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雅蘭 黃鳳平
摘要:好的書畫藝術作品,創作者對其忘情投入、欣賞者流連忘返、收藏者甘愿傾囊以求,為什么會有如此“魔怔”的書畫藝術作品令人鐘情的現象?讓我們從新的視角破譯公眾對書畫藝術作品“愛的密碼”。
關鍵詞:打開問號;需要穿越“;雙重門”
中圖分類號:J2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9)33-0035-02
一、直通心的深海潛意識中的本我——赤裸、狂野的
潛意識,按照心理學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解釋,是指潛藏在我們意識不到的內心深處的一股神秘力量,是相對于“意識”的一種原始欲望——本我的沖動,它是“要求得到眼前所有欲望獲得滿足”的一切本能的驅動力,它按照快樂原則行事,急切地尋找發泄口,一味追求滿足。
面對書畫藝術,創作者的癡狂、欣賞者的迷戀、收藏者的沖動都是在瞬時之間產生的愛的沖動,根本尚未進入意識可覺察的活動中。這種莫名其妙的愛并不真的是“沒有理由,沒有原因”,至少包括了這樣一些“萌萌噠、很任性”的尚未覺察、已然發力的潛意識心理活動:
(一)體驗欲
讓人進入其中——好的書畫作品讓人有強烈的“參與感”。創作文中字意、畫的觀感,享受畫面給你帶來的美的沖擊,詩句給你帶來的心靈體驗;觀賞者止步不前,仍覺得意味無窮盡;擁有者日日把玩,生怕離開自己的視野。這都是體驗的力量——人入書畫中,不知有返程。
(二)占有欲
見到好的就要——在我們心中,永遠住著一個“什么都不懂的孩子,只是一味地想要可愛的一切”。面對可以進入自己的書畫的山水景色、英雄美人、花鳥蟲草,藝術家會產生強勁的“力邀入畫,訴諸筆端”的創作欲望,這是占有欲的驅動;觀賞一幅書畫作品時,想要擁入懷中的沖動正是用“嘆為觀止”來表達面對“不可抗拒的誘惑時只可熱切觀望,不可能真正擁有”的強烈遺憾;收藏者面對不可多得的書畫藝術珍品,可以典當、變賣自己的所有可以變現的物品,只為湊齊買到珍品所需的銀兩。
(三)優越感
高人一等的快樂——別人會的你會不算什么,別人做不了的你能夠做好這叫絕技;別人可以看到的你看到了,不算什么,別人看不到的你看到了,這叫眼福不淺;別人能夠擁有的你有不算什么,別人沒有的你可以擁有,這會給任性的“本我”帶來更大的開心與快樂,這是心理優越感。
(四)滿足感
“一旦擁有,別無他求”的快樂——心滿意足是本我追求的最高境界。近現當代的書畫大師們的作品往往存世量大,擁有一件他們的作品非為難事。高水平的書畫家、鑒賞家、收藏家往往會以手中存有前代名家大師代表作、孤本為夢寐之求。為什么呢?是變態的喜歡古件流傳落下的滄桑感?還是秘不示人的存放導致的霉變味?當然都不是!深藏心底的答案常常不能夠為我們所知:因為知道是無價之寶,所以本我會要。
(五)安逸感
心中陽光平靜的體驗——內心和諧的最高境界。這意味著本我進入了安靜平和的狀態,在安臥入睡、嘴角露出笑容的嬰孩,在功成名就、安享晚景的老人那里你可以找到安逸的模樣。然而,任何年齡的人都會在具有神奇功能的書畫面前“悟透人生,心態平靜”,這是書畫帶給我們的心理安逸感。
二、遍覽心的疆域——心可覺察的意識天地
人是理性主宰,還是本能當家?這個外行人輕易可以下結論,不過無論說什么都難言完美。在意識層面,我們如何進行書畫藝術的創作、鑒賞和收藏,什么心理活動發生了,真的是因為復雜而妙趣橫生的事。請跟我來!
