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靖宇
甘肅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
玉米全膜覆蓋雙壟溝播栽培技術是一項在地表起大小壟后,用地膜覆蓋全田,在壟溝內播種作物的高效節水、抗旱、高產栽培技術。該技術集“大小壟種植、地膜覆蓋、壟溝種植”于一體,實現了“被動抗旱”向“主動抗旱”的轉變,能夠大幅度提高旱作區糧食產量。
全膜覆蓋雙壟溝播栽培技術能顯著提高旱作區水分利用率,技術創新點主要體現在:一是地膜覆蓋全田,隔斷了水分蒸發途徑,能夠最大限度保蓄土壤水分;二是增加了頂凌覆膜,有效抑制早春土壤水分蒸發;三是起壟溝播實現田間雨水集流和富集疊加利用,變“無效降雨”為“有效降雨”。此外全膜覆蓋雙壟溝播栽培技術還能增強作物底層空間光照強度,更有利于提高地溫,保證玉米提早播種,加快玉米發育進程,從而規避早霜危害。
選擇地勢平坦、土質疏松、土壤深厚、肥力中上、土壤理化性狀良好、保水保肥能力強、坡度15°以下的地塊。注意避免選擇陡坡地、犯風地、石礫地、重鹽堿等貧瘠地塊。
封凍前或早春深松土壤25 ~30cm,打破犁底層;播前旋耕打碎根茬坷垃,要求地平土細,土壤上虛下實,做到“地整不好不種”。適宜的做法是先旋耕破茬而后深松,殘茬固定易于破碎,同時旋耕首先疏松一定的土層,為深松節省了動力。
有條件進行秋冬匯地,做到不漏灌、不積水。匯地后及時耙耱,將土塊脫碎、地面脫平,最大限度保蓄土壤墑情。
選擇經過審定的耐密型優良品種,要求生育期適宜,有較高的豐產性、穩產性,品質好,抗逆性強。可選擇當地常規種植生育期7 ~10 d的品種,要求是均勻一致的包衣種子。精量播種要求種子純度98%以上,凈度98%以上,發芽率95%以上,含水量14%左右,有較強的發芽勢。
有機無機并重、氮磷鉀及微肥密切配合,配方施肥,以產定肥。結合整地每hm2地施優質腐熟的農家肥37 500~45 000 kg,一般每hm2施64%磷酸二銨20~25 kg、50%硫酸鉀15~20 kg、36%硫包衣尿素300~525 kg、硫酸鋅30 ~45 kg。由于全膜種植玉米生物產量和籽粒產量均高于半膜種植玉米,更高于清種玉米,因而有機肥和化肥投入較多,要求做到“肥不足不種”。
每667m2備膜5.5~6 kg,考慮殘膜回收及減少地膜損傷等因素,要求選擇0.008 mm 以上、幅寬較種植帶型增加20 cm的地膜,以保證地膜相互對接,提高增溫保墑效果。
對地下害蟲危害嚴重的地塊,整地起壟前每hm2地用40%辛硫磷乳油7.5 kg加細沙土450 kg,毒土撒施或兌水750 kg噴施。
對雜草危害嚴重的地塊,整地起壟后每公頃地用50%乙草胺乳油1.5 ~1.875 L或42%甲乙莠水懸浮劑2.25~3 L或40%異丙草莠水懸浮劑2.25~3 L兌水噴霧,然后覆蓋地膜。注意每噴完一幅后隨即覆蓋地膜,以提高藥效。
梯田地按種植走向開溝起壟、緩坡地沿等高線開溝起壟。要求壟和壟溝寬窄均勻,壟脊高低一致,起壟覆膜連續完成,減少水分流失。
早春土壤消凍15 cm時利用勞動力較為充足的有利時機實施頂凌覆膜,此時覆膜保溫保墑效果好,更利于發揮技術的作用優勢。
可人工覆膜也可機械覆膜,機械覆膜起壟規范,有利于集雨,增強作物抗旱能力。如土壤墑情差需坐水后覆膜。
