨比游泳,也不要逼著小狗去和小貓比爬樹,更不要逼著老虎去和老鷹比飛翔。我們要善于發現孩子的優點和長處。
有一種說法叫做“悅納自己”,就是要高興地接受自己,即使自己有各種缺點。我們要悅納自己,也要教會孩子悅納自己。正常地去努力,但是不去期待結果,不是必須要怎樣怎樣,這樣我們會省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煩。科學家做了很多研究,最后發現,樂觀的人更長壽。所以,不管現狀如何,不管您的孩子成績如何,表現如何,我們都要樂觀一點。
追求完美會引發苦惱,人間沒有完美,很多事只不過是這山望著那山高。最美的事情就是恰到好處的缺陷,雖然是有缺陷、有不足,但對我來說已經恰到好處了。回憶不如現在,期待招來意外,完美不如欣賞現在,平懷看待。清代曾國藩有句話:未來不迎,當下不雜,既往不戀。大概是講:簡單有序地活在當下,不去過高預期未來,不去一味沉溺過往。
我們要給孩子恰當的愛。不能溺愛,不能孩子怎么說就怎么辦,或者他一鬧,就只能依著他。我個人觀點,當孩子犯錯的時候,適當的懲戒是必須的。這里的懲戒可以包括嚴厲的批評、罰站、寫情況反思、禁止本來可以玩的項目,比如玩電腦,和小伙伴去玩等等。我們不主張體罰孩子,被打服的孩子性格要么以后會變本加厲,無法駕馭,要么會變得唯唯諾諾,沒有個性。懲戒的目的是讓他意識到自己的錯誤,爭取下次不犯同類錯誤。
這里就涉及到情緒控制的問題。插一句網上的笑話,關于輔導孩子作業的問題:不輔導的時候,母慈子孝,輔導的時候,雞飛狗跳。這里還是耐心的問題,學習是有過程的,成長也是有過程的。和大家共勉,耐心一點,再耐心一點,一遍不行兩遍,兩遍不行三遍。智力的發育也有快有慢,跟小寶寶長牙、走路、說話一樣,有的孩子快一點,有的孩子慢一點。碰巧你的孩子可能在某個方面慢一點,那我們就耐心一點,多等等。我們要努力地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要把耐心都留給了外人,卻對著自己的孩子大吼大叫。當孩子犯錯的時候,父母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任何時候都不要把孩子當成出氣筒,把自己工作上、生活上的一些悶氣,以孩子犯錯誤為機會,發泄到孩子身上,這會影響孩子正常的人格養成。要告訴孩子,我懲罰你,是因為你犯錯誤了,不是因為你惹我不高興了。更不能因為某天自己心情特別好,該罰的也不罰了。這是不行的。
這里就涉及到規則意識。現代社會是法治社會,不是人治社會,凡事要講規則,而不是講心情,看關系。在家里,也要有規則意識。可以和孩子一起商量,制定一些“家規”,要做到哪些事,做不到怎么懲罰?哪些事不能做,做了要怎樣懲罰?哪些事如果做到了,要怎樣獎勵?可以寫下來,當事情發生的時候,讓孩子自己對照著做。這樣孩子以后長大了就會懂規矩,也愿意講規則;不然的話,今后凡事他就會看人臉色,見風使舵,不是看事情本身能不能做,而是看當前的人是否允許他做,這樣的人不可能成為一個正直、善良的人。
關于父母的榜樣示范作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孩子最重要老師。這個老師教的好不好,功夫在平時,在和孩子的每一次互動中。如果你發現孩子身上有什么不太好的語言行為習慣,不要急著怪孩子,要先反觀一下自己,看看自己身上有沒有類似的問題。你想讓孩子有禮貌、語言文明,你自己就要做到;你想讓孩子多看書,那么你自己也要看書。不要說工作忙,沒時間看書,我相信,你可以擠出時間刷朋友圈,就可以擠出時間看書;不要說沒興趣,興趣是可以培養的,況且你還要做孩子的榜樣呢?
關于如何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心理學上有一種說法,叫做“自我實現的預言”,簡單說,就是一個人經常的說的話,可能會成為他自己的生命預言。心理學上還有一種說法叫“暗含期待效應”,就是你潛意識里對一個人有什么樣的期待,你就會把他朝那個方向推動,最終讓他實現你的那個期待。這個給我們很大的啟發,就是一定要認為你的孩子能行,他可以學好所有的科目。你認為他行,他就行,比如說語文,三年級接觸作文的時候,家長一定要多干預,當他作文一次次受表揚的時候,他就認為自己很行,家長時不時的說你的語文真好,從細節表揚,不要說空話,潛意識里他就認為自己真的很好,慢慢地就變得真好了。反過來說,如果你經常講“你真笨!”“你不是學數學的料”“你的英語學不好了”等等類似的話,說得多了,孩子就默認了,從心底里認為自己就是這樣的人,那就很難糾正了。
學習習慣的養成更重要,父母的陪伴更重要,不是讓孩子待在補習班就能解決問題的,補課不如補方法。還有,輔導孩子的時候,多講方法、講思路,少直接說答案。這很重要。現在小學可能你輔導得了,但是到了初中可能就力不從心了,到了高中可能有的學科就只能干瞪眼了。建議大家,工作不忙的,少刷手機,多陪陪孩子;工作很忙的,也要努力抽時間陪孩子。你還記得他剛出生的時候吧?你再看看他,好像突然變成這么大,你再不陪他,他就真的長大了,也不需要你陪了。人生本來就是不完美的,我們都需要奔波忙碌、養家糊口,我們都要在工作和生活努力尋找平衡點。祝福大家,早日找到平衡點,讓我們和孩子幸福地在一起,看著他們慢慢長大,我們慢慢變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