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身處于龐雜繁復的時代,感官被各種聲音、圖像充斥著,人們看待藝術時也便無法輕易看清它的本質。當楊述在被問到“為什么要以這種方式進行創作”時,他溫和地笑著說,沒什么特別的原因,當時腦子里是這么想的,于是就這么做了,如孩童般坦誠。
楊述1965年出生于重慶,1988年畢業于四川美術學院油畫系,1995年獲贊助在荷蘭進修,參與過多次國內外藝術大展并獲獎,現任教于四川美術學院。楊述的作品在色彩方面具有非常強烈的視覺沖擊力,大筆刷涂抹的純色、對比強烈的互補色、大量鮮艷的熒光色在畫布上恣肆飛揚。他的色彩是自由的,是毫無束縛感的信馬由韁的沖撞,如同叛逆的少年飛車駛過,帶起了一陣風,干凈、清新、絕不拖泥帶水。如同藝術家德·庫寧的繪畫能給觀眾帶來無論是色彩上還是用筆上的強烈視覺沖擊力,楊述的繪畫同樣能帶給觀眾相似的感受,并且楊述的繪畫在色彩的飽和度、明度、純度上更甚于德·庫寧的繪畫。
如圖1《誰為自己辯護》,楊述游刃有余地使用粉紅、檸檬黃、藍色等這樣純粹又透明的色彩,帶有些許隨意性地進行創作。他說,他用色上沒有什么特別的講究,覺得粉紅色能帶給人視覺上的刺激便多用一些,契合當下的感覺和思路,沒有那么多條條框框。
色彩的運用直接指向作者的內心世界,楊述的繪畫簡單而純粹,他享受繪畫帶來的樂趣,并沒有將藝術過度上升并加以粉飾,而是最原始的由心而發。他的作品色彩明亮清爽,好像童年時期收藏的一張張玻璃糖紙,折射出閃亮變幻的色彩,可見其童真。在作品的布局上,他的筆觸與色彩多保持著充盈的狀態,像是在極力向外界訴說什么,而訴說的內容則由觀眾自己感知,他不賦予作品任何指向性的意圖或內涵。楊述的作品給人的視覺上帶來強烈的沖撞感,沖撞感來源于色彩的刺激與跳躍、筆觸的瀟灑與張揚、畫幅尺寸的龐大與厚重。這些要素鑄就了楊述作品強有力的視覺語言。
抽象繪畫和具象繪畫在楊述看來并沒有一個明晰的邊界,他認為即便是康定斯基的抽象繪畫中依然帶有符號性的物象,而具象和抽象是相對的概念,很難界定他的繪畫到底屬于哪一種。從形式語言上來說,楊述的作品符合一般人對于抽象的定義,然而在畫面中他會穿插一些片段式的具象符號,如圖2《鏡子》中的人體的局部、日常常見的物體、文字等。他并不試圖為自己的作品框定一個明晰的定位,對于這些概念上的框架定義他持一種無謂的態度。
楊述作品的畫面中涂抹的鮮艷色彩總伴隨有文字的介入,這些文字的共性是激烈、放肆的,甚至是具有攻擊性和刺激感的。文字的穿插應用在楊述看來是增強畫面力度和沖擊感的工具。文字可以代替作者發聲,而吶喊的內容也并非是對這個偌大世界的不滿與怨懟,而是提供了一個觀眾進入作品的通道,讓觀眾可以沉浸在某種情緒里面。他并未賦予文字過多的意義,和那些在畫面中出現的具象的人體一樣,需要它們出現的時候它們便出現了。楊述認為繪畫本身就具有敘事性,因而并未將他畫面中的這些物象納入這項功能中來,它們依舊保持著和作者內心一樣的簡單和純粹,摒棄紛擾。
在楊述的作品里,人們可以看到強烈的色彩對比、爆炸式的筆觸涂抹、激越的文字內容等,然而其并不具有強烈的攻擊性,究其緣由,或許是楊述本人并未將他的繪畫當作刺破世界的尖銳武器,畫由心生,對于他來說,進行繪畫藝術創作更像是他與這個世界交流的方式,一場與世界的游戲。
主題性在楊述的作品里并不明確,由于敘事意圖的缺失,他的每一幅作品都像是某一瞬間情緒的定格,反映了當時作者心中的狀態。他對自己作品的解讀更為簡單,一個時間段內的一系列作品即是他這段時間里對情緒狀態表達做出的嘗試。楊述在采訪中提到,在大學時代接觸到西方現代藝術后,他就被深深地吸引,開始嘗試從傳統的學院派寫實教學中開辟新的繪畫思路。他除了對新鮮的繪畫形式語言進行探索外,還存在著一種反叛精神。如果說他這一步步走來是在特立獨行的路上不斷探索前進,那么稱他為“叛逆的少年”也并不為過。“少年”的意義在于楊述的繪畫是干凈的,從他的色彩中便可窺知一二,只有心靈純粹的人才能繪出干凈的色彩。他不鼓吹自己作品中有什么深遠的意義,也并不愿為自己的作品貼上華麗的標簽,他以赤誠直白的態度來表達自己的藝術理念,這是令人敬佩的地方。
他的很多作品都以“無題”命名(如圖3),他坦誠地說他的很多作品都是未經過設計的,很難為它取一個名字,即便取了也很難將名字和作品真正對應上。在他的作品中,簡單、直截了當的沖擊便是他作品的主題,也是一個特立獨行的少年蓬勃跳動的心臟最珍貴最炙熱特質的體現。
楊述曾經提到過:“藝術應當‘粗魯一點,要有同情心和強烈、直接、隨心所欲的語言。”所謂“粗魯”,即是不過分追求精巧,他認為精巧的事物欠缺力度,反而簡單粗糙的東西在表達上更加有力,更能直擊人的內心;同情心體現在他對藝術的追求上,他以簡單直率的形式語言力圖讓觀者與他的作品間建立聯系。單純的人容易寫出詩歌,因為他們內心潔凈。人們可以看到楊述的繪畫是帶有“詩性”的。他以他獨特的線條、配色,書寫出畫布上的詩歌,昂揚輕快,帶有不可遏制的熱情。如果說他明快的色彩代表著他內心世界干凈天真的愉悅,那么他粗獷的筆觸和畫面上激奮的詞句則是他朝著這個世界的吶喊并等待著回音。現實的世界多么龐雜啊,可是楊述的畫布上,或者是他的心里,一定住著一個單純而叛逆的少年。
(四川美術學院)
作者簡介:申小忱(1994-),女,河南新鄉人,碩士在讀,研究方向:藝術理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