(一)意識閾拓展
中國書畫藝術的價值和魅力體現在,當我們面對作品時,書畫的人文內涵和表達風格給我們以非常個性化的感動和召喚:書畫內容解讀、表達風格觀摩、作者人物生平、思想風格軌跡等等,都讓我們超越日常生活的平淡,走進瑰麗神奇的歷史畫卷中來。日積月累,我們認識世界的視野——“意識閾”向兩個方向產生積極的變化:一是拓展了,這是一種登高望遠的美好體驗;二是精準了,這是一種精細入微的內心成長。這種變化會良性互動地引領我們走向對中國書畫藝術認知的新與高的境界。
(二)心力聚焦
無論你是誰,天資高下的懸殊、經歷跌宕或平坦、機遇幸運或多舛,努力奮斗或放縱,這一切決定了今天的每一個人站在屬于自己的社會坐標點上。這決定了你現在的心態:志得意滿、快意人生?前途渺茫、步步驚心?從容不迫、進退自如?無所適從、心慌意亂?中國書畫藝術就有這樣的神奇魅力,讓你在“懂得——了解——熟悉——喜歡——熱愛”的道路上不再浮躁、彷徨,而是豁達、樂觀,這正是心理的能量不再散亂而是有效聚焦的結果。
(三)記憶提升
中國書畫藝術有豐富的人文內涵——書畫中有哲學、科學、天文、地理、文學、歷史、人物、事件、傳說、經驗,所以,你要成為好的中國書畫創作者、有品位的書畫鑒賞者、撿漏準下手狠的收藏者,你會饒有興致地走進知識天地、文化空間。沁淫滋潤的力量是神奇偉大的,你成為“出語驚四座,舌戰冠群雄”的人,為什么呢?記憶提升了,智慧有了源頭活水。
(四)思維活躍
關注愛好中國書畫藝術的群體,一個不爭的事實是:無論你是一位書畫藝術創作者,亦或是藝術鑒賞者、還是書畫藝術收藏者,你在頭腦靈活、認知通達、決策精準方面會明顯優于平常人。為什么呢?豐富的人物、事件、哲學、科學讓你擁有活躍的思維,面對現實情境,你“思接千載,視通萬里”。
(五)想象豐富
想象力是我們基于已有形象,在頭腦中創造出新形象的能力,是在頭腦中創造一個念頭或思想畫面的能力。中國書畫藝術有一個不可能克服的“表達困境”——內涵豐富,表達局限。完成這個跨越的心理技法是相信你我之間共存的想象力,借此跨越
“表達困境”:創作者,運用想象力將豐富的內容簡約化,這是一個藏留線索的壓縮表達的過程;鑒賞者,運用想象力將簡約的內容豐富化,這是一個稀釋活化作品的過程;收藏者借助想象力,評價創作的壓縮過程與稀釋過程的可逆性。所心,面對中國書畫藝術,我們都成了思想插上了翅膀的“想象力達人”。
三、心馳神往的境界——情緒體驗
(一)積極心境
心境是情緒心理學概念體系中的一個概念——一種強度上相對微弱、時間上比較持久、影響上廣泛彌散的情緒狀態。一種心境產生之后,會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全面而深刻地影響你的心理行為。積極心境會讓一個人呈現非同凡俗的狀態:執著,勇敢,熱情,奉獻,激情,愛心,自豪,渴望,信賴。中國書畫藝術具有這樣的心理價值:無論現實多么讓你平凡、困難,書畫讓你從畫面與詩文中獲得安撫、啟示、智慧和力量。
(二)激情體驗
激情是一種強烈的情緒狀態,在內心強大的驅動力量和智慧才華支撐下,迅猛、激烈、難以抑制地表達出來,在激情的支配下,常能調動出巨大潛力和卓越表現。中國書畫藝術創作中,不說激情主導的寫意作品,即使是以精細專注見長的工筆作品,依然需要創作者的激情狀態,才會有鮮艷欲滴的流彩和精彩絕倫的怒放,才會有靈動的陳靜和婉轉的鳴態。
(三)應激降解
應激是個體在出乎意料的緊迫與危險情況下引起的短暫、強烈的情緒體驗,會引起精神緊張,引發各種強烈的生理、心理反應。顯然,應激會給當事人帶來身心損傷。中國書畫藝術恰恰具有這樣非凡的力量,讓我們在現實的種種飛來橫禍、意外傷害時,從應激狀態中盡快解脫、釋懷、淡化、再現愿景、生機、活力。
四、化育人心的陶冶——言語舉止
1.求知欲望提升——日常生活讓我們習以為常,書畫會為我們打開新視窗:書畫表面字形畫意的辨識、思想內涵、何人留墨、教益啟示,讓人進入真正的“終身學習“的狀態,人在這樣的狀態中,會虛懷、謙和,去浮躁、不張揚。
中國書畫作品具有極具個性化的特點,書畫藝術創作中,每一刻都不重復,每一狀都有別致。在鑒賞這些變化中顯風格,靈動處見性情的作品中,顯現了一幀幀不朽的傳奇,也成就了一個個優越的自我。
2.做事風格變化——溫文爾雅。人生要進入從容練達的狀態,這是需要內心成長才能達到的境界。中國書畫藝術會給人以如此的熏陶。
3.交友品位高雅——往來多為文人雅士,都是品位不俗之人。回顧自己與中國書畫藝術結緣的歷史,會發現一個奇妙的事實:現實生活工作交往中的人都相差無幾,飲食男女與功名利祿。但是中國書畫藝術會讓人有了一個超越世俗的平臺,這里規則很明確“技法分高下,作品見功力”,大家彼此促進、自然展示,沒有現實生存中的蠅營狗茍。慢慢地,身邊就聚集了這樣一些人,而且自己已經成為這樣的人。
面對一幀精美的書法作品,你去推想創作者或臨摹者當時應該有多么專注而精準的筆力掌控,多少文字中涵蓋的意境之美的盡情享受?鑒賞品讀作品的人會產生怎樣的心靈共鳴和感動?收藏展示者會有多么純潔的愉悅和自豪?大家因此而“人未相識,已有緣在”。這就是中國書畫給人帶來心靈凈化效應的機制所在。
4.涵養生命的清泉——書畫中有閑情、有哲理、有智慧、有啟迪。這個世界永恒不變的就是“變”,許多人背景很好、功底不差,經不起歲月的風化,變得惡俗、無聊;有的人,無家學、無慧根、無學養,在名人指點、環境陶冶、世事歷練中變得仁慈、豁達、進取。兩相比較,我們明白一個道理:人生需要涵養,才能開出燦爛的花朵,結出美好的果實。中國書畫藝術不設門檻、沒有偏見,任何人步入這個天地,都會有心的啟蒙和陶冶,人生由此而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