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只知道那是電影,卻不知道那是真正的生活。我以一個看電影的人去看自己的人生,從之前的抱怨到逐漸懂得體諒他人,與人為善,懷著感恩的心對待周圍的人和事。年輕的我只會怪生活、命運,現(xiàn)在的我更學會反思。生活沒有誰對誰錯,都是當事人的選擇,無論怎樣,生活是一面鏡子,你想它是怎樣,它就是怎樣。
—呢稱(讀微信公眾號文章《如果和〈狗十三〉沒有共鳴,你知不知道你有多幸運?》)
年輕人找對象,看重對方“硬件”,當然不算錯,但該有個度。一些適婚青年,與其說是“找不到對象”,不如說是“找不到那個讓自己非常滿意的完美對象”。對現(xiàn)實和物質(zhì)過于理性與短視的考量,讓他們忽略了一個常識:婚姻應建立在愛情基礎上。都說理想婚姻應是“門當戶對”,但何為“門”與“戶”?應是兩人有基本一致的三觀,有共同的奮斗目標,有合力經(jīng)營家庭的愿望,有包容善待伴侶的心胸。好的婚姻,不是奢求兩個滿分者的結(jié)合,而是兩個有缺陷的人在一起努力完善自我,共同成長,學會愛人的能力,擁有被愛的自信。
—之心(讀第26期《婚姻,并非階層的終極審判》)
漸漸發(fā)現(xiàn)高考決定了很多東西,從前曾不屑追求名校效應的人,后來才體會到“名”的背后是優(yōu)質(zhì)稀缺資源的集中。種子自身的基因決定上限,但肥沃的土壤能堆砌出下限。把自己種在貧瘠的地方,根就不可避免長在這了……
—漁汐 (讀第26期《本科“四非”考研族》)
我覺得任何以圈錢為根本目的,并且獲利方式不是從其實質(zhì)性生產(chǎn)的產(chǎn)品中獲利的企業(yè),其本質(zhì)就是在玩金融游戲,在謀求暴利的同時承擔著巨大的風險。從ofo事件中不難看出,信任危機,資金鏈的脆弱,都會導致企業(yè)的覆滅。總結(jié)來說,漂亮的共享理念不能蓋過其圈錢投資的本質(zhì),我們需要的是一個踏踏實實做好自己產(chǎn)品的企業(yè),而不是市場的投機者。
—山海大風吹(讀微信公眾號文章《ofo三宗罪:短視、膨脹與謊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