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海江
(宜賓市第一人民醫(yī)院 四川 宜賓 644000)
機械性眼外傷是臨床上眼科最常見的眼外傷,病人受傷后往往造成眼壓升高,部分患者伴有視神經和視網膜的缺損,即眼外傷繼發(fā)青光眼,如診治不及時,會造成病情的進一步惡化,甚至導致失明[1]。到目前為止,機械性眼外傷繼發(fā)青光眼在臨床診療過程中難度相對較大,因此研究機械性眼外傷繼發(fā)青光眼的病因分類、治療方案以及治療效果,對臨床上診斷和治療該病,進而挽救患者視力,保障患者生存質量有一定的積極作用。本文就56例機械性眼外傷繼發(fā)青光眼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患者不同臨床癥狀給予不同治療方案,并通過一定時間的隨訪,分析研究機械性眼外傷繼發(fā)青光眼的病因分類、治療方案以及治療效果,旨在指導臨床做好有效的防治工作。現報告如下。
隨機選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期間收治的機械性眼外傷繼發(fā)青光眼的患者56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24例,年齡范圍為10~56歲,平均年齡為(30.52±2.09)歲,有晶狀體移位18例,前房角挫傷8例,眼內積血12例,眼內積血并發(fā)炎性反應18例。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均為單眼機械性眼外傷,發(fā)生眼外傷的主要原因有拳擊打傷、異物扎傷以及車禍傷,所有患者均符合青光眼診斷標準,眼壓大于21mmHg和眼底視網膜神經纖維層缺損。所有患者均在知情同意下配合本次研究,且本院倫理小組批準。
對在我院收治的56例機械性眼外傷繼發(fā)青光眼患者根據不同的臨床癥狀給予不同的治療方案[2],具體如下:(1)給予18例晶狀體移位患者,首先給予保守治療藥物降壓,擇期給予手術治療,根據患者晶狀體移位的情況給予不同術式,晶體半移位患者給予小梁切除術,晶狀體移位患者給予晶體摘除術+人工晶體植入術。(2)對于8例前房角挫傷患者,首先給予保守治療藥物降壓,根據患者具體情況擇期給予前房穿刺手術治療,嚴重挫傷者給予濾過手術。(3)對于12例眼內積血患者首先進行止血處理,后給予藥物降壓治療,嚴重患者給予前房穿刺手術治療。(4)眼內積血并發(fā)炎性反應的18例患者給予全身性抗生素加糖皮質激素治療,如炎癥較嚴重則給予部分虹膜切除手術治療。
應用統計學軟件SPSS19.0進行分析,其中率用百分數來表示,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s表示,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
對在我院收治的56例機械性眼外傷繼發(fā)青光眼患者根據不同的情況給予不同的治療方案后隨訪3年,隨訪率100%,其中46例患者視力恢復正常,占82.14%,42例患者眼壓恢復正常,均小于21mmHg,占75%。
晶狀體移位:眼外傷時發(fā)生晶狀體移位分前移位和后移位兩種,晶狀體前移位容易發(fā)生在前房,造成前后房交通受阻,發(fā)生瞳孔阻滯,進而眼壓升高,引發(fā)青光眼;而后移位則發(fā)生玻璃體疝,玻璃體疝一旦進入瞳孔則導致瞳孔受阻,導致眼壓升高,引發(fā)青光眼。本次研究中18例晶狀體移位患者,在發(fā)病后1~100天內繼發(fā)青光眼,在給予相對應的治療措施后,患者均視力恢復正常。前房角挫傷:眼外傷患者發(fā)生前房角挫傷是,如角膜也受到損傷,壓力會隨之傳到虹膜,直接導致前后房水交通障礙,大量液體留在前房,大大增加了前房壓力,進一步加大房角,于此同時,滲透性的改變和小梁網水腫也會導致房水交通受阻,增加眼壓,繼發(fā)青光眼。本次研究中8例前房角挫傷患者均在3~13天內繼發(fā)青光眼。眼內積血:眼外傷導致眼內積血后,血液直接阻塞小梁網,導致前后房水交通受阻,眼壓升高。據相關報道,眼外傷導致眼內積血,積血的量與眼壓的高低有密切關系,積血量越多則發(fā)生青光眼幾率越高[3]。本研究中12例眼內積血患者,均在1~6天內發(fā)生繼發(fā)性青光眼。眼內積血并發(fā)炎性反應的患者通常分為內源性炎癥和外源性炎癥,炎癥發(fā)生后直接導致房水交通受阻、瞳孔閉鎖、虹膜黏連等,造成眼壓升高,本次研究中18例患者均在眼外傷后6~12天內發(fā)生了繼發(fā)性青光眼。
研究已證實,機械性眼外傷繼發(fā)青光眼的病因較多,多種病因導致房水交通受阻、瞳孔閉塞、虹膜黏連等,最終導致眼壓升高,繼發(fā)青光眼[4]。也有研究發(fā)現,機械性眼外傷發(fā)生后,眼外傷的部位、損傷程度、損傷范圍等,與繼發(fā)性青光眼有密切關系[5]。總之,機械性眼外傷繼發(fā)青光眼的病因較復雜,臨床上在治療機械性眼外傷繼發(fā)青光眼患者時,往往選擇藥物降眼壓和手術治療的方案,根據患者眼外傷的具體臨床癥狀,給予不同的治療方案,盡可能挽救患者視力,保障患者生存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