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偉 楊青 王芳 李淑貞
(上海市松江區婦幼保健所 上海 201620)
為了更好的了解不同基本情況(戶籍、年齡、文化程度、孕產史)孕婦在孕期保健及分娩方式的認知上存在的差異,本文對2018年1—3月在我區14家衛生服務中心建冊的680名孕婦作為研究對象,探討不同基本情況婦女對孕期保健認知及分娩方式認知方面有何不同,對后期婦幼機構提供有針對性的孕產保健知識提供依據。
2018年1月—3月在上海市松江區14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冊的孕婦中整群隨機抽取680名建冊孕婦作為研究對象。
對松江區孕婦孕期保健知識及分娩方式認知的了解情況均采用自填式問卷調查的形式進行,所使用的《孕產期保健知識調查問卷》由松江區婦幼保健所自行設計完成,設計完畢后由4位助產醫療機構孕婦學校的授課專家進行可行性評估。該問卷調查一共由3個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基本資料,包括孕婦的戶籍、年齡、文化程度和孕產史;第二部分是孕期保健知識認知,包括孕早期及孕中期保健知識;第三部分是分娩方式認知,包括對自然分娩和剖宮產利弊的認知。試卷回收率為100%,其中有效問卷665份,無效問卷15份。
所得數據按分類資料整理,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 23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算相應的率、構成比,資料間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通過分析發現,665例松江區孕婦孕期保健知識平均得分71.30分,其中本市戶籍平均得分73.91分,非本市戶籍平均得分70.46分,本市戶籍孕婦平均得分較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高中以下學歷平均得分64.65分,大學及以上學歷平均得分74.53分,認知水平得分隨著學歷的升高而增加,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初產婦平均得分72.52分,非初產婦平均得分70.21分,沒有生育經歷的婦女更關注孕期保健知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不同年齡段的孕婦在孕期知識認知程度上統計學差異無意義,見表1。

表1 孕婦孕期保健知識認知平均得分比較
通過分析發現,665例松江區孕婦分娩知識平均得分46.05分,其中高中以下學歷平均得分37.75分,大學及以上學歷平均得分52.55分,認知水平隨著學歷的升高而增加,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初產婦平均得分52.94分,非初產婦平均得分40.94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不同戶籍及不同年齡段的孕婦在分娩知識認知程度上統計學差異無意義,見表2。

表2 孕婦分娩知識認知平均得分比較
有研究表明,社會穩定程度,孕婦文化程度的提高,孕婦年齡的增長,夫妻關系和睦等因素均有利于提高孕產婦孕期保健的依從性[1]。本研究中,孕婦孕期保健知識及分娩知識的認知程度均隨著學歷的升高而增加,這與李雅芮2015年對烏魯木齊孕婦的研究結果[2]相一致,說明受教育程度對孕婦自我保健管理的影響較大,孕婦文化程度不高,主動獲取孕產期保健知識的意識不高,導致自我保健管理能力的不足。沒有生育經歷的婦女更關注有關孕期保健及分娩的知識,這與有過生育經歷的孕產婦自認為對懷孕生產有經驗,主觀上對孕期保健,產前檢查等方面不如首次妊娠時重視有關。另外,在本研究中,本市戶籍孕婦孕期保健知識得分高于非本市戶籍,這與上海地區的經濟水平和文化傳播方面優于其他省市不無關系。所以,結合孕婦的實際情況及受教育程度早期實施孕期保健及分娩知識宣教至關重要。
何平對新疆地區孕婦的調查顯示,愿意接受正規產前培訓的孕婦占78%,而實際上受過正規產前培訓的孕婦只有24%[3]。在本研究中,關于分娩認知平均得分只有46.05分,分值較低。目前主要制約孕產婦保健工作發展的因素中孕期保健知識缺乏,自我管理能力低下,已經高于經濟因素和交通因素的影響[4]。Lumbiganon研究顯示,孕婦接受的分娩教育越多,其對分娩方式的認知水平也越高,越容易接受自然分娩[5]。所以,產前接受正規系統的孕產期保健知識及分娩知識培訓有利于提高優生優育,保障母嬰安全。開展孕期健康教育,形式可靈活多樣:①社會宣傳,利用報刊書籍,錄像電視,微信公眾號及掌上APP等多種多媒體模式宣傳孕期保健及分娩相關知識,以文字,圖畫,聲音,動漫等媒介給予廣泛推廣。②在孕婦產檢的各級醫療機構建立孕婦學校,其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以基礎課程為主,二級醫療機構基礎課程與重點疾病課程兩者兼顧,三級醫療機構以重點課程為主[6],使整個孕產期健康教育無縫隙銜接。③設立“咨詢熱線個人交流平臺”,根據孕婦個體認知的差異、當前孕周的不同,進行測試、分析和診斷,有針對性開展孕產期健康教育,給出對應的保健指導和注意事項,查漏補缺,開出“私人訂制”的健康教育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