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在學校教學管理工作中,老師給人的普遍印象是起早摸黑、苦口婆心、終日瑣事纏身、疲憊不堪,究其原因是我們過分地強調了師道尊嚴,而忽視了學生的自主發展和自主管理,忽視了學生成長過程中的主體意識,把原本屬于他們自己的事代勞了,剝奪了學生經歷磨練的機會?,F階段,我們的教育進行著改革,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日常在教育教學管理中必須實施以學生自主管理,自我教育為主的教育管理模式,這是提高教育效益的一個行之有效的途徑。,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呢?本人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做:
一、依靠學生自己,建立和完善各項規章制度,依法治校
我們所說的法,就是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除了《中學生守則》和《中學生行為規范》外,我們可以在全校選出學生代表,代表的人數盡量多一些,每個班級都必須有一定數量的學生參加。在學校領導的組織下,在同學們自由討論的基礎上,根據民主集中制的原則制定相應的校規校紀,從學習、紀律、體育、衛生、日常行為等方面對學生提出具體的要求,并制定相應的獎懲制定。由于這些校規校紀是學生自己制定的,在執行中,學生較為自覺,而且學生犯了錯接受批評的過程中,學生也自愿接受處罰,能有效改正自己身上的缺點。
二、大力培育干部隊伍,讓學生自己管理自己
要提倡學生自主管理,要發揮先進學生的主體作用。通過學生會、共青團等學生組織,多渠道開展德育工作,以團總支為領導,在"活動中培育學生會干部,鍛煉班干部,提供鍛煉的機會,提高他們的自我約束能力和管理能力,充分發揮學生會組織在德育管理中的先鋒模范作用。作為學校領導要大膽放權給學生干部,讓干部積極主動參與管理,教師更能把主體教育的思想貫穿到全體同學中。
在學生會中建立值周干部、值日干部督促檢查的自主管理、自我教育的監督機制,把外在的強化、監督和學生自覺的自我教育有機結合起來,從制度上保證學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真正落到實處。同時定期召開主題學生會,讓學生干部對近期的管理以及管理中出現的情況作出總結、評估。當然,并不是學校領導放任不管,學校領導要起到主導作用,對管理的全過程教師都要了如指掌,并適時給予指導,幫助學生干部不斷完善自己的工作,提高自主管理、自我教育的水平。
主體教育是面對全體學生,因此,培養干部不是只針對部分學生,我們應號召全體同學都來參與學校的管理,人人為集體作貢獻。定期召開學生會干部會議,力爭把主體教育落實到每一個人,這才是我們的最終目的。
三、激勵學生的自我表現欲,提倡自己給自己機會
激勵教育注重學生的自我激勵,自我學習和自我教育,是激發學生內在的一種激勵機制,它能夠有效激發形成學生積極的成功體驗,促使建立完善良好的心理品質,促使學生在德智體美勞方面全面發展,這將為學生終身學習與發展提供原動力。
每一個學生都希望自己成功,得到機會,得到承認,得到榮譽,有些學生常有懷才不遇的感覺,他們時常抱怨:老師為什么看不到我,表楊沒有我,為什么別人得到的機會我卻得不到,世界的伯樂太少了。下面是我和一個學生的對話:
我對他說:“千里馬常有,伯樂已常在。千里馬要跑,人們才知道他是千里馬;千里馬不跑,伯樂再多,又怎知他是千里馬呢?!薄澳憔椭鲃优芙o大家看?!蔽艺f,“多跑幾次,老師和同學們自然就看到了,這就教自己給自己機會,自己推薦自己。”時隔不久的一個下午,我到教室檢查,發現地板很臟,我自言自語地說了一句:“怎么這么臟?!睕]有想到這個同學慢慢地站起來,拿起掃帚,一個人把地板掃得干干凈凈。針對這個事情,我在班上表揚了這個同學,號召全班同學向他學習,這個同學的行為得到了全班同學的一致稱頌。事后我問這個同學為什么這樣做?他說:“我是在自己給自己機會?!痹诤髞淼陌辔倪x中,這位同學被選為勞動委員。從這件事中我們可以看出:要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應該明確告訴學生,凡事應主動去做,去表現,去創造,靠是等不來的,機會只給哪些去爭取的人。激勵是學生管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手段。在班主任的工作中,我也常把“激勵”的藝術運用到班級中去,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學生需要激勵,我們應該多去激勵他們,讓他們激發內生動力,自我表現的欲望。這樣我們的學校管理就會輕松得多。
四、讓每一個學生都自主參與學校的管理
學生參與學校管理是自主管理的一個層面。學生以主人翁的態度參與管理活動,既能從中提高自身的素質,又能達到良好的管理效果。我們在強化實施“宿舍長”、“值日生”、“值周員”、“監督員”等常規管理制度的基礎上,推行學生會干部參與學?!暗掠ぷ髀撓瘯h”、“政教處會議”、“紀律仲裁委員會”、“食堂管理委員會”等制度,給學生創造參與管理的環境。學校開展的活動先在學生當中展開討論,學生參與決策,參與對學校獎懲的討論,使學生有進一步了解和實踐的機會,這有利于學生促進自我管理群體的建立。學生實行承諾,監督工作規范化、制度化,使學生自主管理活動良性發展。
五、實施學生自主管理要注意的問題。
(1)自主管理教育的關鍵是學生的內化,學生要有自我意識、責任心、使命感。但要防止學生自我意識的過度膨脹。
(2)自主管理要體現學生主體,注重學生的參與。但要防止脫離社會性,過分強調個性發展。
(3)學生自主管理離不開教師管導和必要的制度管理,師生要互動,教師不能把指導的權利和責任全部推給學生,對學生不管或少管了,也不要放松制度的管理。
(4)自主管理是要體現學生全面發展,不能停留在生活方面,要注意向學習方面拓展。
總之學生主體意識的提高,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制度的完善,有力地促進學校管理工作的轉變。做好學校的管理工作,不僅是學校領導和教師的事情,也是每一個學生的責任。教育也不再是強加給學生的事情,而成了一個自我教育的自覺過程,校風也因此有了明顯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