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佳偉 (江蘇省蘇州市高新區通安鎮農林服務中心 215153)
糙葉樹[Aphananthe aspera(Thunb.) Planch.]又名糙葉榆、牛筋樹等,在我國主要分布于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且在江蘇省太湖沿岸的丘陵地帶也有自然分布。糙葉樹用途廣泛,可用于園林布置、道路綠化、環境保護及建材等方面,如將糙葉樹作為庭園樹和觀賞樹種植;或將糙葉樹用作公路綠化、道路綠化、四旁綠化、工廠和礦山綠化栽植;另外,糙葉樹因樹干挺拔、木質堅硬而被用于制作各種家具、器具和工業用材等。因此,為進一步促進糙葉樹在蘇州地區的擴大種植,現將糙葉樹的特征特性、幼苗繁育及大苗栽植技術簡述如下。
糙葉樹為榆科糙葉樹屬落葉喬木,樹高達15~20 m,樹干挺拔,樹冠為圓頭形,樹枝呈灰棕色、老時有縱裂;單葉互生,為卵形或橢圓狀卵形或狹卵形,邊緣具單鋸齒,基部3出脈,葉兩面均密披糙伏毛;花期5月,花小,單性同株,雄花為聚傘狀傘房花序、生于新枝基部葉腋,雌花單生于新枝上部葉腋;果實成熟期在10月中下旬,核果為近球形或卵球形,呈紫黑色,果皮表面及果柄均有毛。
糙葉樹為陽性樹種,喜光、耐寒、略耐陰,以在溫暖濕潤的氣候條件及肥厚潮濕的酸性土壤中生長良好,在我國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如山西、華東、華南、西南等地廣泛栽植,在江蘇省太湖沿岸的丘陵地帶也有自然分布,且生長良好。
糙葉樹的幼苗繁育主要是播種繁殖,現將相關技術內容總結介紹如下。
在10月中下旬糙葉樹種子成熟后應及時采收,選留飽滿的種子,曬干后冷藏或沙藏,于翌年春季3月中下旬播種育苗。
糙葉樹播種地應選擇地勢平坦、灌排設施良好的地塊,以土壤疏松肥沃的壤土或沙質壤土為宜,避免選擇容易積水或干燥貧瘠、地下害蟲嚴重的地塊。播種地應在播前精細整地,具體為:在秋末冬初先耕翻1次,耕深為16.67~23.33 cm,然后經寒冬臘月冰凍后,于翌年春季每667 m2施腐熟廄肥1 500~2 000 kg,然后隨即進行淺耕,并耙平地面,拉線做畦,畦面一般寬120~130 cm、高20 cm左右,同時做到二耕二耙,最后確保畦面平整疏松,無雜草、殘根、土塊、石塊。
一般采用春季播種,播種期為3月20日—30日。可開淺溝條播,行距為50 cm,播幅為8~10 cm。播種前先曬種1~2 d,然后用溫水間歇浸種2~3 d,以促使糙葉樹種子發芽早而整齊。播種后隨即覆細土,然后澆水、覆草,有條件的可在畦面覆蓋塑料薄膜,以利于加快出苗。
2.4.1 揭去覆草
糙葉樹出苗后逐漸揭去畦面的覆草,但覆草不能一次除凈,初次揭草可先將覆草放于條播行間,以防春旱和凍害,待天氣晴暖、氣溫穩定或樹苗老健后再徹底清除覆草。
2.4.2 逐次間苗
糙葉樹育苗期間要分多次間苗,逐次去除弱苗、小苗、病苗,留壯苗、大苗,以確保苗床幼苗稀密均勻。一般在糙葉樹出苗后1周即開始間苗,以后每隔5~7 d間苗1次。間苗宜在陰天或雨后、土壤較為疏松潮濕時進行,間苗后應及時噴1次水,以確保幼苗能正常生長發育。
2.4.3 培土護根
糙葉樹幼苗出土后,如遇雨水沖淋表土,會使根莖裸露,導致幼苗遭受旱害或土壤病菌侵害,此問題可通過培土護根避免,宜選用疏松土培于幼苗根部,一般培土1 cm高即可。
2.4.4 中耕松土除草
糙葉樹苗床除草應以人工拔草為主,堅持拔早、拔小、拔了,嚴防拔草時損傷幼苗及苗床因管理疏忽而發生草荒,從而影響幼苗正常生長。
2.4.5 肥水管理
糙葉樹幼苗出土后要加強肥水管理,在幼苗根系形成至冬季停止生長前半個月均可澆水追肥。追肥可根據土壤肥力及幼苗生長情況分期分次追肥,一般每次追肥每667 m2施尿素5~8 kg。在夏季高溫干旱時,宜在傍晚進行澆水追肥,以澆施稀釋糞肥為好,一般每667 m2施稀釋糞肥500~750 kg,且要避免追肥太濃、太重、太勤,以防燒傷幼苗。
育苗期間,為促進糙葉樹幼苗生長,一般要移植2次,第1次在苗高10~15 cm時進行,移栽行株距為1 m×1 m;第2次在苗高50 cm左右時進行,移栽行株距為2 m×2 m。移栽后的冬季要用稻草護干防凍,以確保幼苗不受凍害。
當糙葉樹幼苗培育4年以上,苗高達2 m以上時,即可進行大苗移植。大苗必須帶土球移栽,最好隨起隨栽。定植處應先挖好深坑,坑的長×寬為1 m×1 m、深為80 cm。挖出的生土、熟土各放一旁,有條件的可在定植坑底,每穴施腐熟廄肥2~3 kg,淺蓋覆土后再進行移栽。大苗栽植后先蓋熟土再蓋生土,蓋土結束后立即澆1次透水,并在定植樹四周開1條淺水溝,以便干旱時澆水,以后每隔3~5 d澆1次水,直到定植成活。如遇雨天應及時做好排水工作,以確保定植成活率。糙葉樹大苗進入正常生長后,要及時做好追肥、澆水、松土、除草及病蟲害防治等工作,并在每年秋末冬初及時抓好整枝修剪,以確保良好的樹冠、樹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