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慶市豐都縣仁沙鄉政府開辟了一個“政誤公開”欄,將“政誤”公開,讓社會吐槽,讓上級批評。群眾紛紛表示,這樣的政府值得信賴。
政務公開早已在全國推開,但似乎報喜的多、報誤的少,老百姓戲稱這叫只看“花”不看“疤”。而“政誤公開”就是要把在決策中、執行中發生的失誤公布于眾。俗話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只要工作、只要創新,特別是改革創新如同第一個“吃螃蟹”,不可能一帆風順,不可能沒有閃失。有了“政誤”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有了“政誤”卻一味掩蓋,護短怕公開,小失誤就會發展成大錯誤,“政誤”就可能會變成“誤政”。
“政誤”及時公開,可以更好地集中群眾的智慧和力量,更多地爭取發展經濟和社會事業的機會,創造無愧于時代的業績。領導干部放下包袱,打消思想顧慮,才能在從政行為中提高公開“政誤”的自覺性,把群眾的監督看成是對自己工作的支持,把群眾參政議政、民主管理看作是搞好工作的保證。通過“政誤公開”,把原來被人為遮掩、隱瞞的“壞事”“丑事”都予以曝光,既是對當事人的一種警醒、對負責領導的一種鞭策,也是勇于正視自己的缺點和不足、敢于承擔相應責任的體現。公開“政誤”實在是政務公開工作的一種深化,是行政理念的一種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