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進
黨和國家監督體系是黨在長期執政條件下實現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重要制度保障。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通過的《決定》,將“堅持和完善黨和國家監督體系,強化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作為重要內容,從健全黨和國家監督制度,完善權力配置和運行制約機制,構建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體制機制三個方面,明確了堅持和鞏固黨和國家監督體系、強化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的根本點、完善和發展的方向,并進行工作部署。
黨的執政地位,決定了黨內監督在黨和國家各種監督形式中是最基本的、第一位的。健全黨和國家監督制度,要建立健全黨中央統一領導、黨委(黨組)全面監督、紀律檢查機關專責監督、黨的工作部門職能監督、黨的基層組織日常監督和黨員民主監督的黨內監督體系。

10月16日,河北省香河縣紀檢監察干部在渠口鎮高山村貧困戶祁福建(右一)家中了解精準扶貧情況。
落實各級黨組織監督責任,保障黨員監督權利,各級黨委(黨組)要負起主體責任。黨的工作部門應加強對本部門本單位的內部監督和對本系統的日常監督;黨的各級紀委要依規履行監督執紀問責職責,貫通運用“四種形態”,做實做細監督職責。
黨內監督必須重點加強對領導干部的監督。領導干部應強化自我約束,經常對照黨章和準則檢查自己的言行,自覺檢查和及時糾正在行使權力、廉政勤政方面的問題,加強黨性修養,陶冶道德情操。
要完善領導班子內部監督制度,破解對“一把手”監督難題。加強對黨組織主要負責人和關鍵崗位領導干部的監督,重點監督其政治立場、加強黨的建設、從嚴治黨,執行黨的決議,公道正派選人用人,責任擔當、廉潔自律,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情況;上級黨組織特別是主要負責人,對下級黨組織主要負責人應平時多過問、多提醒,發現問題及時糾正;領導班子成員發現班子主要負責人存在問題,應及時向其提出,必要時可直接向上級黨組織報告。
完善領導班子內部監督制度,還要加強同級監督。黨委要加強對黨委常委、黨委委員、同級紀委的監督;紀委應強化對同級黨委特別是黨委常委履行職責、行使權力情況的監督;黨的領導干部問應經常開展批評,敢于指出缺點錯誤,幫助改進。
要強化政治監督,加強對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貫徹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把維護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放在首位,堅決糾正和查處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口是心非、陽奉陰違,團團伙伙、拉幫結派,欺騙組織、對抗組織等行為;要把加強對貫徹落實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監督作為重大政治責任。
要完善巡視巡察整改、督察落實情況報告制度。黨組織對監督中發現的問題應做到條條要整改、件件有著落;整改結果應及時報告上級黨組織,必要時可向下級黨組織和黨員通報,并向社會公開。黨委(黨組)、紀委(紀檢組)應加強對履行黨內監督責任和問題整改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對不履行或不正確履行黨內監督職責,以及糾錯、整改不力的,依規依紀處理。要持續壓實整改主體責任,完善紀檢監察機關、組織部門對整改加強日常監督的工作機制,形成有序銜接、互為補充、協調一致的整改監督鏈條。
深化紀檢監察體制改革,要加強上級紀委監委對下級紀委監委的領導。落實紀律檢查工作雙重領導體制,執紀審查工作以上級紀委領導為主,線索處置和執紀審查等在向同級黨委報告的同時向上級紀委報告,各級紀委書記、副書記的提名和考察以上級紀委會同組織部門為主;紀委發現同級黨委主要領導干部的問題,可直接向上級紀委報告。要完善派駐監督體制機制,加強對派駐機構的直接領導和統一管理。
要全面貫徹監察法,健全統一決策、一體運行的執紀執法工作機制;依法研究制定監察法規,健全完善各項規則和配套法規,推動紀法貫通、法法銜接,推進紀檢監察工作規范化、法治化。
黨內監督與其他監督互為條件、相互補充,以黨內監督為主導,推動各類監督有機貫通、相互協調、同向發力,才能增強監督合力。紀檢監察機構要發揮合署辦公優勢,推進紀律監督、監察監督、派駐監督、巡視監督協調銜接;推動黨內監督同人大監督、民主監督、行政監督、司法監督、群眾監督、輿論監督制度有效貫通,發揮審計監督、統計監督職能作用。
對公權力監督的重點是權力的科學配置和規范運行。完善權力配置和運行制約機制,要建立健全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的制度體系,科學依法民主決策,提升制度執行力并加強監督。
完善權力配置和運行制約機制,必須堅持權責法定,健全分事行權(將重點人物的權力科學分解到多個成員)、分崗設權(將重點崗位的權力科學分解到多個崗位)、分級授權(將集中于某一層級的權力科學分解到不同層級);定期輪崗(對擔任機關、單位內設機構領導職務和其他工作性質特殊的人員,有計劃地在機關、單位內不同職位問轉任),明晰權力邊界,規范工作流程,強化權力制約。
堅持權責透明,推動用權公開。黨組織要依規將實施黨的領導活動、加強黨的建設工作的有關事務,在黨內或向黨外公開;各級政府和部門要將政府信息,特別是財政預算、公共資源配置、重大項目審批實施、社會公益事業建設等信息依法公開,推進決策、執行、管理、服務、結果等公開;推進審判、檢務、警務、獄務等公開;推進廠務、村(居)務以及與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公共企事業單位辦事公開。
堅持權責統一,做到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違法違紀受追究、失職要問責。要盯緊權力運行各個環節,壓減權力設租尋租空間,通過拓寬信訪舉報渠道、深化巡視巡察、嚴肅執紀執法等發現問題;通過批評教育、通報、誡勉、責令檢查、組織處理或調整、黨紀處分、政務處分等糾正偏差;通過豐富細化問責情形、依規依紀依法開展問責,實施精準問責,防止問責不力或問責泛化、簡單化。
構建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體制機制,是黨中央審時度勢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
面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嚴峻復雜的形勢,為減少存量、遏制增量,要堅決查處政治問題和經濟問題交織的腐敗案件,堅決斬斷“圍獵”和甘于被“圍獵”的利益鏈,堅決破除權錢交易的關系網;要加大治本力度,鞏固治標成果,根除腐敗病源,通過嚴厲懲治,形成不敢腐的威懾力,遏制腐敗蔓延勢頭。
持續扎牢不能腐的籠子,要把查辦案件與制度建設、日常監督有機結合起來,找準權力運行關鍵部位和監督管理薄弱環節,推動審批監管、執法司法、工程建設、資源開發、金融信貸、公共資源交易、公共財政支出等重點領域建立健全制度,加強監督,從源頭上防止腐敗問題的發生。
持續增強不想腐的自覺,要引導黨員干部堅定理想信念,增強宗旨意識,加強黨性修養,筑牢思想防線;要加強法紀教育,讓廣大黨員干部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
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是一個有機整體。要把反腐敗作為一項系統工程,統籌協調、一體推進、同向發力,用好治標利器,夯實治本基礎,多措并舉,綜合施策,鞏固和發展反腐敗斗爭壓倒性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