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對于水電體系的改革已經長達十多年,隨著企業改革的深入,電力銷售正逐漸進入市場化,面臨新的機遇與挑戰。因此,基層水電企業要不斷更新自身管理模式以適應當前改革的大環境。本文主要以某水電基層企業管理模式為例,闡述了目前大多數基層水電企業管理現狀,展望了水電基層企業管理的新構想。
【關鍵詞】水電企業;基層;管理;模式;探討
目前,我國大多數水電企業的管理為了適應電力營銷改革及自身的發展,開始逐漸轉型,使得管理模式更加多元化、專業化、科學化。為了使企業管理全面發展,提高基層水電企業的競爭力,提升企業的潛力以及經濟、社會效益,需要對基層水電企業的管理模式深入探討并進行適當的調整。
1、探討背景
某水電基層企業在阿壩州的黑水河流域建立了三級三站,總裝機696MW,總共設置了10臺機組。一級電站作為梯級電站的龍頭水庫,年調節能力很強。梯級電站群設有遠程集控中心,水電站現場執行少人值守模式,方便對電站設備進行實時監控。
2、基層水電企業管理模式的現狀
第一:粗放化管理。制度制定雖然比較合理,但是在執行時對細節不重視,仍然摻雜有經驗主義以及主觀的想法,導致管理的效率很低,造成財力、物力、人力的浪費。
第二:薄弱化經營。安全生產為企業提供經濟效益是不可否認的,但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改革,特別是目前如火如荼的電力改革浪潮,政策隨時調整,讓公司電力營銷工作更為困難和棘手。
第三:墨守成規,盲目借鑒。水電企業對未來的發展欠缺一些長遠的思考以及規劃,對市場經濟的變化不夠敏銳,缺乏創新的思維。直接借鑒別的企業的有些管理模式,不考慮自身的實際狀況,為企業管理帶來一些障礙,降低了管理的效率,錯失一些先機。
3、基層水電企業管理模式的探討
3.1推行制度約束與文化感染相結合的管理理念
如果僅用嚴格的管理制約束員工朝規定的方向運動,那么,這個過程必然是枯燥的,乏味的,甚至會讓人反感。而文化感染是一劑催化劑,可以讓員工在工作中找到價值。這是管理制度良性循環的必備條件,兩者相結合能使全體員工凝聚到一起,培養出一支有“凝聚力、執行力、戰斗力和學習力”的優秀團隊。可以說工作環境為管理提供了保障,因此更應該注重人文關懷與基層聯系,重視員工的工作、生活的環境,盡力建設舒適的環境使得員工更好的工作。同時,對設備周圍的環境也加強重視,對環境的各種指標都應進行規定,降低設備腐蝕老化的速率,提高機組設備的耐久性。
3.2堅持鼓勵與鞭策相結合的人才培養原則
基層發電企業每年都會從學校吸納新鮮血液,這些新人充滿活力和激情,但經驗不足,特別是緊急情況下判斷力和處置的能力較差。因此如何提高他們的學習熱情,培養他們的愛鉆苦鉆的學習勁頭是我們針對新一代技術人才面臨的較為棘手的問題。要解決好這個問題就要把握好“能干事的鼓勵干,不會干的培養干,不想干的管著干”的基本原則,既有鼓勵又有鞭策。
3.3檢修、技改精細化管理
筆者認為,開展檢修技改工作的精準、深入、細化管理模式,讓質量可控,經濟可行,才是實現精細化管理的目的。精準就是要求檢修技改項目立項研究時,經濟上要精打細算,技術上要精益求精,既要技術上可行,安全上可靠,同時也要經濟上劃算。深入管理,就是將設備升級、改造、檢修的項目管理關口前移,要進行深入調研,向同行,向先進學習,確保做到設備升級不盲目,設備檢修不敷衍。細節管理就是項目在策劃期間,將質量控制進行梳理和細化,在合同談判期間將技術條款逐層分解,在合同實施階段以細化的技術條款為準繩,層層控制,做到項目實施有目標、有內容、有依據、有考核、有效果。
3.4設備管理系統化
設備管理是保證設備運行發電的關鍵,目前公司推行了多項設備管理舉措,例如設備檢修、評級、技術監督、可靠性、缺陷、異動等一些專項管理,均有標準可依,有制度可行。但是,在日常工作中會發現,這些管理各有特點又相互關聯。所以,要想讓各項管理都發揮作用,就應該將這些管理系統化。具體講就是要利用可靠性管理平臺預測設備使用壽命,利用設備評級管理手段分析設備劣化速度,利用技術監督管理甄別設備缺陷,通過數據的匯總和總結,為設備異動、缺陷處理、升級、檢修提供科學依據。
3.5技術管理創新
3.5.1利用點檢制度深化技術監督管理
基層發電企業的技術監督管理是技術管理的核心,怎樣強化技術監督管理,是行業一直探索的焦點。筆者認為,可以將設備點檢與技術監督相互結合,形成較為全面的設備技術管理體系。技術監督是對設備實時狀態的監督和分析,點檢就是進行實時狀態監控的有效手段,可以將點檢系統數據體現在技術監督系統中去,利用表格、圖形等方式對設備運行狀態、劣化程進行對比分析。
3.5.2將技術管理制度落地,激發起技術創新熱潮
公司生產一線員工的優勢是年輕化、知識化,但是,他們工作經歷短,經驗不足,缺乏技術創新熱情。怎樣才能使他們從枯燥乏味的工作中擺脫出來?一是,工會、團委發揮積極作用,開展技能競賽,以生產為中心,以實際解決問題為原則,給大家提供一個創新的平臺;二是,加強針對性培訓,強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開拓多元化的思維方式。三是利用公司科技管理獎勵機制,積極開展科技研究、五小成果、QC小組活動等項目的評優評先工作,激勵大家的創新熱情。
總結:
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變革,使得水電企業的競爭越來越嚴峻,基層企業的管理是競爭力的體現,發揮其主體優勢,實行專業化的管理,為水電企業獲取更高的效益,開辟更廣的發展道路。
參考文獻:
[1]李福年,陳慕雄,劉洪昆.基層水電企業管理模式探討[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7,(17):44-45.
[2]陳云華.大型水電工程建設管理模式創新[J].水電與抽水蓄能,2018,(1):5-10,79.
[3]吳學慶.大型水電施工企業作業隊管理模式研究[J].水利與建筑工程學報,2010,(3):103-105.
作者簡介:羅武,男,就職于毛爾蓋水電有限公司和阿壩水電開發有限公司,職務:總經理,研究方向:從事水電企業管理工作,高級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