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婷婷 田陽陽 張保藝



摘要:布依族是中華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員,有著悠久燦爛的歷史和豐富多彩的文化遺產。布依人民能歌善舞,他們居住的地方,有著“詩鄉歌海”的美稱。同時,布依族也是一個喜飲酒的民族,尤其在與其他民族的交往中,酒是必不可少的待客之物。一方面是布依人民熱情好客,另一方面也和貴州比較潮濕的地理環境有關。以酒待人,以酒傳達感情是布依族酒文化的主要內涵。
關鍵詞:布依族;酒歌中圖分類號:K892.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9)33-0123-03
一、前言
布依族的酒文化體現在人們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逢年過節、安神、謝土祭春、掛紙上墳等都要用酒來祭祀祖先,以表達對祖先的緬懷和思念之情。紅白喜事、豎柱遷居、生辰慶壽、添子添孫的滿月酒等宴席上更是離不開酒,主人用酒來招待客人表述對客人的謝意,而客人則用酒來表達對主家的祝賀,布依族酒歌(有的地區也叫酒禮歌)也就應運而生,布依族酒歌不單單是一種形式,更是人們交流感情的橋梁。這些酒歌以多姿多彩的藝術形式生動而有力地反映了布依族人民勤勞儉樸的高尚品質和美好的心靈。
二、布依族酒歌的分布
布依族源于古代“百越”,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主要分布于貴州云南四川等地,還有一小部分大約于兩千年前從中國移居越南。其中貴州布依族人口最多,大部分聚居于黔南,黔西南,黔東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區以及貴陽市和安順市,本文側重研究貴州省的布依族酒歌。由于貴州人口分布大雜居小聚居的特點,布依人民也相對比較分散,不同地區的酒歌也不盡相同。
布依族按照語言共分為三個土語區:
第一土語又稱黔南土語,使用人口最多,主要分布在黔西南、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南部,及安順市南部部分地區。這一土語區是相對保留布依族傳統音樂文化最多的地區;
第二土語又稱黔中土語,使用人口為其次,主要分布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北部、安順市東北部、貴陽市及畢節東部,與第一土語區可以直接交流。第二土語區以貴陽市為中心,同時也最先與漢族的文化融合,其中的音樂文化大多加入了漢族的音樂元素,比如加入漢族的旋律,襯詞等;
第三土語又稱黔西土語,使用人口最少,主要分布于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北部的晴隆、普安二縣、安順市中部、六盤水市中部的的六枝、盤縣、水城、以及畢節的西部一帶,該地區的酒歌既保留了原有的特色,又加入了新的外來音樂元素。
三、酒歌的應用場合
酒歌(有的地區也叫酒禮歌)是布依族的一種傳統禮俗歌,人們通常用喝酒唱歌的方式來助興并借以傳達感情。按照不同的場合大致可分為以下幾種:婚禮酒歌、迎賓酒歌、節日聚會酒歌、喪葬酒歌等。場合不同,演唱的內容以及酒歌的形式也不盡相同。
布依族人民在舉行婚禮之時,就有提親、求親(又稱吃大酒)、開親、回親、打親家、送親、迎親、哭嫁、拜親等酒歌;接親時女方家數十名青年男女用竹桿將迎親隊伍攔于進女方家的路口,雙方對歌、敬酒,男方家唱贏、拋攔路粑,女方家才撤桿放行。
布依族人在迎接賓客時大多十分謙遜。迎賓的每個環節都是一個儀式。而儀式的重要表現就是唱歌。客人進家,要唱開財門歌.祝福主家財源滾滾;酒席開始前,要唱解桌歌;坐上酒桌要唱分筷歌;分完筷子,要唱解酒壺歌等,每一個環節,都要通過唱歌,才能開始下一個程序。布依族酒席上的飲酒過程,更像是一種禮儀文化的創造過程。
