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倩俏
(南寧市婦幼保健院消毒供應室 廣西 南寧 530011)
消毒供應室是醫院日常運營重要環節之一,供應室內設備能否正常運行,關系到消毒滅菌工作的成敗,尤其是在各類浸入性檢查、治療手段十分普及的今天,對各類手術器械、醫療用品的消毒滅菌是否合格,關系到醫院的感染控制質量,關系到醫療安全[1];在日常工作中加強設備的維護管理,能有效降低設備故障發生率,延長設備使用壽命,確保設備安全使用,使其能長期發揮高效的利用價值。
消毒供應室內的設備是完成醫院內所有復用醫療器械、用品的清洗、消毒、滅菌的重要工具,各種設備連續使用頻率很高,只有設備的安全運行,才可以使消毒供應室的工作能更加的高效、快捷,確保醫院正常運營,同時也避免因設備管理不善而導致的醫院感染。
醫院消毒供應室日常工作量大,各種設備的使用運行率非常高,但對設備的管理及維護重要性認識不足,只是注重購買、擁有了設備,而去對設備進行全面管理,在日常工作中,工作人員僅停留在會使用設備,而不對設備進行日常維護保養,不能使設備發揮最大的優勢來輔助我們的工作。
技術操作人員素質比較欠缺,設備操作使用基本上是靠老帶新,加上平時培訓不到位,常會出現因操作不規范而導致失誤或設備故障,使得同樣的故障不斷重復,同一個部位反復發生故障等情況,故障發生后往往“以換代修”比較普遍,不利于成本的控制。
消毒供應室設備管理涉及醫學、機械、電子、計算機等相關學科的知識和技術,專業涉及面廣,然而現實中針對供應室設備管理及維護研究的資料很少,以至于設備管理人員相關知識的欠缺,在設備管理和維護過程缺乏指導。
消毒供應室設備管理各項制度不健全、流程不完善,使得在設備管理時任務、職責不明確,沒有可靠依據,人員在實際操作中也沒有方向;而有了健全的制度,但實際工作中不嚴格落實,則無法發揮制度應有的效力,容易造成安全事故的發生。
供應室內各種設備能維持正常的運轉,完善的設備管理維護制度是非常有必要的,是各項工作實施的依據與檢查的標準,只有設備管理制度、維護維修制度的合理制定,才能夠實現對各種設備的標準化管理,使得供應室內的設備管理工作得到落實。通過制度的落實還能夠對所有維護維修以及操作人員的職責進行落實,[3]在管理時才有依據,操作時才有章可循,才能夠促進醫院供應室中的各項工作有序進行。
消毒供應室各個區域功能不一樣,設備也有所不同,最好能按區域的不同指定專人對設備進行管理。區域專管人員平時自我學習能力較強,對所管區域內的設備要有相當知識的掌握度,熟悉設備的結構性能、基本的工作原理以及技術參數,不僅能嚴格按照操作流程實施操作,規范使用及正確維護設備,而且對設備的管理和維護重要性有高度認知,同時區域設備管理員還要負責定期對科內人員進行設備操作使用及日常維護保養的培訓,時刻監督人員對設備規范使用和正確維護保養,減少日常工作中因操作不當或檢查不到位導致的設備故障問題,使設備管理及維護真正做到科學合理化。
設備的不斷更新增加,給工作人員的個人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通過不斷的理論學習或其他方式的技術培訓形式,促使他們掌握設備使用及維護保養的新知識、新技術、新方法,提高工作人員的個人素質和工作能力,使他們能準確掌握各類設備的基本性能、使用方法、常見故障的處理、保養等,這對設備的日常使用和使用壽命具有重要的作用。
設備檢修也是供應室設備管理和維護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供應室每年應根據設備不同,制定準確全面的檢修計劃,并按計劃實施設備檢修。這項工作需要科室內人人參與,而且責任落實到人,嚴格要求,嚴格把關,使檢修工作在不影響日常工作的情況下按期完成,消除設備在連續運行中出現的問題與隱患,保持設備處于良好的狀態,防止事故發生,對于使用比較頻繁的設備,更要做好定期檢查及維護,從而延長設備使用壽命。
醫院消毒供應室設備管理及維護質量與提高醫療服務水平及醫院發展有著密切的關聯,加強消毒供應室設備管理及維護工作,才能最大限度地將各種設備性能上的優勢發揮出來,實現設備長周期、安全、高效率運行,才能在醫療服務及醫院發展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從而提高醫務人員對患者救治的安全性,降低醫院感染率及設備故障導致的醫患糾紛,是一個需要持續改進和不斷創新的系統化管理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