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雄剛
(江蘇省江陰市中醫肝膽醫院 江蘇 江陰 214404)
基層醫院屬于我國醫療機構不可或缺的部分,其發展除了關系到群眾的切身利益,是離群眾最近的醫院。近10多年來,隨著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國家政策的變化、交通的便利、群眾更高的醫療需求,市區醫院的虹吸效應,使得基層醫院的病人數和服務能力不斷下降,成為衛生行政部門長期反復思考且難于解決的課題[1]。我院屬于鄉鎮醫院,近年來,針對目前醫院發展的困境,我院提出了發展腫瘤專科建設[2],提升服務能力的目標,經過幾年的探索,取得了一定成績,腫瘤專科發展迅猛,從一開始個位數病人到現在的日住院70人以上,有多項腫瘤診療技術填補了我市空白。從這幾年專科建設中得到的經驗來看,筆者認為基層醫院特色專科建設不能盲目的和大醫院拼技術、設備,而應另辟蹊徑,充分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同時學習和掌握適合本院的先進技術,中西結合,才能有所突破[3]。為了進一步探討如何加強基層醫院特色專科建設,本研究進行了如下分析。
為了促進醫院健康發展,切實為群眾提供優質醫療衛生服務,我院院部根據本鎮及本市疾病譜、結合本院實際情況,反復論證,確立了建設腫瘤專科的目標,成立領導小組和專科三年規劃,在政策和資金上予以傾斜,集中全院之力,圍繞腫瘤這一疾病,開展專科建設。
我院通過多種途徑邀請上海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華山醫院、南京八一醫院等國內知名三甲醫院腫瘤專家定期來院坐診指導,涵蓋了中醫和西醫,形成綜合治療,并通過微信公眾號、報刊等進行宣傳,在我市形成一定影響,吸引腫瘤患者前來就診。同時與上海腫瘤醫院建立戰略合作關系,成為其醫聯體單位,建設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遠程會診中心—江陰市分中心,引導優質資源下沉,方便患者得到專家診治,提供一流的治療方案,并有效降低相關費用。
醫院先后投入一千多萬添置了16排螺旋CT、HIFU刀、微波消融設備、深部熱療設備、數字化胃腸機、發光儀、電子胃腸鏡、高清晰腹腔鏡、冰凍切片機等一流設備,為腫瘤的診療提供助力,同時也方便了其它疾病的診療,醫院整體服務能力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在專家的指導下,我院腫瘤的診療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但我院深刻領會授人以漁的道理,先后派遣20多人次赴上海腫瘤醫院、上海市中醫院進修學習,每個進修人員在進修期間都有目的安排任務,必須掌握一門腫瘤的先進診療技術,回院后能獨立開展。同時參加各類腫瘤微創培訓班取得相應合格證書,規范技術準入。經過近3年的努力,我院腫瘤診療團隊逐步成型,在專家指導下,能獨立開展腫瘤的穿刺活檢、介入、微波消融、HIFU刀、深部熱療等一系列微創技術,結合中醫中藥,形成了以微創+中醫藥為鮮明特色的腫瘤綜合治療手段,效果得到了腫瘤患者的肯定。其中HIFU刀技術、經皮胰腺腫瘤穿刺活檢、肝和肺腫瘤的微波消融填補了我市技術空白。
充分發揮中醫中藥在腫瘤方面的應用,成立名中醫工作室,由國內知名中醫專科坐診帶徒,一方面做好名中醫的學術思想傳承,培養一批中青年中醫骨干人才,另一方面由名中醫工作室專家團隊對門診和住院腫瘤患者,在疾病的不同階段運用辯證施治,予以中醫藥針對性輔助用藥,取得了良好效果。
發展專科非一個學科帶頭人、一個科室、一個專家所能帶動的,需要舉全院之力。一是明確除需外科手術的腫瘤病人外,所有腫瘤患者集中收治到腫瘤專科;二是要求醫技科在腫瘤的診療方面開展新技術新項目,通過自我開展和項目外包,能夠完成目前腫瘤患者大部分檢測手段,如CT增強造影、冰冷快速切片遠程會議、免疫組化、超聲造影、基因檢測等。同時對于懷疑腫瘤的患者,特事特辦,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檢測出具結果,方便患者診療;三是加強宣傳,全院職工有義務向周邊群眾宣傳本院專家和特色技術,并介紹腫瘤患者來院就診。
為了更好地促進醫院發展,規范管理工作,自2013年起,我院積極開展等級醫院創建工作,對照標準,以PDCA模式開展創建工作,讓醫院管理更加規范,有效保障醫療安全,并于2017年順利評為二級甲等中醫專科醫院。
綜上,基層醫院特色專科建設成為當前比較重要的課題,應堅持特色并發揮優勢,重點投入與一流接軌,規范管理與科學發展,改變發展滯后的現象,扭轉服務領域萎縮與特色優勢淡化的局面,從而提升基層醫院服務水平與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