在大型節日或者聚會上,當青年男女想與對方相識和建立友情之時,他們會用歌聲表達自己對對方的贊美之情。在男女對唱之時,大多沒有現成的歌詞,需要即興發揮。除此之外,還有添子添孫之時的月米酒、滿月酒;豎柱遷居之時的建屋歌(立屋歌)等等。布依族酒歌出現在布依人民生活的各種場合,同時也反映了他們特有的生活方式以及風俗習慣。
四、布依族酒歌詞體結構
布依族酒歌演唱內容多以尊敬客人、茶粗酒淡、房屋簡陋、菜肴不佳寓意為主,主人在歌中對賓客的來臨表示熱烈歡迎。客人也以歌相答,對主人的熱情款待表示衷心感謝,歌詞內容多傳達團結互助、友好往來的精神,還帶有一種淳厚簡樸的民風。
布依族酒歌歌詞按照演唱的語言可分為兩類:
1.采用本民族語言演唱的布依語歌,俗稱“土歌”。布依族的傳統酒禮歌大多用布依語演唱,但是數量不多,比如:《桌上擺的空酒瓶》《主家斟的茅臺酒》《主家酒好喝不完》《你從遠方遠路來》《沒有酒肉招待你們》等。這些歌曲的歌詞每句長短不一,酒歌的篇幅大多較短,不像布依族古歌,古歌有的多達上百句,酒歌則多為六,八,十句,也有七句,九句類,在歌詞長短上可自由發揮,多用于迎客,敬酒,且多在室內傳唱。
布依族《敬酒歌》歌詞如下:
布依文:Hees dangz beangz nuangx nuangx saml aangs
漢意:客來呃妹鄉呃妹歡心嘞
布依文:Nuangx beal doix lauc xingc hees genl
漢意:妹妹呃端酒呃請客吞嘞
布依文:Xaznauz miz genl doix lauc nix
漢意:若是呃不喝呃這碗酒嘞
布依文:Dangclaez duiq ndaix joongs bixnungx lee.
漢意:咋個呃對得起姊妹們嘞
布依文:Bix dangz raanz nuangx nuangx saml aangs
漢意:哥到呃妹家呃妹歡心嘞
布依文:Nuangx beal doix lauc yeeuh bix ndodt
漢意:妹妹呃端酒呃喊哥吞嘞
布依文:Miz xianf miz xaz ndodt doix nix
漢意:若是呃?喝了呃?這碗酒嘞
布依文:Bixnungx dungxjaiz leeux xeeuh wenz
漢意:就是呃不嫌棄姊妹們嘞
2.采用漢語演唱的歌,也叫“明歌”。多為七言一句,可分為
七言短歌(俗稱四句歌)和七言長歌,歌詞大多押韻,朗朗上口,內容通俗易懂,直抒胸臆。除此之外,也有采用五言一句,六言一句的歌曲,但數量較少。明歌的歌詞多為主客對唱,有固定歌詞,以下為《十杯酒歌》部分歌詞:
十杯酒歌貴客走到貧鄉來,來到貧鄉少招待;
好朋好友您才走,好親好戚您才來。
我家貧窮無好酒,端杯淡酒把客待;
杯杯都是清淡酒,斟杯淡酒表心懷。
一杯酒,高梁酒,一點酒味都沒有;
高梁釀酒味道淡,客人門前亮家丑。
二杯酒,慢慢吞,毛稗釀酒味不純;
酒味不純又不美,客人面前害羞人。
三杯酒,斟半杯,請您快喝不要推;
推三推四推不掉,要請貴客領個情。
四杯酒,請雙杯,有心有意敬客人;
手長袖短把酒斟,家無好酒羞煞人。
五杯酒,提壺斟,提壺斟酒把課敬;
端起盤中杯杯酒,但愿客人能領情。
不論是布依語歌還是漢語歌,其中都伴隨著大量虛詞的運用,既深化歌曲的內容和情感,烘托特定的情緒,又突出其別具一格的民族風格和地方特色,雖然并無確切的含義,卻給歌曲帶來了不一樣的色彩。
除此之外,布依族酒歌的歌詞內容可以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同一個曲調可以搭配不同的歌詞,甚至可以現場編配歌詞。演唱形式多為對唱。
五、布依族酒歌調
1.以荔波縣為中心的布依族地區的“大歌”即酒歌,大多為即興編唱,演唱形式多為同聲重唱,其演唱風格比較豪放開朗,多用大嗓演唱。旋律多以倚音開頭,且大多加入變徵#F,最后落于主音。相鄰旋律音的音程關系多為大小二,大小三度,比如《相逢來唱歌》《古老傳下來》《放聲唱大歌》等。
