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必要的課業壓力對于學生是不可或缺的,它是學生自身角色的要求,也是學會學習與生存的基礎;但過重的課業負擔不僅損害著學生身心健康,而且扼殺了學生的創造力和對未來的美好期待。造成學生負擔過重表現上是教育問題,實際上是社會問題。
關鍵詞:中小學生 "課業負擔""減負 "高效課堂
全面實施素質教育,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是新的歷史條件下,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的集中體現,也是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必然要求。我們綜合了目前小學教育中孩子課業負擔過重出現的原因以及存在現狀的各種調查分析,對中小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提出行之有效的防治方法和手段,使學生在真正減輕課業負擔以后,能夠有更多的屬于自己的時間可以支配,在輕松的氛圍中去汲取社會和大自然中所蘊藏的知識,增加自己的實踐和動手能力,真正成為“減負”的受益人。
一、課業負擔過重出現的原因
導致中小學生課業負擔過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他們分別來自于社會、學校、家長和老師。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我們的教育體系、辦學理念、以及社會風氣,給了學校和家長越來越大的壓力,這就必然導致這種壓力被毫無保留地、甚至成倍地轉嫁到了孩子的身上,我們對孩子的發展和成長就不斷推出更新更高的要求。在學校方面,外部原因是因為面臨著許許多多名目繁多的考核、評優,更有某些地方政府給學校下達升學指標、搞升學率排隊,單純以升學率高低來評價學校和獎罰學校領導與教師。
從學校內部來看,造成學生課業負擔過重,其主要原因有:首先學校領導和教師的辦學指導思想和教育思想不夠端正,沒有樹立正確的教育觀、質量觀、人才觀,只重視智育,忽視學生的全面發展;眼睛只盯著分數,忽視提高學生的全面素質。其次是課程門類過多,教材內容偏深、偏難,此問題在中學更為突出。再次是部分學校教師隊伍整體素質不夠高,教育科研能力低,不是依靠教育科研指導教育教學工作,向科研要質量,而是實行應試教育,另外隨著經濟發展的提高,教師的待遇也逐步得到提高,隨之而來的,社會和家長對教師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越來越苛刻,這就使得一部分老師在正常的四十五分鐘課堂之外采用加班加點加壓的辦法,延長學習時間、大辦補習班與提高班、搞“題海戰術”,以及用頻繁考試威逼學生學習。這種做法簡單易行,效果也是顯而易見的。
家庭方面,我們的家庭中獨生子女越來越多,于是在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傳統思想作用下,每個家庭不惜把大量財力物力投到子女教育上,尤其是獨生子女教育。家長簡單粗暴地要求孩子取得高分、滿分;任意給孩子增補課外作業,強制他們參加各種補習班、學藝班等。以上的種種原因,造成了現在中小學生課業負擔過重這一現象層出不窮,甚至愈演愈烈。
二、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的方法
(1)嚴格按照國家教委規定控制每日作業量。中小學生的課外作業量,國家教委明確規定:“小學一年級不留家庭作業;二、三年級每日作業量不超過30分鐘;四年級不超過45分鐘;五、六年級不超過1小時;初中各年級不超過1小時半?!钡珜嶋H上,許多學?;蚪處煵]執行這一規定,其布置的作業量遠遠超過這一界限,甚至數倍。經調查,小學作業形式有:上交作業、課堂達標檢測、家庭作業、課堂同步練習、單元雙測作業、語文還要增加特色作業:日記、周記、剪報、手抄報、作文、積累等等,由于作業量大,學生大都不能按時睡覺,晚上超過11點上床已經不見怪。要切實減輕中小學生的課業負擔,就要求教師要按照教材要求精選作業,布置“綠色作業”,不得布置大量機械重復,無梯度的作業。
(2)積極打造高效課堂,保證課堂四十五分鐘教學效果。改革課堂教學結構,是減輕學生負擔的前提下素質教育的必要手段,只有把握效率才能切實減輕學生的過重負擔。要做到這一點,我們要從最簡單最直接的原因入手――教師方面。因為在日常的學習生活當中,學生的學習行為幾乎都是在教師主導下進行的。課業負擔過重不管有多少原因,各種負擔最終都是通過教師之手加載到學生身上的。所以,減負要先從教師入手。減輕中小學生過重課業負擔關鍵在于教師要有濃厚的教研氣氛,同年級同學科老師加強教學科研,改進教學方法,優化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優化課堂效果,首先要抓課前備課,這是“減負”的關鍵。教師教育教學水平的高低,取決于教師素質水平的高低。要強化功在課前,利在課上的意識,要求所有的一線老師要認真鉆研教材、面向全體學生,把精力集中在課前備課的環節上。優化課堂教學要使教師增強教改意識,提高教學水平,學習先進教學方法,努力提高教學效果,這是“減負”的根本措施之一。
(3)布置作業注重學生之間的差距,因人而異。學生間的差異客觀存在。布置作業就要根據本班學生的實際水平,采用靈活多樣的方法,因班而異,因人而異。如將作業分為課堂獨立完成作業和課外思考作業或小制作小實驗作業;分成必做題和選做題;也可根據學生的學習成績把學生分成幾個不同層次的組,然后分層布置作業,等等。千萬不能搞“一刀切”。一概而論,對不同學生要有不同的質量,不同的數額,和不同的要求。這不僅能解決學生的差異矛盾,充分發揮學生的非智力因素,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競爭意識,培養學生的技能,同時也降低了學生重復、機械的工作,從而確保學生有足夠的時間休息。
(4)嚴格控制中小學生在校時間。減輕中小學生的課業負擔,還應該嚴格控制學生在校時間,確保小學生在校活動時間每天不超過6小時,初中學生在?;顒訒r間每天不超過7小時。保證小學生、初中生每日分別有9小時以上、9小時的充足睡眠時間。
減負呼喚政府、學校、家庭和社會對教育價值的重新審視,減負需要人才選拔與考試評價機制的變革,減負需要社會誠信體系和監管機制的健全與完善。減負是一項系統工程。要徹底解決這一突出問題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我們長期堅持不懈地努力。我們有理由相信,減負一定會名副其實地到來,減負必將會帶給我們中國教育一片更加明媚的天空,我們更有理由相信“健康快樂地成長比成績更重要”。
參考文獻
[1]鄭文娟.“減負增效”讓數學更有魅力[J].教育實踐與研究,2008(09).
[2]趙霞.減負增效打造高效課堂[J].中學英語之友,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