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霞霞,肖 銳,程 楷,欒寶剛
(儀征正乾機械有限公司,江蘇 儀征 211400)
破碎率是衡量糧食等行業(yè)粒料等級的一個重要標準。物料在運輸儲存過程或從高處落入倉內,極容易造成破碎。
一般工程應用中,常用的緩沖裝置有:壓力門式、折返溜槽式、螺旋緩沖溜槽、緩沖段、緩沖彎頭以及級聯(lián)緩沖斗等等。其中,壓力門式、緩沖段、緩沖彎頭多應用在溜管上;級聯(lián)緩沖斗多應用在倉出料工段;在倉內,緩沖裝置有螺旋緩沖槽、折返溜槽等,前者國內較少見,后者是較常用的一種倉內防破碎辦法。本文講述的是兩側敞開,前后有擋板的折返溜槽。
折返溜槽原理是引導糧食在降落過程中反復折返,最后以較低速度流至倉內。隨著料堆不斷升高,最低端的出口將會被堵住,物料會立即充滿最低端那一節(jié)溜槽,從不封閉的兩側溢出,然后最低那節(jié)流槽埋入料堆,不再起作用,接著次底端出口被堵住,物料繼續(xù)充滿次底端,再溢出,如此反復,直到料位升到最上端,進料停止。進料全過程粒料都以低速進倉,達到降破碎的目的。折返溜槽參數(shù)模型如圖1所示。

圖1 折返溜槽參數(shù)模型圖
理論上,糧食在折返溜槽中運動路線越長,其溜至倉底的速度就越低,降碎效果越好。但實際應用上,折返溜槽擋板數(shù)越多,產量越低,容易出現(xiàn)堵料甚至不下料的情況。折返溜槽可用于糧食、食品、煤礦等其他對物料破碎敏感的行業(yè)。
1.2.1 物料特性
物料粒型、容重、自溜角等,是設計的基礎和依據(jù),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
自溜角是粒料散落性指標之一,是粒料在斜面上開始滾動的角度。,指當粒料攤放在其他物體的平面上,將平面的一端向上慢慢提起形成一斜面,斜面與水平面所成之角(即斜面的陡度)隨著斜面慢慢提起逐漸增大,粒料在斜面上開始滾動時的角度和絕大多數(shù)種子滾落時的角度。
粒型和自溜角是物料在溜槽內流動的最重要參照指標,容重是產量的重要依據(jù)。
1.2.2 溜槽參數(shù)
(1)溜槽截面積。槽截面積必須大于上級運輸溜管的截面積,這是前提。但是實際應用中,還要綜合考慮物料在折返溜槽中實際通行面積,不得小于上級溜管的物料實際通行面積。
(2)節(jié)高。任意一側相鄰兩擋板的高差為節(jié)高,為固定值。節(jié)高是折返溜槽功能的最小單元。節(jié)高影響物料在溜槽中的通行量以及破碎率。
(3)折返擋板豎直段長度(簡稱“豎長”)和傾斜段長度(簡稱“斜長”)。豎長在一定范圍內保證物料在溜槽內通行,過長或過短均不利于物料流動。過長則物料無法溢出,造成堵料,過短則容易側漏,起不到降碎效果。豎長要根據(jù)料粒粒形調整。斜長引導粒料在溜槽滑行。過長會減小物料在折返溜槽的通行面積,造成與上級產量不匹配而堵料,過短則引導不夠,物料在溜槽通行時間過短,起不到降碎效果。根據(jù)一般應用經(jīng)驗,斜長在水平投影長度為溜槽水平截面長度一半左右即可。
(4)折返擋板溜角A,等于豎板與斜板之間的夾角(銳角)的余角。
折返擋板溜角A等于豎板與斜板之間的夾角(銳角)的余角。擋板溜角要適宜,過大起不到降碎效果,過小會積料,甚至影響產量和出料。
(5)B為擋板交點和下一豎版頂端連起來,連線與水平線夾角,如圖1所示,暫稱之為“臨界溢出角”。豎長和節(jié)高以及溜槽截面積都會影響臨界角。為方便,不考慮初速度,AB均必須大于等于物料的自溜角。
(6)C為料粒從上一淌板落到下一淌板在空中自由落下的垂直高度,C主要受節(jié)高影響。B、C主要為設計驗算用,也可用于排查失敗案例原因。
某米廠粳米成品倉內防破碎溜槽設計,產量8 t·h-1。
(1)設計過程。粳米成品米特性如下:容重750 kg·m3,尺寸約為5 mm(長)×2.5 mm(寬)×2 mm(厚),在不銹鋼板自溜角為26°~28°。根據(jù)上級溜管內徑150 mm,以及產量要求,可定溜槽截面凈尺寸為260 mm×190 mm,根據(jù)粳米特性,定擋板溜角為45°,豎長30 mm,斜長150 mm,節(jié)高250 mm。
(2)驗算。溢出臨界角B為27°,D為72 mm,合適。
杭州農夫山泉咖啡豆項目工程安裝過程中,熟豆倉內的折返溜槽出現(xiàn)堵料問題(見圖2)。

圖2 堵料現(xiàn)場圖
(1)問題處理。公司組織人員至現(xiàn)場實際測量考察得出以下數(shù)據(jù)。①本項目中熟咖啡豆特性:外形半橄欖球型,尺寸約為12 mm(長)×8 mm(寬)×4 mm(厚),容重約為390 kg·m-3,熟咖啡豆在不銹鋼板自溜角為34°~38°(半球形流動性區(qū)間較大)。②折返溜槽參數(shù):截面積為260 mm×190 mm,節(jié)高250 mm,擋板溜角A為40°,溢出臨界角B測量為28°。
結合前文對設計參數(shù)分析,不難發(fā)現(xiàn),原溜槽溢出臨界角B測量為28°,小于咖啡豆自溜角范圍,是導致堵料的最大原因。從圖2可以看出,倉錐斗積滿咖啡豆至最低端溜槽,且以上每一節(jié)都堵滿物料,卻極少有物料溢出,也印證了這一點。
(2)解決辦法。加大溢出臨界角B,可以做如下改進:①適當縮短豎長。②適當加大節(jié)高。③適當調整溜槽截面積。由于上級溜管內徑150 mm,原溜槽截面積較適合,此項可以暫不考慮。
(3)改進結果。改進后的折返溜槽,現(xiàn)場反映完全解決了堵料問題,降碎效果良好。(見圖3)

圖3 改良后現(xiàn)場圖
破碎率嚴重影響粒料品相,進而影響其價值,折返溜槽是倉內降低破碎率的常用方法,應用范圍廣。但是以往其設計和問題處理都是經(jīng)驗之談,少有人專門對其分析總結。其實這個提煉分析工作還是很有實際應用意義的,它相比以往經(jīng)驗設計,該設計有據(jù)可依,大大減少出錯率,有效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糧食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