3.3.1 人工覆膜 首先在40 cm窄行內挑施肥溝,施肥后在施肥溝兩側挑播種溝,隨即覆膜。覆完第一幅膜后,將第二幅膜的一邊與第一幅膜在大壟中間相接,從下一個大壟壟側取土壓實,依次進行鋪完全田。覆膜前要有劃行和起壟過程,劃行的目的是保持壟向平直,起壟的方法是用手耙將起壟時的犁臂落土刮至大壟中間形成壟面,使壟面隆起,防止形成凹陷不利于集雨。覆膜時將地膜拉展鋪平,從壟面取土后要隨即整平。
3.3.2 機械覆膜 播種器的播種箱不裝種子,利用2-KQSB型專用覆膜播種機一次完成開溝、施肥、噴除草劑、鋪滴灌帶、覆膜等多項作業。
覆膜后嚴禁牲畜入地踐踏,防止大風揭膜。經常沿壟溝逐行檢查,一旦發現地膜破損及時用細土蓋嚴。
覆膜一周左右地膜與地面貼緊,此時在壟溝底部每隔50 cm 打一直徑3 mm 的滲水孔以便降水入滲。滲水孔要求打在壟溝底部,利于降雨充分入滲,若打在壟體兩側降水將不能完全滲入。打孔距離不能太遠,否則滲水不勻。孔徑不宜過大,否則易導致地膜嚴重破損,降低土壤墑情。可采用在車圈外緣焊接釘子的方法制作打孔器,人工推動即可又快又好地完成打滲水孔。
地表5cm溫度穩定通過7~8℃為玉米適播期,中晚熟區一般在4月中下旬播種,早熟區一般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種。耐密型品種中等肥力每667m2保苗4 000~4 500株。播種方法一般分為頂凌覆膜播種、人工覆膜隨即播種和機械覆膜隨即播種。
用玉米點播器按適宜的株距將種子破膜穴播在壟溝,點播后隨即踩壓播種孔使種子與土壤緊密結合,防止發生吊苗、粉籽等現象,并用細沙土、草木灰等疏松物封嚴播種孔,防止播種孔大量散墑和遇雨板結影響出苗。
首先在40 cm 窄行內挑施肥溝,施入種肥后在施肥溝兩側挑播種溝,播入種子后覆土鎮壓,噴施除草劑后隨即覆膜(覆膜方法同頂凌覆膜)。
利用2-KQSB 型專用覆膜播種機一次完成開溝、施肥、精量播種、噴除草劑、鋪滴灌帶、覆膜等多項作業。作業速度以二擋或慢二擋為宜,否則播種孔與出苗位置容易發生錯位,影響出苗。土壤過濕過黏要時刻注意播種嘴是否發生堵塞。
播種深度一般以3~5 cm 為宜,如覆膜后隨即播種,若土壤過分干旱必須坐水播種。為保證全苗,一般種子每穴下種2~3粒。對先覆膜后播種的出苗前要及時破除土壤板結。
苗期一般指出苗至拔節期,這一時期的重點是促進根系發育、培育壯根,達到苗早、苗足、苗齊、苗壯的“四苗”要求。管理措施包括破土引苗、查苗補苗、間苗定苗、打杈去分蘗。
中間階段指拔節至抽雄階段,這一時期要格外注意防止玉米螟等病蟲害發生,對玉米螟采取田間釋放赤眼蜂的方法比較簡單有效。
后期階段指抽雄至成熟期,這一時期植株出現脫肥癥狀應及時追施增粒肥,一般每667m2追施尿素5 kg。注意防治雙斑螢葉甲,措施是清除田間和地頭雜草,在玉米雌穗周圍噴施20%氰戊菊酯乳油1 500倍液或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 000倍液。
蠟熟末期收獲,收獲秸稈及時青貯。將地膜保留在地里,保蓄秋冬土壤水分,第二年結合整地撤膜,并注意對殘舊地膜的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