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喻菲
摘要:文章先分析了UI設計,隨后介紹了UI設計中的視覺風格應用發展,包括擬物化風格、扁平化風格和原質化風格,希望能給相關人士提供有效參考。
關鍵詞:UI設計;視覺設計;原質化風格
中圖分類號:TB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9)33-0158-01
一、引言
UI設計要被大眾所接受和青睞,應該結合用戶熟悉的操作模式,設計簡約、親民風格的視覺設計效果。同時相關設計師也應該不斷提升自身設計水平,通過發展眼光分析問題,設計出高質量的產品。
二、UI設計分析
UI主要是用戶界面設計,是針對軟件的操作界面、整體操作邏輯以及人機交互界面進行設計,能提高整體視覺美觀性1。
UI設計相關視覺風格主要是視覺設計師在對用戶界面進行設計過程中所應用的圖形語言。而視覺設計師在對軟件界面進行設計過程中,應該系統分析各種數據信息,進行全面總結,通過點線面等圖形語言,結合豐富的色彩元素,迎合用戶的審美需求,設計出合格的界面風格,當下在UI設計中主要是應用視覺語言進行設計,相關視覺語言主要包括以下幾種風格:第一是擬物化風格,該種語言風格主要是模擬各種真實物體,盡量模擬真實物體的質感和形體。第二是極簡化風格,該種視覺設計風格也是設計師對形體事物表達通過簡單的圖形或線條概括出來,使用戶在觀察相關圖形的過程中可以聯想具體實物。
三、UI設計中視覺風格的發展現狀
美國在上世紀中期開始出現計算機,同時全面建立起互聯網系統,使人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變得更加便利,而計算機在應用到社會生產發展當中后,人們應用越加頻繁,在這種條件下,人機交互概念相繼誕生。而從人機交互層面分析,是從發現問題再到問題解決的過程中,形成了具體規范。從視覺設計語言層面分析,法國、德國和美國等國家在包豪斯學院的風格影響下,參考其設計最終目標是人并非是產品、技術和藝術有機統一、遵循客觀和自然法則設計的基礎原則進行設計,并形成了一種簡約主義的現代視覺語言設計風格。
我國對于藝術方面的教育工作依然停留在基礎知識講述上,以各種學院式教育為主,在教學過程中單純是為了傳授相關知識,尚未和新時期先進科技和現代化生產力進行有效接軌,在UI設計教學過程中,也是憑借相關領域中的教師經驗進行,沒有充分聯系社會實際發展需求。種種因素都對我國UI設計發展造成一定阻礙。但隨著我國計算機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國內眾多互聯網企業在學習國外成熟規范后,開始形成自己的UI設計規范,同時也誕生出一種比較成熟的UI設計產品,UI設計相關視覺風格也不斷隨著用戶審美發展變化而持續發展。
四、UI設計中視覺風格的應用發展
1.擬物化風格。擬物化的設計風格即利用現有實體進行合理設計,從而添加設計功能中各種不必要的元素,該種真實物感會提高用戶的親切感,使用戶可以快速掌握相關產品的操作方法。比如錘子科技中的SMARTISANOS手機系統,其中融入擬物化設計風格,系統兼具軟件計算器,而圖標則是擁有真實質感的按鈕,方便用戶進行迅速識別。軟件啟動后,包括觸覺反饋、界面顏色、字體顯示、立體感、質感和屏幕顯示等都呈現出一種真實計算器的狀態,該種設計方式也能夠給用戶帶來一種親切感2。
2.扁平化風格。扁平化風格即進行UI設計始終不應用視覺特效或應用簡單特效,通過極簡形體實施設計工作。該種設計方式較為輕量化,同時也比較直接、簡單,適合對移動界面進行設計。比如微軟操作系統2010年款,系統整個布局便是通過色彩鮮艷的色塊對系統整體布局和各個模塊進行劃分,并結合面、線形元素以極簡的形式設計圖標,使整個系統呈現出一種簡潔、輕快的效果。隨后谷歌企業設計安卓系統以及蘋果公司設計IOS系統的過程中,也開始進行扁平化設計。當下無論是安卓還是蘋果,針對原生系統級的布局和圖標進行設計過程中,均選擇了扁平化風格進行設計。而在此影響下,國內外相關軟件廠商和手機系統也開始效仿該種風格進行設計。
3.原質化風格。原質化風格也是谷歌所研制出來的新型設計語言,屬于設計規范的形式。相關風格的誕生主要是谷歌團隊針對墨水材料和紙質材料進行深入探究,在對基礎元素進行科學處理的條件下,學習傳統印刷設計元素,包括圖像、比例、網格、配色、空進和排版等元素。同時也比較重視結合實體物質規律屬性,實現科學的空間化利用以及動效利用。通過接近物理世界的觸感,使用戶得到一種快速、自然的認知,加深用戶的理解。相關風格也是以扁平化風格為基礎,融合真實物理觸感設計出來的,是兩種風格中間風格,當下原質化風格依然是在發展過程當中,而其未來在UI設計中的應用將會不斷擴大。
五、結語
綜上所述,UI設計對于今后社會發展具有重要作用,不但會融入到日常生活當中,還會影響人們的學習質量和工作質量,調節和改善人們生活。隨著時代發展,社會審美潮流也在不斷變化,為了迎合群眾多元審美需求,需要設計師對設計風格進行深入探索,設計出獨具特色且親民化的風格,提高用戶的信任。
注釋:
1楊佳遇.淺析超現實波普風格在視覺設計中的運用[J].黑龍江工業學院學報(綜合版),2018(06):130-134.
2趙靜.新中國·新風格:周令釗新中國視覺設計中的“新風格”研究[J].美術研究,2018(01):10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