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蘭 劉莉萍 麻紅梅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中醫醫院兒科 新疆 烏魯木齊 830016)
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簡稱“復感兒”。是指不同年齡階段的兒童在單位時間內(通常1年)呼吸道感染次數頻繁,并超過一定范圍的一種呼吸道疾病,臨床上3~5歲患兒剛進入托幼機構,多因先天稟賦不足,后天喂養不當,正氣虛弱,肺脾不足、營衛失和,而導致外邪屢屢入侵,邪毒流連,稍愈又作,反復不已,而使家長倍感焦灼,因此如何提高治愈率,減少呼吸道感染復發率成為臨床治療的關鍵。
現將我院兒科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70例反復呼吸道感染(肺脾不足、營衛不和證)的患兒使用自擬保赤膏的臨床療效觀察如下。
資料來源于隨機選取我院(門診或住院)70例3~5歲反復呼吸道感染的患兒,其中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5例,在年齡、性別、病程等方面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所有患兒排除先天性心臟疾患、嚴重肝腎疾病及自身免疫系統疾病。
觀察組在常規治療上加以自擬保赤膏,每日早晚餐后口服10ml,療程1個月;對照組只進行常規治療。兩組均在服藥后一年觀察期內于停藥后3個月、6個月、9個月、12個月分別隨訪1次,記錄上、下呼吸道感染的次數及每次感染持續的時間;口服膏方后有無不良反應。
療效評定條件:(1)治療后不再發病或發病次數減少Ⅰ級以上;(2)治療后病程縮短I級以上;(3)治療后病情減輕Ⅰ級以上。顯效:具備療效評定條件中所有2~3項;有效:具備療效評定條件中任何1項者;無效:各項指標無改善。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處理,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表示有顯著統計學差異。
觀察組總有效率(88.51%)優于對照組(45.7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觀察組平均感染次數為(2.33+1.22)次少于對照組的(5.68±2.54)次;平均感染持續時間為(2.56±1.79)d短于對照組的(7.81±2.44)d:兩組比較有顯著差異(P<0.05)。
實驗組患兒僅1例出現不良反應。表現為舌紅、目眵增多。
反復呼吸道感染為小兒常見肺系疾病,病程長、發病率高,因呼吸道疾患發作頻繁而影響患兒健康成長。小兒肺常不足、藩籬不固,脾常不足,運化失司,臨證除易感乏力外,常伴有面白少華,目下暗、自汗盜汗,夜寐不寧,舌質淡紅,苔薄白,脈細軟等表現,屬于中醫古籍中“虛人感冒”“體虛感冒”的范疇。自擬保赤膏系采用膏方的制作工藝,針對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取其補虛復損、扶正祛邪的功效。方中既有玉屏風散合黃芪桂枝五物湯共奏補益肺脾,調和營衛,扶正固表之效。黃芪、白術合用,使氣旺表實,則汗不能外泄,邪不易內侵;黃芪、防風相配,固表而不留邪,祛風而不傷正。黃芪聯合桂枝益氣和營,溫陽通絡,益氣固表為主,固中有疏,散中有補,補散并用,相輔相成。同時兼四君二陳湯(太子參、茯苓、山藥、半夏、陳皮、大棗、砂仁等)健脾助運,補益肺氣,若汗多不斂加入五味子、煅牡蠣、浮小麥固表止汗;予以女貞子、旱蓮草培補填補腎陰有補益先天不足之旨;余邪未清者,加黃芩、連翹清其余熱;更有炙雞內金、山楂肉、香谷芽防膏滋之礙胃,并助諸藥吸收,以收全功。同時輔以蜂蜜濃煎制膏,逢入冬季節,每日早晚各10毫升,溫水沖服,1~2月為一療程,經臨床驗證自擬保赤膏治療反復呼吸道感染臨床療效顯著,不良反應少,安全性高,依從性較好,值得進行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