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核心素養是我國教育基礎課程改革當中非常重要的培養內容,是教師在進行課程設計時的重要指向標。生物學科的核心素養包括生命觀念、社會責任、理性思維以及科學探究。高中生物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對學生的培養方法,引導學生展開科學性地探究,促進學生開展自主學習,讓學生能夠更加積極、主動地開展探究活動,要讓學生勤于思考,善于展開實驗。
關鍵字:核心素養 "合作學習 "高中生物
在教學改革中,教師要正視自身的引導者身份,要對學生的學習行為指明方向。以多元化教學的方式引導學生對知識點展開自主學習,掌握學習技巧,積累更多的知識。要培養學生科學的探究能力,幫助學生逐步形成科學的學習態度與精神。要讓學生能夠在探究性教學中充分參與到學習當中,主動分析、主動操作,去尋找問題、解決問題,高效地實現教學目標。生物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引導學生通過探究性學習的方式進行知識點的積累。
一、合理分組"優化組合
高中階段的生物教學開設,需要科學為學生分組,讓學生能在小組學習中自主進行知識內容的探索,進而能在時間充足的前提下,創設自主學生平臺。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需要考慮到學生個體間的差異性,根據學生的個人能力、個人喜好、智力發展等因素更好的進行互補學習與合作交流。教師在分組的時候需要為每個小組設置一名小組長,小組長人選需要由小組內部推選,教師在小組搭配的時候就已經考慮到這一問題,所以在優劣搭配、男女比例上面進行調整,盡量讓小組長人選落實到優質學生身上,這樣全小組能在小組長的帶領下更好的進行知識內容的自主合作學習,且學生也能在分組討論中,進行多項互動,組織全體成員參與討論,參與知識學習。
二、組織探究小組,指導合作探究
自主探究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問題學生難以理解,這時便需要得到他人的幫助。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便能夠非常有效地解決這一問題。通過合作的方式對知識點展開探究,共同解決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例如,染色體變異相關知識點中,學生必須要對染色體組的概念進行理解。首先,要理解同源染色體的概念進行理解。教師可以用紅色和藍色的卡紙制作染色體,模擬果蠅的同源染色體。將藍色的作為父方染色體,紅色作為母方染色體,并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開學習。動手構建染色體組模型,以及配子染色體組模型。學生在操作過程中,非常容易出現構建的精子或卵細胞擁有相同的染色體組。對于這樣的情況,教師需要用不同的構建模型進行展示性教學,并提出問題對學生進行引導:這樣的同源染色體在果蠅精子中能夠存在嗎?你怎樣看待非同源染色體?你怎樣看待染色體組?提出問題后便可以讓學生針對這些問題進行展開小組合作探究。小組內部針對這些問題進行交流和討論。在這一過程中,學生能夠對知識點進行更加深入地理解,能夠得到更加準確的結論。教師要在學生小組遇到問題時,及時進行點撥和指導,幫助學生積極地解決問題。同時這樣的教學方式還能夠增進學生情感的交流,提高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構建起更加和諧的學習氛圍,提高學生的個人能力與品質。
又如,在設計生態魚缸實驗的時候,教師讓每個小組制作幾個生態魚缸,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將生態魚缸設計為封閉行的、開放型的、半開放型的;學生在生態魚缸中放置的動植物種類也各有不同,有的學生放置的僅有植物沒有動物,也有的同學在生態魚缸內放入小蝦米、小魚。學生在生態魚缸制作的時候需要小組成員通力合作。生態魚缸穩定的時候小組成員間的配合也十分重要,小組成員需要做好內部分工,有的成員記錄溫度表、有的同學做好定期觀察、有的同學做好記錄、有的同學根據記錄做好水氧的比例調整,學生在數據總結完成后,根據不同的情況做好生態魚缸的數據比較、分析和交流活動。教師通過此類科學探究實驗的開設,讓學生在探究中培養良好的生命觀,了解到生命的奇妙之處,無論是動物亦或是植物都需要在有氧的環境下生存,更能讓學生的科學探究意識獲得提升,學生能在科學實驗探究中了解到生物生態系統的運行規律,進而能讓學生在生態觀建立完成,在生活中有意識的保護身邊的生態環境。
三、組織小組交流,在反思中獲得新知識
學生在探究性活動當中對獲得的學習資源進行歸納和總結,比較與分析,能夠形成對問題的有效解釋。生物知識非常繁雜,但內部聯系卻十分緊密。學生必須要在學習中進行主動總結與歸納,只有這樣才能夠對知識點進行消化,將其轉變成自身的能力,形成自身的思維產物,從而對其本質進行深入理解。小組自主合作中,學生在知識內容學習完成后,需要借助于合作的方式進行知識內容的總結,如在學習顯性基因和隱形基因配對的時候,各個小組需要將所學內容以表格的方式呈現出來,將各個知識要點使用表格的方式系統化的總結出來,這不是一人之力能完成的,需要集合全小組之力,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積極的指導,學生在師生交流、生生交流的過程中,對知識點的脈絡進行梳理。同時,教師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解釋和反思的過程中,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對知識點進行消化和吸收,對學生的認識能力進行培養。幫助學生完善知識體系結構,內化新知識內容,提升學生思維能力。
總而言之,核心素養前提下進行教學培養能讓學生的生物素養獲得提升,而自主合作學習的作用則得到廣泛的認可,高中生物教師需要給學生營造良好的合作氛圍,鼓勵學生在合作學習中更好的探知知識內涵,不但讓學生了解知識,更要讓學生了解知識的來龍去脈,使學生做到“會學與會用”,這樣學生的生物素養才能獲得提升,生物課堂的活力才能煥發。
參考文獻
[1]金捷.基于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高中生物實驗教學策略[J].文理導航(中旬),2018(11):68-69.
[2]魏俊寶.淺談找準教學突破點,提升高中生核心素養[J].中國校外教育,2018(32):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