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淑浩 壽建堯 方 冰 邵國民 (浙江省諸暨市直埠鎮農技站 87;浙江省諸暨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 800;浙江省諸暨市楓橋鎮農技站 8)
“中嘉8號”是由中國水稻研究所、嘉興市農業科學研究院、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合作選育的優質常規單季粳稻新品種,于2017年通過浙江省農作物品種審定(編號:浙審稻2017008),適宜在浙江省作單季晚稻種植,2018年被列入浙江省單季晚粳稻主導品種。諸暨市于2016年引入“中嘉8號”示范種植15.87 hm2,2017年示范推廣種植578.53 hm2,2018年推廣種植2 504.6 hm2。三年的示范推廣種植結果表明,“中嘉8號”是一個生長整齊、分蘗力強、后期青稈黃熟、株高適中、熟期理想、抗性好、增產潛力大、米質優、食味佳的優質常規單季粳稻新品種。為進一步促進該品種的種植推廣,筆者將“中嘉8號”在諸暨市的種植表現與高產栽培技術總結介紹如下。
“中嘉8號”于2014—2015年參加浙江省常規單季粳稻組區試,兩年平均全生育期162.1 d,比對照“秀水134”長0.9 d。
“中嘉8號”在諸暨市種植,一般于5月25日播種,6月10日移栽,8月25日始穗,8月30日齊穗,11月7日成熟,全生育期167 d,比對照“甬優9號”短3 d。
“中嘉8號”長勢繁茂,株高適中,生長整齊一致,分蘗力強,劍葉較長,葉色綠,后期青稈黃熟,穗大粒重,結實率較高,稃尖無色,谷色稍暗,豐產性好。
“中嘉8號”于2014—2015年參加浙江省常規單季粳稻組區試,表現為株高106.6 cm,每667 m2有效穗數22.9萬穗,穗長20.8 cm,每穗總粒數143.3粒,每穗實粒數123.7粒,結實率86.3%,千粒重29.7 g。
“中嘉8號”在諸暨市種植,表現為株高105.6 cm,每667 m2有效穗數23.01萬穗,穗長20.5 cm,每穗總粒數134.6粒,每穗實粒數119.9粒,結實率89.1%,千粒重30.5 g。
“中嘉8號”于2014—2015年參加浙江省常規單季粳稻組區試送樣,經農業部稻米及制品質量監督檢測中心檢測,整精米率67.9%,長寬比2.6,堊白粒率24.0%,堊白度2.7%,膠稠度70 cm,直鏈淀粉含量16.6%,達國標優質2級、部標優質3級。
“中嘉8號”于2017年12月獲浙江省種子管理總站組織的食味品鑒會“好味稻”品種稱號,2018年12月獲杭州市種子站組織的杭州市“十大好味稻”品鑒評比活動金獎。
“中嘉8號”參加2014年浙江省常規單季粳稻組區試,平均每667 m2產量為632.4 kg,比對照“秀水134”增產4.7%,增產不顯著;2015年續試,平均每667 m2產量為637.7 kg,比對照“秀水134”增產7.6%,達極顯著水平;兩年平均每667 m2產量為635.0 kg,比對照“秀水134”增產6.1%。“中嘉8號”參加2016年浙江省生產試驗,平均每667 m2產量為628.7 kg,比對照“秀水134”增產3.3%。
“中嘉8號”參加2016年國家區試,平均每667 m2產量為648.68 kg,居第4位,比對照“嘉優5號”增產1.22%;2017年續試,平均每667 m2產量為627.61 kg,比對照“嘉優5號”增產1.01%。
據諸暨市種植戶調查,“中嘉8號”于2016年示范種植15.87 hm2,平均每667 m2產量為639.6 kg,比對照“甬優9號”增產5.22%;2017年示范推廣種植578.53 hm2,平均每667 m2產量為650.3 kg,比對照“甬優9號”增產6.03%;2018年推廣種植2 504.6 hm2,平均每667 m2產量為663.9 kg,比對照“甬優9號”增產6.37%。
2.1.1 提早翻耕大田,凈化土壤環境
播種及栽插前20 d翻耕秧田和本田,使前作殘留物和雜草充分爛透,以減少基腐病的發生,促進“中嘉8號”種子早發,同時可防止往年田間落谷造成混雜。
2.1.2 種子處理
(4)不全流產宮腔殘留也是較為常見的婦產科疾病,其聲像圖表現多樣,和殘留物內容、多少以及殘留時間等有關。如果殘留時間長,會發生機化,使得宮腔內部出現不規則高回聲團。本研究中有10例在注入造影劑后,病灶出現明顯、快速的整體增強。倘若病灶中有機化或者血凝塊,則增強不均勻。
選用谷粒飽滿、均勻、無病蟲的優質種子。浸種前2~3 d曬種2~3 h。曬種后篩去秕谷、雜質,用使百克2 000倍液或勁護1 000倍液浸種36 h后,清水淘洗干凈即可進行催芽。采用催芽器催芽,確保芽根整齊,以利于機械播種。
2.1.3 精做秧板
選擇土壤疏松肥沃、排水好的田塊,于播前3~5 d采用燥耕水趟的方法做好秧板,做成畦寬1.5 m、溝寬0.3 m、溝深0.15 m的半旱秧田。
“中嘉8號”在諸暨市作單季晚稻種植,于5月20日—25日播種,每667 m2用種量為35 kg。秧田做到肥水雙促,并做好稻薊馬、稻縱卷葉螟等的防治工作。
于秧齡18~20 d、葉齡4.0~4.5葉時進行移栽,栽插密度為26.67 cm×16.67 cm,每叢插2~3苗,每667 m2基本苗數為3.5萬~4.0萬苗。
“中嘉8號”在諸暨市作單季晚稻種植,宜重施基肥,早施追肥,看長勢補施穗肥,并重視高效三元復合肥的施用及氮、磷、鉀肥的合理搭配,以達到促蘗、爭足穗、提高成穗率的目標。一般“中嘉8號”每667 m2目標產量達650 kg,要求每667 m2施純氮14 kg,N∶P∶K比例為1∶0.5∶0.8。
“中嘉8號”生長前期淺水促早發,采取后水不見前水的水漿管理方法;看土、看苗及時擱田控苗,擱至田邊開細裂、田中不陷腳即可,使群體與個體協調生長;后期干干濕濕;收割前7~10 d完全斷水,但要防止斷水過早。
為確保豐產豐收,用20%康寬防治稻縱卷葉螟、二化螟;用50%吡蚜酮或60%烯啶吡蚜酮防治稻薊馬、稻飛虱;用75%拿敵穩防治稻曲病和紋枯病。
于11月上旬稻谷完全成熟后適時進行收割,但要防止割青,以免影響產量和米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