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炎 馬彬(通訊作者) 陳爾齊 方大鑫
(1蘇州大學醫學部 江蘇 蘇州 215123)
(2蘇州九龍醫院 江蘇 蘇州 215021)
幽門螺桿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引起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及胃癌的發病密切相關,研究發現,HP分泌的許多毒力因子與胃部疾病有關,其中毒素相關基因A(cytotoxinassociated gene A,CagA)表達的蛋白CagA成為當前該領域研究的熱點[1-4]。CagA憑借其分泌系統進入胃上皮細胞,通過依賴或不依賴酪氨酸磷酸化與多種細胞蛋白作用,調控細胞生長和運動相關的信號通路,使胃上皮細胞發生轉化而致癌變。近些年的研究還發現,HP感染還能夠誘發冠心病及慢性頭痛病,尤其是表現為CagA陽性的菌株有更強的致病性,但目前尚不清楚兩者的相關性及其內在機制。因此,本文擬利用間接ELSA技術檢測冠心病患者血清中的HP-CagA抗體,同時結合HP-CagA抗體陽性患者的病史,詳細詢問除冠心病、血管功能紊亂等癥狀,以進一步闡明HP感染后是否對心血管功能的紊亂性疾病的影響,探討如何更有效的將這個檢測用于臨床的篩查早期的冠心病及血管功能紊亂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提供有效的預防和治療新思路。
選取蘇州平江醫院內科的住院病人55例,其中男20例,女35例,平均年齡62.2±10.4(36~81歲),55例病史中15例為除冠心病并伴有經常性頭痛者,8例為有肢體遠端間隙性不適者,8例冠心病合并以上癥狀。
采用間接ELSA技術檢測55例患者血清中的HP-CagA抗體,試劑盒由上海晶瑩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提供,該試劑盒采用間接的ELSA法,用純化的基因工程表達HP-CagA抗原包被反應板條,被檢樣品中HP-CagA-IgG抗體能與之特異性反應,進而加入酶標記人IgG抗體,最后滴加入底物顯色劑,酶標光譜儀讀取色差數字,質量控制按試劑盒中提供的陰、陽性對照的標本為準,最后結合患者臨床表現再結合檢測結果進行對照分析。
經過檢查發現在55例患者中血清HP-CagA抗體檢測陽性者共20例,檢出率的36.4%。原發性頭痛者血清有22例,其中7例HP-CagA抗體檢測陽性,陽性率為31.8%;冠心病患者血清20例,其中CagA-HP抗體陽性者9例,為檢出率的45.0%,同時兼有上述兩種癥狀者血清13例,其中4例HP-CagA抗體檢測陽性。為檢出率的30.8%。
以上結果提示HP感染可能和原發性頭痛、冠心病有一些關聯。
研究表明,幽門螺桿菌,因為具有較強的尿素酶、過氧化氫酶及超氧化物歧化酶、蛋白水解酶,尿素酶可使胃粘膜和血管的上皮細胞產生跨膜氨遞度疏水性降低使血壓產生波動,進而誘發頭痛和冠心病的發生。幽門螺桿菌多在青少年時期感染機體,早期感染幽門螺桿菌使成年后患冠心病的危險性增加,影響冠心病發展的敏感性,這一點已為許多學者證實。然而,關于幽門螺桿菌感染與冠心病的發病有關的機制尚不清楚[5-7]。MenDall等證明在幽門螺桿菌感染陽性的冠心病病人中,循環中白細胞總數和C反應蛋白明顯增加;C反應蛋白不僅是幽門螺桿菌慢性感染的炎性標志,而且也是冠心病發病的獨立危險因素之一,在冠心病患者其血清纖維蛋白原水平升高[8]。在此基礎上,Miragliotta等指出幽門螺桿菌感染刺激單核細胞產生組織因子樣促凝物質,通過外源性凝血途徑,使纖維蛋白原轉化成纖維蛋白,從而促進血栓的形成[8]。近年來,人們注意到HP的致病作用與其產生的毒性物質有關,研究發現特別是表型為細胞毒相關基因CagA陽性的菌株對冠心病發生、和周圍的血管有更強的致病性。關于CagA的功能目前尚不清楚,但是研究已經證明擁有CagA基因的菌株可增加胃黏膜上皮細胞產生IL-8,而IL-8已是炎癥反應的前體物質[9],據此推測,幽門螺桿菌感染機體后可能通過細胞因子和炎癥反應參與動脈粥樣硬化、血栓的形成,通過實驗性研究和結合臨床病人的癥狀、病史可以證明冠心病的發生與CagA陽性菌株感染存在因果關系,其發病機理還需要進一不深入研究。
雖然原發性頭痛的病因較為復雜,但周圍血管功能紊亂被認為是其重要的致病誘因之一,而導致周圍血管功能紊亂的因素不排除與HP感染有關,尤其是CagA陽性菌株中的尿素酶、過氧化氫酶及超氧化物歧化酶、蛋白水解酶更能導致周身小血管功能紊亂和病變,而引發相應的臨床癥狀,出于對這一問題的探討,我們首先從臨床較多見易明確診斷的常期患有冠心病患者入手,對其中血清中的CagA-HP抗體進行檢測,同時結合詢問病史,了解患者在患冠心病時的具體表現,如合并有原發性頭痛,原發性雷諾現象等由小血管功能紊亂而引發的臨床癥狀,我們再結合檢測結果綜合判斷。由于檢測方法不同我們的檢測出的CagAHP陽性率雖較其他研究報告略微低些,但值得注意的是,檢測出的陽性患者中,多存在小血管功能紊亂,從而證明CagA陽性菌株感染與原發性頭痛之間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