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艷麗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47-0033-01
一、充分預設準備,搶占識字先機
要在有限的時間內讀熟課文且認識生字,就必須充分課前準備,為識字教學搶時間。例如:剛剛開學時,讓全班學生把自己的名字制成卡片,如果全班有40多人,就有一百多個生字,讓大家互相認讀,把你認識的小朋友的名字讀出來?因為都是同班同學的名字,認起來很感興趣,在不知不覺中,同學們就很輕松地認識了很多的字。然后請認字多的小朋友介紹一下是怎樣認字的。通過認名字,學生認字的欲望被初步喚起,這為學生后面學習生字敲響智慧的大門,通過鼓勵,學生有了認字的信心,緊接著是讓學生輪流練習發本子,讓他們大聲地讀出看到的名字,當然如有不認識的,就悄悄地告訴他們,一段時間后,學生已基本能自己發本子。
二、遵循漢字規律,提高識字能力
把一個個枯燥無味的符號具體化,形象化,從感知到認知,從抽象到具體,化難為易,使漢字教學既符合漢字本身的規律,又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是非常重要的方法和途徑之一。例如:利用課件進行精彩深刻的演示,引導學生觀察。以“滅”為例:(1)先用課件出示一團熊熊烈火,根據象形的特點演變為“火”。(2)森林里著火了怎么辦?引導學生想到各種各樣的方法滅火,此時教師用課件動態演示用樹枝滅火?!皽纭弊稚厦娴摹耙弧本拖袷菢渲?,這樣就很容易理解“滅”的字義、字形了。
三、優化課堂教學過程,增強識字興趣
1.比較聯系法識字,幫助學生區別音近字、形近字
如學習“曉”字可與“繞”字相比較。太陽剛剛出來就是“曉”,春蠶吐得絲“繞來繞去”。如學習“情”字,可與“清、晴、睛”相聯系比較:這四個字的右邊都是“青”,但又各有不同,有水(氵)是清清的水,有日是天空放晴,有目是瞪著眼睛。這樣學生通過比較它們的偏旁及其表示的意義,便不會再混淆了。
2.理序分類,體現漢字的構字特點
教師在教學中,并不一定要按照課文中先后出現的順序來進行識字教學,可按照一定的內容來分類。如在學習《識字2》一課的生字時,可以這樣設計教學:出示本課的生字后,讓學生自己觀察得出:這課中哪些是上下結構的字,哪些是左右結構的字。然后讓學生進一步觀察后自己總結出這些字在書寫時應注意的問題。這樣學生不僅學的方便,記的簡單,又向學生滲透了漢字的構字特點。
3.趣味識字,培養識字興趣
(1)形象識字:例如學習“目”字,可讓學生摸摸眼睛,“口”表示眼睛,“二”是兩個眼眶,所以有兩道橫。再如“雨”字,“一”表示天,再看“冂”,它多么像房子呀,天上下雨,小雨點在房檐上“吧嗒吧嗒”往下滴,教師適時的點上“雨”字中的四個點。開始的時候,可能是教師來講,時間一長,學生在想好辦法識字的時候也會自己去發現字的特點,自己聯系生活實際開動腦筋去編。
(2)猜謎語識字,激發學生的識字愿望
學生喜歡猜謎語,猜謎語本身也是饒有興趣的一項活動。根據兒童好奇心強這一特點,編一些謎語讓學生猜,能激起他們識字的愿望。猜謎語可分為猜字謎和猜物謎兩種。如教學“全”字時,可讓學生猜字謎“一人膽子大,敢把王子踩在腳下?!睂W生在愉快之中即學會了新字(全),又鞏固了舊字(“人”和“王”),做到了新舊知識的聯系,教學中也可以編一些物謎讓學生猜,使有形的文字與事物結合起來。
(3)編順口溜,幫助記憶生字
如教學“田”字,可教給學生編成“四四方方一個口,一個十字在里頭”這就是田地的田字。在老師的帶動下,學生在學習生字的過程中,也可編出許多順口溜,如:“大口里面套小口”是“回”字;“一口咬掉牛尾巴”是“告”字,又如:“朝”字,“上十對下十,日頭對月亮”等等。這樣學生學習起來感覺有趣,興致高,能激起學生高漲的學習情緒,給學生樂學創造了條件。
四、多渠道利用學習資源,自主識字
1.利用校園的文化,使識字教學走出課堂
一年級時,我讓學生熟悉自己的教室,認識門牌中的“班”、“級”,從課程表上認識“語文、數學、音樂、美術”等,同時,我在墻上貼了全班同學的座位表、值日輪流表、班干部名單和中餐分配表,有效地鞏固了這些新認識的字;其次,還可以讓參觀教室內的黑板報,從醒目的大字開始認,讓優秀的學生帶讀,帶學;再次,讓學生走出教室,認識學校內各種功能用房的門牌,如:舞蹈室、電腦室、實驗室、美術室、音樂室、校長室、大隊部等等,帶學生參觀校園內的花草,認識一些花卉的名稱,最后觀察校內的宣傳標語、學風、校訓、名言警句。實踐證明這是一種很好的識字方法,有待于我們不斷地完善。
2.鼓勵家長參與,使識字教學走進家庭
我們倡導讓家長把家里的各種常用的物品名稱制成卡片形式,分別貼到實物上,然后讓學生每天對照實物讀卡片,使枯燥無味的筆畫結構和生動鮮明的表象統一起來,加強感官的刺激,誘發了學習的興趣。家中訂閱的報紙,又是一處資源。從家庭訂閱的報紙中讓孩子把自己學過的字圈一圈,或從包裝紙、廣告紙上讓孩子剪下他們認識的字,或把學過的字編成簡單的詞語、短語、句子寫在條子上,給學生提供更多的識字環境。
3.開發母語環境,使識字教學走向社會
生活在信息社會的孩子,無時無處不在跟文字打交道。喝飲料時,飲料名躍入眼瞼,買物品時,物品的說明躍然紙上。學生生活在這個多彩的世界中,漢字隨處可見,他們除了在學校學習外,還會在社會上,在家長和同學中,在各種圖書、電腦網絡中,學到許許多多的知識,如果我們有意識地在這方面進行引導,讓他們不斷地看,不斷地問,在不知不覺中,陌生的字符變得熟悉,進而成為自己認識的字。
總之,學生有了識字能力,又有主動識字的愿望和習慣,有在生活中自主識字的途徑、方法,那么低段識字量大,回生率高的問題也將迎刃而解。學生就能在識字的自由王國里展翅飛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