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 偉
(陜西龍門鋼鐵有限責任公司煉鐵廠,陜西 韓城 715405)
鋼鐵企業鐵前系統是指高爐煉鐵及其爐料準備相關工藝系統,如燒結、球團等生產線。這些系統的工藝流程較為復雜,各個工序之間環環相扣,一旦某一個環節沒有把控得當,很容易造成最終產品質量不合格,給公司造成損失,因此,要想提高煉鐵水平和產品質量,必須加強鐵前系統設備管理,保證系統中每一個設備的運行狀態都在掌握之中[1]。
做好鐵前系統的管控工作,就要先了解到設備運行中的各項狀態指標以及對設備的影響[2]。設備在生產過程中可能存在的狀態主要分為三類,第一是完好狀態,設備的各項技術指標都符合生產要求,性能良好,生產效率高且能源消耗不超標,第二是故障狀態,設備已經無法進行生產工作,基本功能也已經喪失。第三是隱患狀態,設備仍可進行正常生產工作,但生產效率或產品質量有所降低,設備的部分指標已經不合格,出現了異常[3]。
鐵前系統設備都有一定使用壽命,設備的使用壽命往往會受到生產性質、工作環境等因素的影響,在這個過程中設備的性能會逐漸降低,直至不再滿足生產要求而淘汰,合理的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減緩設備的劣化速度,對于降低生產成本,保證產品質量,提高生產效率都有著十分重大的意義[4]。這樣就必須加強對鐵前設備系統的管理力度,保證設備在生產過程中操作正確的同時,還要定時的保養設備,對設備進行清掃、維護、潤滑、檢查、調整、更換零部件、狀態檢測和診斷等基礎工作。另外,還必須制定完善的設備操作和保養規程,這樣才能始終保持設備在運行過程中狀態良好[5]。在使用過程中要做好設備的數據記錄,便于在設備出現故障時及時找出原因所在,保證生產流程順利進行。
保證設備良好運行是進行設備狀態管理的目標,做好設備管理工作就必須時刻掌握設備的運行狀態信息,根據設備的各項實施指標來判斷設備是否有潛在故障存在,并采取措施加以解決。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過去依賴人工作來掌握設備運行狀態信息的管理模式已經相當落后,現在借助一定的技術手段和設備可以做到準確的掌握設備的各項數據,避免了過去人工掌握信息不全面,判斷不準確的情況,通過監測設備各項技術指標的實時變化,并及時維修使設備達到最好的運行效果。這種管理模式有很大的優勢,但是比較依賴于相應的故障診斷技術和設備。
設備的狀態管理工作主要分成兩個方面,第一是技術人員使用相應的診斷技術來獲取鐵前系統設備的各項信息,并加以分析和適當處理。第二是管理人員在收到技術人員的報告后,以此作為依據來進行管理工作,安排對設備保養和修理等等,同時協調設備的生產工作。
設備狀態信息分原始狀態信息和結果狀態信息。
原始狀態信息包括:①設備基本屬性信息。如設備結構、設計及管理相關參數等;②設備狀態的原始物理量值和狀態判斷過程的中間信息。如初始安裝時的振動、電流、電壓、功率、頻率、溫度、壓力等;③維修記錄及從各種信息渠道獲得的描述性信息;④工藝過程及產品質量信息。
結果狀態信息包括:①狀態判斷結果。是一種對設備狀態簡單的結論,如正常或異常等情況;②設備狀態評價。主要是通過原始信息及檢測結果的精密分析對設備狀態做出詳細的評價;③檢修維護建議。指明設備的故障所在和具體的處理措施;④改進建議。通過對狀態信息的分析、判斷和管理的全過程得出結論,提出檢測周期、維護保養方式、管理手段、生產工藝等方面的改進建議。
設備管理工作對于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保持設備的良好運行狀態才能保證生產的順利進行,提高生產效率。設備狀態管理過程中要做到可以根據設備的檢測結果,正確的判斷出設備的運行狀態,對設備存在的隱患和故障征兆要及時采取措施加以解決,保證設備在生產過程中的故障率,提高設備的良品率和生產效率,最終確保生產工作的有序進行。
設備狀態管理除了是正常生產工作的基礎,其獲取到的設備的各項技術信息還可以用來進行企業生產計劃的布局,為企業管理者提供決策依據,還可以為公司新設備的研發和創新提供借鑒。設備管理工作的好壞取決于在生產過程中設備能否保持良好的運行狀態。
設備狀態管理工作很復雜,對于管理人員的技術水平也有很高的要求,這是因為設備的運行狀態受到很多方面的影響,包括設備的使用時間、工作環境、生產性質等等,這些因素綜合在一起使得設備的管理具有動態特性。
現代大多數企業中使用的設備管理模式往往都是生搬硬套過來的,設備管理模式單一而且往往不符合企業生產的實際情況,在實際設備狀態管理工作中,應該結合企業的生產特點,綜合多種設備管理模式,形成符合自身特點的管理模式。筆者通過分析現有的集中管理模式,做了適當優化,得出一套較為符合當前大多數企業的管理模式:以狀態管理為基礎,充分利用好外因停機時間,采取積極有效的調整、維護,結合壽命周期相對規律的設備和高爐的定修周期的點檢定修制模式。
在企業的生產初期,一定要做好設備原始信息的收集工作,設備的原始狀態信息對于設備后期的維護和檢修十分重要,很多企業不重視設備原始信息的記錄,而設備的初始資料和安裝數據也很容易丟失,導致在進行維修時信息不足而不得不對設備進行拆解,增大了成本和設備損耗。
設備狀態管理工作需要一個科學合理設備管理標準來指導,然而,正是由于原始信息收集的不全面,導致了企業在制定標準時缺乏相應的資料參考,最后制定出來的標準既不完善也不夠合理。例如,在對設備進行維修和保養時,設備零件的更換沒有明確的標準,可能會造成設備過度維修等情況,增加生產成本。因此,制訂一套科學合理的標準是十分有必要的,這樣就需要根據設備的原始信息,再結合相應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等等,制定出符合實際生產情況的標準。
設備狀態管理工作的質量也主要取決于兩個方面,一是設備狀態信息的采集是否全面準確,二是對采集得到的設備狀態信息能否進行很好的分析和處理。只有提高這兩個方面的工作質量,才能在設備生產過程中及時發現其是否存在隱患,并在其對生產工作產生影響之前加以解決。但是由于這兩項工作的專業性很高,要求技術人員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和經驗。
在進行設備管理工作時,設備的故障原因有時并不是設備的本身問題,往往和設備的工作環境、工藝條件的調整及生產性質相關。因此,要做好設備狀態管理工作,除了要關注設備自身的數據變化,還應該分析外部條件的變化,從多角度、多方面來綜合考慮設備的故障原因,才能更好的完成設備的維護和檢修工作,推動企業生產工作的順利進行。
總而言之,鐵前系統設備的狀態管理工作在整個生產過程中是極其重要的,可以提高生產效率、產品質量,同時降低生產成本,增強企業的經濟效益。所以在最后要強調做好設備狀態管理工作的三個重點,首先,要掌握好設備的使用壽命,在這個技術上才能做好備件、材料的規劃,增加資金的利用率。其次,應當引進先進的的技術,例如:設備運行數據的檢測設備、故障檢測技術、集中控制技術等等。最后,因為設備管理工作的專業性很高,應該加強技術人才隊伍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