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困生單從字面上講是指學習較困難的學生,但不同的學困生具有不同學習困難的原因。有的學生是因為家庭貧窮、有的是因為學習基礎較薄弱、有的則是因為學習方法錯誤等。教師不能采取有色眼鏡對待學困生,要用愛心、關心和耐心呵護學生幼小的心靈,從而幫助他們健康成長。我將結合自身的班主任教育經驗,就如何幫扶學困生的有效策略展開初步闡述,以此希望提升我國的教育質量。
關鍵詞:轉化學困生 "小學 "班主任
習近平總書記特別強調要讓每一位學生公平享有教育資源,全面發展我國的教育事業,從而辦好人民滿意的學校和放心的學校。學困生是我國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有的教師提起學困生就感到頭疼,他們認為學困生調皮搗蛋,擾亂課堂良好秩序,為其他學生起到了消極的帶頭效應,于是這部分教師便將學困生安排在最后一排,采取置之不理的態度對待學困生,這樣不僅有失公正客觀原則,而且還會嚴重挫傷學困生的自尊心,不利于他們的前途命運。縱觀我以往的班主任實踐經歷,我發現學困生之所以具有學習態度不端正、學習言行較懶散、學習習慣較墮落等特點,其并非出自他們的內心意愿,而是有著各種各樣的外因。班主任只要具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用真心親近和擁抱這些學困生,就能從根本上扭轉他們的學習狀態,從而真正地改變其學習困難的問題。
一、解決學困生的生活問題,給予他們學習的動力
部分學困生的家庭困難,父母常年疲于奔波和忙碌,他們長期對孩子缺乏正確的教育和管理,這就導致這部分學困生從小就沒有樹立正確和理性的價值觀念,他們對學習認識不充分,沒有深刻領悟到學習的快樂,也沒有感受到學習的重要性。班主任要深入調查學困生的家庭生活狀況,力求排除困擾學困生的家庭原因、生活原因等外部原因,發自內心地幫助學困生解決生活問題、家庭問題等系列問題,以便給予學生學習的動力,從而最大程度地發揮他們的學習潛能。
我曾經教過一名學生趙鳳敏,當這名學生提出不愿意讀書要輟學時,我感到十分詫異,這么小的年紀就賦閑在家,豈不是太浪費她的大好年華,這樣不僅不利于她的未來成長,而且還有可能讓她抱憾終身。但是,我知道她萌生退學的想法一定有自己的原因,我沒有同意她的訴求,只是讓她先安心回去上課。事后,我便到這位學生的家中進行家訪,剛開始的家訪過程不太順利,學生的父母對我比較抗拒,他們說了一些不太中聽的話。不過,我沒有放棄。經過我不懈的堅持和努力,我得知這名學生輟學的原因是由于家庭因素,她有個姐姐在上五年級,弟弟才滿一歲,實在沒有錢上學,我便積極和切實地幫助這名學生解決生活問題,并與這名學生進行多次語重長心的談話,最終說服這名學生重新返回學校。后來,這名學生的學習成績不斷取得進步。當她升入縣初中時,還給我寫了一封信,告訴我她的作文《師恩難忘》獲得了一等獎,我感到無比自豪。
二、尊重學困生的個性特征,給予他們學習的溫暖
小學生的年齡偏小,他們缺少一定的自我約束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再加上其天生好動,這就直接導致學生容易產生懈怠的學習習慣。有的學困生對學習無法產生主動的興趣,他們缺少學習的積極性,對學習缺少持之有效的行為。如果班主任采取苛責訓斥的方式命令學困生,那么就容易激發他們的逆反心理,從而增加師生之間的隔膜。班主任應該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特征,詳細了解他們的“困”之因,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因地制宜的教育對策,從而潛移默化地提升學困生的學習能力、思考能力、道德能力等各項素質能力,加強他們的核心素養,讓其感受到人性化的教育。比如:我對待學困生會采取鼓勵的原則,先與其建立親密互動,站在學困生的立場與他們進行平等對話,當其卸下戒備心理之后,我會以曉之以情、動之以理的方式教育他們,從而讓他們明白學習的必要性。
三、滿足學困生的實際需求,給予他們學習的信心
班主任既承擔著授課職責,同時又要管理整個班級。因此,班主任不僅是學生的良師,還應該成為他們的益友。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完全信任教師,也才能進一步地產生學習的自信心。
我班學生劉博宇之前在課堂上不遵守紀律,學習成績較差,有時候經常遲到,甚至對老師出言不遜,我沒有采取嚴苛的方式批評他,而是通過詢問、探訪、觀察等途徑掌握這名學生的實際情況,從他的心路歷程中理解其所作所為。當我得知他是一名孤兒時明白了他這樣做的原因,孤兒由于缺失了家庭的溫暖和教導,他們的內心很敏感和自卑,其對外界的敵意心較強,這部分學生更需要教師的關愛和保護。所以,我便主動與這名學生進行溝通,力所能及地滿足他的實際需求,在下雨天不讓他回家到我家去、給他做飯吃、幫他買字典、作業本等學習用品。與此同時,我還在業余時間為他補習功課,輔導他學習。隨后,我發現他不僅變得樂于跟老師交流,對老師有禮貌,而且學習態度也變得更積極向上,學習分數也由原來的不及格快速提高到及格分數。
幫扶學困生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其需要教師真心地對待他們,從心理上重視他們、理解他們、尊重他們,從而讓他們充分體驗到自身的存在感和價值感,塑造其健全的人格結構。
參考文獻
[1]方麗.小學班主任轉化學困生的策略[J].學周刊,2016(17):10-11.
[2]趙影.淺談小學班主任轉化“學困生”的策略[J].東方青年?教師,20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