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希平
【摘要】道德與法治作為初中階段的基礎學科對學生的發展具有積極意義。本文簡要介紹了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存在的問題,重點闡述了解決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問題的對策,希望能夠促進道德與法治教學目標的順利實現。
【關鍵詞】初中 ?道德與法治教學 ?學科
【中圖分類號】G6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47-0080-02
引言:如今,我國倡導素質教育,要求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提高學生的自身修養,為社會培養出具有綜合素質的人才。道德與法治具有對學生的品德進行培養的作用,能夠滿足當今教育的需要。
1.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存在的問題
道德與法治這一學科是初中教學的重點內容,能夠使學生加深對道德和法律的理解,培養健全的人格。但是目前,初中道德與法治的教學現狀不容樂觀,仍存在一些問題亟待解決。首先,許多學校將教學工作的重心放在與中考有關的科目上,忽視了道德與法治的重要作用,減少這一學科的課時用于其他學科的教學,甚至有的學校并未開設這一學科。其次,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的綜合素質較低,對所教科目的了解較少,沿用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法,在課堂中一味的講解知識,學生被動的接受,導致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過少,長此以往,學生的學習興趣降低,甚至會產生厭學心理。最后,教師過于注重理論知識的講解而輕視實踐活動,理論課時過多致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不夠透徹,教學目標難以實現。
2.解決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問題的對策
2.1提高教師自身素質
教師是初中學生進行道德與法治學習的基礎,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具有主導作用,能夠為學生的學習指明方向。道德與法治這一科目雖然在中考中不涉及,但是卻是初中階段教學的重點內容,這是因為初中生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沒有完全形成,道德與法治的教學對初中學生形成良好的三觀具有重要意義。道德與法治學科的內容較為繁雜,屬于一門綜合性較強的學科,所以對教師的綜合素質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學校應在內部開設培訓班,用于對教師進行培訓,講解道德與法治的有關知識,加深教師對學科內容的理解。除了可以對教師進行培訓提高教師素質外,教師也應具備自主學習的意識,在課后繼續研究學科的有關內容,并將學習到的知識應用到日常的教學工作中。教師在設計教學方案時,應以教材內容為基礎,根據教學目標,結合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面向全體學生設計出富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案,致力于提高全體學生對道德和法治的理解程度,使學生明白道德與法治的重要性,不能做違法亂紀的事情。教師在課堂和生活中都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切忌在公共場合出現不文明的舉止,應發揮榜樣作用,為學生做出正確的示范。
2.2營造良好課堂氛圍
道德與法治這門學科的內容較為枯燥,與生活的聯系較少,所以對學生來說,學習的內容較為抽象,學生很難理解其中的知識內容。如今,我國對義務教育的重視程度不斷加深,基本在初中實現了多媒體的全覆蓋,教師可以應用這一教學工具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創新道德與法治學科的教學模式,給學生更加直觀的感受。在道德與法治課堂上,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創設學生感興趣的問題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1]。例如,在學習“遵守公共秩序”這一單元時,教師應在課程開始之前制作教學課件,課件中應具有圖片和視頻,比如,可以先給學生播放一段不遵守交通秩序的路面情況,讓學生回答路面交通的狀態,學生會體會到不遵守秩序就會導致混亂,然后再給學生播放一段遵守交通秩序的路面情況,車輛和行人井然有序的通行,通過鮮明的對比,能夠使學生意識到遵守秩序的重要性。為了使學生能夠將知識掌握,教師可以在課堂中開展小組競賽,先將學生均勻的分成若干個小組,使用多媒體出題,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舉手作答,回答正確得一分,回答錯誤扣一分,最終得分最高的小組作為優勝小組可以獲得教師提供的獎勵。初中生的好勝心較強,通過小組競賽的方式能夠促使全體學生加入到道德與法治的學習中,掌握學科的知識內容,有利于在競爭中促進集體凝聚力的形成。
2.3開展課外教學活動
道德與法治學科的理論知識過多,如果一味的進行理論知識的講解,不僅不會使學生對知識的了解更加深刻,反而會導致學生喪失學習興趣。僅僅在課堂中進行道德與法治的學習很難收獲良好的學習效果,所以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不應該局限于課堂,應將教學延伸到課外,教師應該積極創新教學模式,引導學生聯系真實的生活場景,使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教材內容,對相關知識有更加深刻的理解[2]。例如,在清明節,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去祭掃烈士陵園,在祭掃前,教師應強調在祭掃的過程中要保持安靜,不能出現嬉戲打鬧的情況,并向學生介紹祭掃的整體流程。教師應帶領學生背誦誓詞、默哀,在活動完畢后繞墓一周,給學生介紹烈士的有關事跡。通過祭掃活動能夠提高學生對烈士的崇敬之情,使學生接受一次生動形象的愛國主義教育,珍惜現在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有利于教學目標的順利實現。
結束語:綜上所述,通過提高教師自身素質、營造良好課堂氛圍、開展課外教學活動等措施,能夠解決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順利實現學科的教學目標,提高初中生的法律運用能力,有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人格。
參考文獻:
[1]楊青青.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西部素質教育,2018(12):242.
[2]葛道平.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西部素質教育,2018(1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