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鳳臣 莊璐 劉詩宇
【摘要】隨著就業形勢的日趨嚴峻,對新時代高校畢業生的就業指導工作和就業市場建設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探索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手段提高就業工作效能,建設適應高校畢業生就業招聘移動網絡平臺勢在必行。本文通過分析移動網絡平臺的建設現狀、重要意義、實施對策,提出一些建設移動網格平臺的基本思路。
【關鍵詞】畢業生 ?就業招聘 ?移動網絡平臺
【課題】2018年吉林省高等教育學會課題《高校畢業生就業招聘移動網絡平臺建設研究》,課題編號:JGJX2018D135。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51-0024-02
自黨的十八大以來,就業問題已經成為了急需解決的民生問題。近些年來,隨著高校畢業生的數量逐漸增長,就業形勢也越來越嚴峻。高校畢業生就業招聘工作是解決大學生就業的關鍵環節,而傳統的就業指導工作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當前就業形勢發展的需要,移動網絡平臺是新時期大數據時代應運而生的必然產物。移動網絡平臺為就業招聘工作更加高效地運行提供了“壓艙石”。移動網絡平臺主要的建設模式是在微信、移動端APP的運用,具有開放性、準確性、即時性、高效性等特點,更加有利于學生、用人單位和學校的精準對接和有效溝通,是高等學校就業工作高質量發展的必要載體。
一、建設現狀
教育部副部長林蕙青在2018屆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會議上表示,2018屆高校畢業生預計達820萬人,再創近10年畢業生人數新高值,就業創業工作面臨著復雜嚴峻的形勢,就業壓力空前加大。根據現狀,大學生的就業問題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仍然不會解決。因此,當前的就業形勢促使廣大就業工作者亟需優化服務工作手段,提高工作效率。
在當今互聯網、物聯網高速發展的時代,具有高效、便捷、快速等特點的網絡載體在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中有著巨大的引領作用,移動網絡信息平臺已經成為高校畢業生獲取信息的重要渠道。我國在高校畢業生移動網絡平臺建設方面正處在發展的快車道上,各高校也在逐步建立有自身專業特色的移動網絡平臺,政府和社會就業中介機構也相繼建立了專門的網站和移動平臺,建設水平參差不齊,仍需進一步完善,充分利用現代信息網絡技術,構建完善的大學生就業信息共享平臺,以信息化和網絡化推動就業工作的開展成為了必然趨勢。
二、重要意義
1.移動網絡平臺建設是適應新時代發展的需要
國外發達的國家和地區高等教育的發展比較成熟,信息化建設比較快,在大學生就業平臺的建設和發展方面具有建設時間長、設備先進、系統發展比較成熟和規范等優點。在美國高校畢業生就業管理部門、每個畢業生和社會用人單位三者聯為一個有機的整體,大學生就業平臺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利用。在我國新時代的大背景下,高校畢業生移動網絡平臺的建設和發展也應高速超車,適應新時代發展的需要。
2.移動網絡平臺建設是適應高等教育發展的需要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上,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大力推進教育事業發展,建成世界上最大規模的教育體系,使我國教育邁進世界中上行列”。我國高校正在從以PC端網絡平臺為主體的發展方式,逐漸向移動網絡平臺建設的發展方向轉移。目前國內建設較好的重要的大學生就業信息服務平臺,一是新職業——全員共享的全國大學生就業一站式服務系統;二是中國高校就業聯盟網——倡導“高校聯盟協作、信息資源共享”理念的網站;三是中國教育在線——一個重要的校園招聘信息共享網站;四是應屆生求職網——提供校園全職招聘、實習招聘、兼職招聘、企業宣講會等信息。
3.移動網絡平臺建設是適應大學生就業的需要
大學生就業是一個綜合性問題,各地、各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要根據就業形勢的發展變化,加強有形就業市場和無形網絡就業市場兩個市場建設,更好地為畢業生的就業服務,提高畢業生的就業質量。具有開放性和共享性的移動網絡平臺將成為吸引用人單位和大學生的“信息洼地”?,F代高速發展的科學技術已經為建設就業招聘移動網絡平臺提供了條件,平臺系統扁平化,足以打破現有行政區劃條塊分割狀態,實現不同地域用人單位和畢業生共享,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采用即時通信技術,提供包括數據、語音、視頻、電話等完整的及時交互支持,可進行簡便快捷的遠程視頻洽談,減少奔波于傳統的就業市場,提高就業工作效率,節約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降低就業成本。
三、實施對策
1.建立高校與畢業生的互動聯系
高校直接擔負著畢業生就業全過程的任務,建設高校與畢業生互動的主體功能主要體現在:一是要有信息傳播功能。高校通過移動網絡平臺,開展就業教育和指導。二是要有正向引導功能。高校教師對畢業生進行理想信念、價值觀、人生觀等教育,引導畢業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三是要有簡化程序功能。移動網絡平臺上的用人信息具有復雜性與多樣性的特點,造成畢業生識別與選擇的困難。高校幫助畢業生進行鑒別與選擇,讓他們少走彎路。畢業生通過互動,對高校具有反作用。有反饋功能。畢業生通過移動網絡平臺,把就業信息和在求職應聘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反饋,促使高校進行修正。有促進功能。部分高校教師還存在網絡意識談薄、技術水平差、敏銳性不強等不足之處。畢業生能促進教育者們去彌補不足,保證互動的效果。
2.建設高校和用人單位的互動聯系
高校和用人單位是畢業生就業最強有力的后盾,建設高校和用人單位互動的主體功能主要體現在:一是要有發布功能。用人單位在移動網絡平臺上傳招聘信息,高校就業管理部門進行審核,向畢業生發布,畢業生可根據自身特點和需求自主選擇用人單位。二是要有推薦功能。高校根據用人單位的招聘要求,組織合適的畢業生參加用人單位的面試或網絡雙選,避免招聘和求職的盲目性。三是要有反饋功能。用人單位通過移動網絡平臺,即時向高校反饋畢業生的使用情況,包括崗位的適應性,專業知識和技能的掌握情況。
3.建設畢業生和用人單位的互動聯系
實現畢業生和用人單位的無縫精準對接是平臺建設的重中之重,建設畢業生和用人單位互體的主體功能體現在:要有精準對接、精確選擇、平等互動。移動網絡平臺的開放性、共享性、自由性使畢業生獲取信息更加方便,畢業生可根據自己的態度、觀念、特長等方面來選擇就業信息。有效降低了畢業生求職成本,節約時間,傾注更多精力尋找更好的就業機會。用人單位也可根據移動網絡平臺上的簡歷,選擇合適的畢業生參加面試,高校更加可以開設網上洽談室,舉辦線上招聘會等,最終實現畢業生與用人單位的精準對接,弱化高校媒介的傳導功能,同時也可節省用人單位招聘成本。
綜上所述,在嚴峻的就業形勢下,建設高校畢業生就業招聘移動網絡平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不僅可以更好地服務于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工作,還可以提高高校畢業生的就業質量。
參考文獻:
[1]崔場.高校畢業生就業信息網絡服務平臺建設研究[J].時代教育,2016(07):96.
[2]陳峰.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分析和就業的準備[J].新校園:理論版,2012(11):50.
[3]馬春雷.探究高職學生就業網絡平臺的建設[J].科技資訊,2019.
[4]邊巍.互聯網+背景下校企合作網絡就業平臺建設的路徑和方法[J].知識經濟,2019.
[5]馬翠英.新形勢下依托微信平臺的大學生就業網絡媒介應用分析[J].科技經濟導刊,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