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曉芬 梁元卿(通訊作者)
(昆明市兒童醫院 云南 昆明 650000)
百草枯(Paraquat,PQ)是全球廣泛應用的高效有機雜環類除草劑,人毒性極強,口服致死量為1~3g。PQ中毒后可可造成多個系統或器官損害,病情惡化可因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ARDS)、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病死率為44%~90%[1-3]。近年來,兒童百草枯中毒案例頻發,患兒多處于學齡期或青春期,因與家長產生矛盾服藥。因此,除及時治療及護理保證生存率外,提高兒童與家長對百草枯中毒危害的知曉率,從家庭為起點,預防兒童百草枯中毒尤為重要。為探索百草枯中毒患兒心理護理及家庭健康教育方式,以我院收治的32例百草枯中毒患兒進行心理問詢及家庭情況調查分析,現將研究過程及結論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16年2月—2018年5月我科共接收百草枯中毒患兒32例,其中男童15人,女童17人;年齡2~15歲,平均年齡8歲8月;1例為幼兒期,3例為學齡前,20例為學齡期,8例為青春期;并且其中8名患兒為留守兒童。
1.2 治療
通過洗胃,血液凈化聯合藥物應用治療,痊愈出院27例,死亡5例,病死率15.6%。
1.3 出院隨訪
痊愈27例,其中按時復查19例,不按時復查5例,未進行復查3例,其中3名患兒輟學。
1.4 心理健康調查
出院前對27例痊愈患兒進行心理健康調查,有55.56%的患兒未恢復心理健康;出院后半年復查時再次進行調查,仍有25.92%的患兒未恢復心理健康。
1.5 中毒方式及原因
誤服4例,自殺口服26例,被動口服2例。其中誤服方式為:2例為將百草枯裝入飲料瓶被兒童當做飲料誤服;1例為兒童在家中自行拿到百草枯瓶玩耍中誤服;1例為在外撿拾到藥瓶誤服。口服百草枯自殺的原因:15例為受到父母責罵;2例為收到老師責罵;3例為與同學相處不融洽;6例為未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1.6 家長文化水平
32例中毒患兒中,4名患兒家長未接受過學校教育;12名患兒家長為小學文化;14名患兒家長為初中文化;2名患兒家長為高中文化。
百草枯中毒的兒童從中毒年齡來看可以分為幼兒期、學齡前期,學齡期及青春期,以學齡期及青春期兒童為主。為防止毒物繼續吸收,臨床先以催吐,洗胃,導泄等治療,結合血液凈化,聯合藥物應用治療,此一系列的治療對于不同年齡段的兒童產生心理影響不同,因此要按不同年齡期進行心理護理及健康教育。
2.1 學齡前期兒童學齡前兒童活潑好動、好奇心強、自制力差、易受暗示、模仿性強。會因事發突然、病勢兇險,加之醫院環境陌生,治療的痛苦,自身的不適,出現恐懼焦慮的心理。首先穩定患兒的情緒,讓患兒喜歡的家屬陪同,給患兒以安慰和溝通,盡快取得患兒及家屬的配合,解除患兒的恐懼和焦慮,其次要加強防護,了解患兒及家屬的需要。護士要教會患兒特別是家屬轉移患兒的注意力,教患兒唱歌、畫畫、講故事等,以緩解患兒的恐懼和焦慮。教會患兒家長,家中有幼兒盡量將藥品、對身體有害物品放高。出外時大人盡量陪護左右,可以適量指點寶寶哪些東西不能放嘴里。兒童應在家長的監督下完成各項事情,不能因家長繁忙而讓學齡期及其以下的兒童獨自在家或外出,這樣易導致其出現或發生生命危險[4]。
2.2 學齡期兒童學齡期兒童的情緒不穩定、易激動,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情感和情緒的受調節性差。影響此年齡階段百草枯中毒患兒心理的最主要因素為對醫療環境的恐懼,其次是耽誤學習和被家長責罵的焦慮,加之中毒使身體虛弱導致生活不能自理,常表現為痛苦、沉悶和焦慮,甚至抑郁,而產生急于出院的想法。針對此類患兒,必須增加對患兒的關注,了解患兒需求,有的放矢地和他們交談,以消除疾病帶來的不良情緒。配合家長為患兒補習功課,輔導作業等。支持老師及同學前來探望,鼓勵患兒多與同學、朋友接觸,啟發他們主動愛護關心他人,逐步培養責任感。適當控制零花錢,家中常備有利于健康、利于孩子生長發育的副食品。對遇挫折兒童進行適當的心理疏導,提升孩子的辨別能力。
2.3 青少年期
青少年是人生的黃金階段,也是人生的“危險期”。處于青少年期的百草枯中毒者大都為口服自殺。對于此類患兒,首先穩定患兒的情緒,給與理解與溝通,鼓勵其說出內心感受。其次要加強防護,了解需求。對患兒說話時使用舒緩的聲音,疏導家屬要求克制,盡量不在患兒面前談論病情和預后,及時將良性信息反饋給患兒。教會患兒健康的應對行為,學會表達感情,建立適當的心理宣泄途徑:如哭訴、交流;利用閱讀、繪畫、聽音樂等方式轉移情感等。注意好好休息,以培養穩定的情緒[5]。指導家長懂得傾聽孩子內心的聲音,了解他們真正的需要,多些包容、理解、溝通與互動,雙方都能明白彼此的想法[6],杜絕孩子再次產生自殺等極端行為。
加強對家長及兒童的健康教育是杜絕百草枯中毒的重要方法。加強對農藥存放的管理,最好設有專人專地保管,避免他人隨意取用[7]。切不可將農藥隨意擺放在兒童可觸及處,也不可隨意將農藥裝在普通容器中。農藥使用后藥瓶應用清水清洗數次后,深埋地下防止誤服。建議生產廠家在百草枯藥品說明上標注誤服時的家庭救治方法及配解毒劑。加強家庭、學校對有毒農藥的普及教育。對某些心理承受能力較差的兒童,應盡早進行心理輔導,避免其有意服用農藥[8]。兒童的自我辨識能力差,容易受學校,家庭,社會的影響,因此對兒童的有意服用農藥的預防和干預,應該是多方位、立體和綜合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