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冉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麻醉科 浙江 杭州 310016)
現階段隨著老年人群生活質量的提高、人口老齡化日趨嚴重、麻醉技術與手術操作的日益精進,越來越多的老年患者選擇接受手術治療[1]。圍手術期雖然采取了干預措施與風險評估,但仍然有很多老年患者在術后會出現幻覺、焦慮不安、思維混亂、意識模糊等精神錯亂狀態,在臨床上也被稱為術后譫妄[2]。譫妄會增加患者跌倒、靜脈血栓、肺部感染、壓瘡的發生率,甚至會誘發自殘、抑郁等情況,造成患者住院時間延長,大大加重了社會及患者家庭的經濟負擔[3]。本實驗組患者麻醉誘導后十分鐘泵入負荷量的右美托咪定,并持續泵入直到手術結束,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全身麻醉,對兩組患者蘇醒時間、Price-Henry疼痛評分、Ramsay鎮靜評分、不良反應發生情況、譫妄發生率進行評價與對比。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6年8月-2017年9月來我院就診的86例老年患者,隨機將其分為對照組與實驗組,其中對照組女性與男性患者人數比例為21∶22,年齡最小為63歲,最大為85歲,平均年齡為72.63±1.54歲;實驗組女性與男性患者人數比例為20∶23,年齡最小為61歲,最大為86歲,平均年齡為73.45±1.86歲。所有患者均排除嚴重呼吸系統疾病、心腦血管疾病、精神神經系統疾病、肝腎功能異常等情況,兩組患者在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所有患者入室后常規開放左上肢靜脈,監測患者的無創動脈血壓(BP)、心率(HR)、血氧飽和度(SPO2)、心電圖(ECG)、BIS。對照組患者予以0.2mg/kg依托咪酯、0.16mg/kg順式阿曲庫銨、5ug/kg芬太尼、0.5mg阿托品進行誘導,待患者意識消失后經口氣管插管,確定氣管導管位置后連接麻醉機,行機械通氣,設置潮氣量為8ml/kg,呼吸頻率為每分鐘12次。術中泵注丙泊酚、瑞芬太尼,維持BIS值于40~60之間。術中按需予以麻黃堿、阿托品等藥物,維持術中呼吸循環的穩定。手術結束前20分鐘按需予以中長效鎮痛藥物,手術結束時停止輸注丙泊酚、瑞芬太尼。實驗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麻醉誘導后十分鐘內泵入1μg/kg右美托咪定,并且按照0.3μg/(kg·h)持續泵入,直至手術結束。
評估并記錄兩組患者的蘇醒時間、術后12小時Price-Henry疼痛評分、Ramsay鎮靜評分以及譫妄發生率,記錄患者麻醉后的不良反應情況,包括呼吸循環紊亂、寒戰、躁動、惡性嘔吐、蘇醒延遲以及拔管困難等。
數據采用SPSS20.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對照組患者蘇醒時間以及術后十二小時Price-Henry疼痛評分、Ramsay鎮靜評分分別為(43.12±5.71)min、(2.69±0.2)分、(1.203±0.27)分,實驗組患者蘇醒時間以及術后十二小時Price-Henry疼痛評分、Ramsay鎮靜評分分別為(32.51±5.03)min、(2.39±0.32)分、(1.81±0.21)分,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患者麻醉后發生呼吸循環紊亂、寒戰、躁動、惡性嘔吐、蘇醒延遲以及拔管困難人數分別為5例(11.63%)、4(9.30%)、5例(11.63%)、8例(18.60%)、2例(4.65%)、1例(2.33%),總發生率為58.14%,實驗組患者麻醉后發生呼吸循環紊亂、躁動、惡性嘔吐、蘇醒延遲人數分別為3例(6.98%)、2例(4.65%)、4例(9.30%)、1例(2.33%),無拔管困難及寒戰的發生,總不良事件的發生率為23.26%,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與實驗組患者術后譫妄發生率分別為34.88%(15/43)、4.65%(2/43),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老年患者術后譫妄是由多種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手術前存在的危險因素被稱為傾向因素,其中高齡是已知的獨立傾向因素之一,尤其是七十五歲以上患者譫妄的發生率明顯增高[4]。臨床上有相關研究表明老年患者手術后譫妄的發生率高達百分之五十,主要與患者感染、電解質紊亂、安定藥物應用、臟器功能衰竭以及缺血缺氧等因素關系密切[5]。作為一種α2腎上腺素能受體激動劑,右美托咪定是臨床上常用的鎮靜藥物,該藥物用于輔助麻醉能夠很大程度上降低不良事件的發生率[6-7]。本實驗組患者蘇醒時間、Price-Henry疼痛評分、Ramsay鎮靜評分與對照組結果比較顯著較優,實驗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譫妄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疼痛是造成患者煩躁、影響其睡眠質量的主要因素,臨床研究表明睡眠紊亂與譫妄的發生有一定的相關性,提示右美托咪定能夠通過顯著改善患者的睡眠質量、緩解患者疼痛,從而在最大程度上減少譫妄的發生。綜上所述,右美托咪定在老年手術患者麻醉中展現出良好的鎮靜與鎮痛作用,能夠維持術中呼吸循環的穩定,安全性較高,不良事件的發生較少,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