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精日傳媒》1月3日文章,原題:我是誰?理解中國二十出頭的奢侈品買主心理想把產品賣給中國90后的奢侈品牌,首先要理解他們的世界。以下熱門流行語能說明這個消費群體的所思所想。
斜杠青年。很多二十歲出頭的中國年輕人標榜自己是“斜杠青年”。相比追求穩定的80后一代,他們對于只干一個工作(擁有一種身份)不感興趣,他們更在意在工作和生活之間找到平衡。很多人通過使自己變成“斜杠青年”來擁抱零工經濟。
佛系青年。乍看,佛系青年向奢侈品牌亮起紅燈,但這些年輕人仍對奢侈品很感興趣,只是不再認為物質更重要。為了與他們產生共鳴,品牌需開發消費者的情感需求,更深層次地與他們聯結。
國潮。是指將當代街頭服飾與中國豐富的文化傳統的審美結合在一起的趨勢。品牌應尊重中國文化,與本土專家和手藝人合作,賦予品牌真正的中國身份。
顏值經濟。這個概念已成中國年輕人的主流信仰,他們尤其愿意對外表進行投資,在顏值上揮霍,以便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脫穎而出。
打卡。中國90后一代有種強烈的“唯恐錯過”心態,在社交媒體上分享“打卡”已成為證明他們過著非常真實且活躍的社交生活的一種流行方式。
懶人經濟。研究顯示,他們喜歡購買高科技家庭用品和美容產品,對“懶人經濟”貢獻良多。
養寵一族。90后消費者愿意在寵物上投資以滿足情感需求。奢侈品牌通過切入這些需求可更好地推廣產品。▲
(作者RuonanZheng,陳一譯)
環球時報2019-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