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虹霞
【摘要】“家國情懷”,是流露于言表的深情大愛,是詮釋愛國主義的重要表現。為了實現國家的富強,為了實現對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我們培養家國情懷顯得尤為重要。為了踐行“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偉大胸襟。我們表露出我們的赤子情懷,我們驕傲著,我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深情地愛著我的祖國和人民,這就是我們的家國情懷。
【關鍵詞】語言教學 ?形象渲染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51-0047-02
家國情懷是發自心底的精神支柱,是由內而外煥發的力量支撐,是一種利國利民,肝膽相照的高尚情懷。作為華夏兒女,我們都應該有著一顆赤膽忠心,有著一顆虔誠的愛國心,始終把愛國當作自己的第一理想目標。我們站在中華的土地上,無不有著一種愛國的真誠,就像林則徐所說的立國望西。我們驕傲的站在中國的土地上,望向西洋,我們心中的愛國情懷也流露于言表。如何融入到教育中,如何扎根于學生心中又變得更加重要。
一、家國情懷提升的首要任務與認識
1.加強把安全教育提升到英雄主義前列
家國情懷并不等同于盲目借鑒英雄作風,以犧牲生命為代價來升華情懷意義。對于當今中學生來說,教育他們不怕死,一味往前沖真的正確嗎?在語文的教育中,我們更多的是傳達一種規范性的教育,并不能盲目篤定,以身試法,英勇就義就是絕對的家國情懷。我們作為教育者應該在教育基層中打消這種念頭,杜絕這種現象的發生。在教學中關注的最主要問題,是如何利用高效的質量來實現家國情懷,如果用正確的方式達成家國情懷。
2.拒絕自大,拒絕仇恨
青少年正值意氣風發,在接受眾多教育熏陶下,我們不難染上英雄主義的鮮明義氣。我們在對于與國家有益的事以及對于英雄本色的做法應該是自信,而不應該將自信發展成自大。在這種情懷的引導下,我們教學中更應該明確家國情懷不等同于拉起仇恨,不等同于用仇恨及暴力的手段解決問題。我們在追尋英雄先輩的影子同時,效仿的應該是精神,而不應該被我們存在的自大與仇恨的弊病所困擾,也是對英雄主義的生動詮釋和表達。語文對于培養學生家國情懷的作用是不可小覷的。所以教師在教學當中應該注重提升學生的思想與感悟。為讓中國精神崛起,為讓中國夢扎根基層,我們要積極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這是我們每一個人肩上必有的擔子。
二、扎牢家國情懷培養根基
課堂教學作為培育大學生家國情懷的主要陣地,發揮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同時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例如我們耳熟能詳的雷鋒同志,同時鐵人王進喜的精神也在一代一代傳承著。習近平總書記說過,青年一代要勇于擔當國家大任。在如今的國際形勢下,愛國情懷在學生中的教育顯得尤為重要,我們要樹立共同的理想和奮斗目標。將學生的教育和發展聯系起來。家國情懷的培養是必然的。我們要將自身價值完全融入到與國家有用的情懷當中。筑牢家國情懷,應從小事做起,生活中嚴于律己,腳踏實地,努力升華社會主義的愛國價值。做到心中有抱負,擔子上有責任,腳下有作風。培養家國情懷的重要內容,則是重要模范人物的影響。
三、真切的準備激發學生家國情懷
1.課前導語的必要性
良好的一節課堂是需要有充分的課前準備的。課堂導語俗稱“開場白”。如何準確高效的培養家國情懷?我們不難知道,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而在語言教學中,課前導語的重要性則是良好的開端。這對于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來說,課前導語是尤為重要的一部分。我們在培養學生家國情懷的同時,應當激發學生對情懷的興趣和探索,調動他們對愛國觀的理解,以及對學習的積極性,使他們對家國情懷有好奇感,是課前導語的重要內容。通過導語引導他們初步了解家國情懷,并努力實踐出愛國的影子。
2.語言特色的重要性
我們培養情懷必備的因素少不了對語言特色的品味。兒童時期是進行說話的訓練,是兒童發展時期的一個寶貴的鑰匙,這是葉圣陶先生對語言特色的理解。將家國情懷融入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并不是一件容易事,其中必然少不了對語言特色的描繪。因此,首要任務是提高學生的言語能力,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整體上來說,培養家國情懷必然是一個大目標,我們在實現這個目標的同時,并不能拋棄對語言特色的培養。例如我們在平常學習中,避免不了學習,我們不能從優秀的人物事跡上發現出什么,他們一定帶給了我們優秀的品質。我們如何用語言來描述出來,又如何用語言來接受這一優秀品質,這是重要的因素。學會領悟作者的意圖,感受到語言豐富的表現力,面對祖國大好河山,我們不難激發出學生真摯的愛國情感。
3.形象渲染的主導性
如何讓學生產生熱愛祖國山河的美好感情是在形象渲染中重要的一點。中國的壯麗山河給人卓越感,站在地大物博的祖國大地上無不心生愛國情懷。如何勾勒我們心中的宏偉藍圖呢?我們就需要渲染的主導作用了。我們不僅要開闊學生的胸懷,充實生活的意義,更要陶冶學生的心靈,培養國家意識,大局意識。因此,在教學中,我們應該激發學生對愛國的興趣和熱情。
例如,體現在語文教材中的很多內容,《黃河頌》描述了我國黃河的壯景,面對如此壯麗景觀,我們無不心生敬意。學習這些內容充分感受作者對祖國河山的熱愛之情,同時增加自身對愛國的認知。通過對直接現象的描述以及對這些內容的學習有利于培養學生理解家國情懷。
總結
新時代我國初中教育重要目標就是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培養家國情懷要從基層抓起,從年少抓起。良好的教育則支撐著學生的家國情懷培養。完善了他們對愛國觀的認識,對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理解。新時代要勇于擔起愛國的重要責任,我們培養教育的愛國情懷則顯得更有價值。針對我們提出的問題,提出綜合策略,希望對培養青少年有益處。
參考文獻:
[1]沈壽鴻. 家國情懷[J]. 初中生世界(八年級),2014,(9).
[2]李建剛. 初中語文教學淺議[J]. 教育教學論壇,201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