荔波縣大歌《定調唱新歌》,歌曲為二聲部重唱,中速,節奏相對自由。歌曲加入許多襯詞如:(嗚喂!)(咿)(啊)等。全曲相鄰的旋律音均為二度,三度的關系,旋律音還加入了變徵#F,低聲部晚于高聲部進入,且兩聲部之間的音程關系也為二度三度疊置,最后同時落于主音。2.以羅甸,望謨,冊亨等為中心的布依族地區,將布依族酒歌和古歌統稱為大調,整體風格較柔和,速度相對緩慢,較少出現大跳,其中冊亨縣的《今晚月亮明又亮》《不吃不尊敬》旋律音為三音列,且冊亨縣多用“格”做襯詞。
譜例2《今晚月亮明又亮》
布依族酒歌《今晚月亮明又亮》,這首歌曲用布依語演唱,散拍子,節奏較為自由,用中速演唱,全曲雖然只有sol;la;do三個旋律音,聽起來卻十分優美柔和,旋律音之間無大跳,最多為四度跳進。其中加入了倚音和下滑音,襯詞中出現次數最多的為“格”。聽起來給人一種寧靜祥和的感覺。
3.獨山縣麻尾區的布依族酒歌有其獨特的色彩,在演唱時需要將真假聲結合,曲調風格熱情而開朗。多為五聲徵調式,且大量使用倚音和滑音。例如《親家來到丫頸上》《吃了酒有名聲》等。
《吃了酒有名聲》,獨山縣布依族酒歌,用布依族語言演唱,五聲徵調式,節奏為四三拍,四四拍,四五拍的混合拍子,旋律中出現較多前倚音,演唱難度較高,對音準需要有較高的要求。
譜例1《吃了酒有名聲》
4.貴陽市的布依族酒歌多使用固定的酒歌調,配以不同的歌詞,且同一個曲調既可以用作酒歌調也可用作月歌,宵月歌等其他調,每一首酒歌調都可以有不同的風格,相對貴陽市的其他歌調“四平腔”“三滴水”等,酒歌調的融合性更強,是長久以來和其他地區相互吸收相互融合的產物。酒歌調的節奏上使用變換拍子居多,且大多為五聲徵調式。其中根據歌詞的內容加入大量豐富的襯詞,比如(耶)(是)(嘿)(哩)(呃)(勒)等。詳見歌曲《難為親來難為戚》。
譜例1《難為親來難為戚》
《難為親來難為戚》流傳在貴陽市花溪區的一首酒歌調,五聲徵調式,拍子為四三拍,四四拍的變化拍子,結構相比大歌和大調更加方整,它既是酒歌調,同時也是筷子歌,歌詞的內容也相對自由,多表達積極向上的態度。歌詞里的襯詞隨著歌詞內容的變化而變化,歌詞與旋律相結合,構成統一的整體。
六、結語
綜上所述,布依族酒歌不僅僅是一個文化符號,還蘊藏著布依族豐富的人文內涵。在收集和整理資料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布依族酒歌并未申請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且專注于布依族酒歌研究的人較少,由于筆者的能力有限,我們也未能找到嚴格意義上的酒歌傳承人,同時也深刻地意識到布依族酒歌文化傳承與保護的重要性,目前布依族酒歌運用布依語演唱的較少,更多的是加入了漢族的音樂元素,使得布依族酒歌更加具有群眾基礎,易于傳唱。但是我們仍然要注意的是,這樣有可能逐漸失去其原本的特色。布依族酒歌的分類目前也沒有一個明確的界定標準,正是因為如此才使得酒歌的延續和傳承顯得尤為重要,由于筆者能力有限,對布依族酒歌的研究可能更多停留于表面,未能進行更深一步的發掘,且文章中錯漏在所難免,懇請各位讀者及專家批評指正!同時對課題研究過程中給予我們無私幫助的人們致以誠摯的謝意!
基金項目:貴州省教育廳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青年項目(大學生項目),課題名稱:《布依族酒歌分析與研究》,項目編號:2018dxs25。
參考文獻:
[1]王星虎.布依族夜宴酒歌禮儀解析[J].三峽論壇,2013(04).
[2]孫婕.布依族傳統音樂的地域特征—布依族音樂色彩區研究[J].貴州民族研究,2015(03).
[3]孫婕.淺談貴州布依族的民歌藝術特色[J].戲劇之家,2019(14).
[4]貴州省群眾藝術館編.貴州布依族水族仡佬族民歌選集[M].貴陽:貴州民族出版社,2009.
[5]貴陽市花溪區民族宗教事務局.《花溪布依族酒禮歌》[M].貴陽:貴陽市花溪區民族宗教事務局.2006.
[6]中國民間歌曲集成全國編輯委員會.中國民間歌曲集成(貴州卷)[M].北京:中國ISBN中心出版,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