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鐵峰(右二)為村民宣講黨的政策
一年時光,讓建昌縣賀杖子鄉火石山村的322戶村民早已熟悉了一個高大的身影:早晚走家串戶,噓寒問暖;白天跑項目、跑資金、搞建設、抓黨建;深夜伏案整理資料、記錄心得。
這個人,就是遼寧省文化廳駐村扶貧干部、火石山村第一書記劉鐵峰。作為一名共產黨員、轉業軍人,他以鐵骨之風和對群眾的深情厚愛,求真務實,帶領當地村民埋頭苦干,切實改變了火石山村的面貌。
從2017年11月到火石山村任黨支部第一書記,劉鐵峰就緊緊圍繞“扶貧助黨建、黨建促扶貧”的工作理念,努力將黨建工作與脫貧攻堅同部署、同要求、同落實,著力促進兩項工作深度融合。他從抓“兩委”班子建設入手,班子和隊伍一起抓、制度和思想一起帶、黨建和扶貧一起干,推動完善村工作制度10項,組織民主生活會3次,講黨課4次,開展“送溫暖、送服務”等各類活動30次。
春節前夕,劉鐵峰帶村黨支部書記張海軍到沈陽參加企業家年會,令張海軍眼界大開,信心倍增。經過深入交流,多名企業家表示要到火石山村考察,提供資金贊助或者對接扶貧項目,大大激發了村“兩委”班子的工作激情。車頭帶得好,火車跑得快,火石山村42名黨員踴躍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精神面貌煥然一新。
在入戶走訪調研時,劉鐵峰發現村里手機信號極弱。為了給在外地務工的兒女打電話,有的老人甚至要爬上山頭找信號。劉鐵峰馬上協調省移動公司,引起公司領導高度重視,僅用兩天時間就派出人員給火石山村豎起了造價15萬元的信號塔站。除夕前一天,手機信號覆蓋全村,村民們告別了山上山下找信號的歷史。
火石山村通往鄉里的道路原為水泥路面,歷經十年碾壓,小坑大包隨處可見,交通極為不便。劉鐵峰多方協調資金,將道路改建為平整堅固的柏油路,村民們高興得連聲夸贊。當過多年村支書的老黨員張國文激動地說:“這條路是‘致富路’,也是‘民心路’。劉書記不愧是人民的好書記、人民的好勤務員!”
對村里的75戶貧困戶,劉鐵峰因戶施策,通過醫療救助、產業扶持、安排就業、結對幫扶等措施,有針對性地解決貧困難題。2017年,火石山村部分村民種植木耳、有機小米,卻因交通不便、信息不暢影響了銷路,造成大量木耳、有機小米積壓。劉鐵峰了解情況后,發動身邊戰友、親戚朋友等,積極推銷小米、木耳。截至目前,火石山村小米、木耳銷售金額合計約40萬元,村集體經濟增收3.69萬元,直接帶動6戶貧困家庭脫貧致富。
今年6月,經劉鐵峰積極協調,遼寧君波建筑有限公司投資231萬元,為賀杖子鄉5個行政村安裝了7個“智慧候車亭”。亭內配備LED顯示屏、溫控系統、智能WIFI、休息座椅等設施,還將增配ATM、屏購機、充電樁等服務設備,為群眾候車、購物、取款、充電提供了極大便利,同時還可以為群眾發布農副產品供求信息,為群眾脫貧致富提供助力。
一年來,劉鐵峰不顧自己患有糖尿病,常年吃住在村部,不知疲倦地為火石山村實現整村脫貧揮灑著汗水。他說:“廳里把我派到這里,我就要不辱使命,讓黨旗在火石山村高高飄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