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春調 葉 營 宋東霞 陸文妍 羅斯宇
廣東省廉江市人民醫院泌尿外科,廣東廉江 524400
腎結石是我國最常見的泌尿系統疾病之一,近年來發病率呈上升趨勢,消耗大量的醫療資源,給家庭及社會帶來很大的負擔,因此如何縮短住院時間,降低住院費用,為患者提供質優價廉的醫療護理服務一直是泌尿外科護理的研究熱點[1]。臨床路徑因為具有降低醫療成本、住院天數、提高醫療質量、規范醫療行為等優點而被廣泛應用于臨床[2-3],其中臨床護理路徑(clinical nursing pathway,CNP)是臨床路徑重要的組成部分,然而衛生部前三批臨床路徑管理試點的110 家醫院中,絕大多數為地級市三級醫院,直至2016 年12 月衛生部才出臺腎結石等縣級醫院版臨床路徑[4],目前有關腎結石縣級醫院版CNP 的應用研究甚少,本研究通過探討腎結石縣級醫院版CNP 的運用價值,以期為腎結石縣級醫院版CNP 的改進等提供臨床依據。
選取在廉江市人民醫院泌尿外科診治的100例腎結石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研究對象來自2017 年2 月~2018 年10 月。所有研究對象均符合國家衛生計生委辦公廳頒布的腎結石縣級醫院版臨床路徑條件:(1)第一診斷必須符合腎結石疾病的編碼(ICD-10:N20.000)和行經皮腎鏡碎石術的編碼(ICD-9-CM-3:55.0402)。(2)腎結石患者雖然同時合并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間不需進行特殊處理更加不會影響實施第一診斷CNP 方案。排除標準:(1)第 1 診斷有誤。(2)腎結石患者入組后,因其他疾病轉科。采用隨機數字表法把腎結石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其中觀察組50 例,年齡36 ~64 歲,平 均(45.3±4.4)歲,病 程2 ~5 個月,平均(3.89±1.67)個月,男31 例,結石部位在左腎、右腎、雙腎分別有26、15、9 例,合并高血壓、冠心病、泌尿系統感染、腎積水分別有5、5、7、8 例,結石大小1.8 ~4.6cm,平均(3.26±0.72)cm;對照組50 例,年齡35 ~63 歲,平均(44.0±4.0)歲,病程3 ~5 個月,平均(4.15±1.32)個月,男28 例,結石部位在左腎、右腎、雙腎分別有29、16、5 例,合并高血壓、冠心病、泌尿系統感染、腎積水分別有6、5、6、5 例,結石大小1.7 ~4.5cm,平均(3.17±0.84)cm,兩組患者在年齡、病程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具有可比性。研究對象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表2 兩組主要住院費用比較(,元)
注:檢查費包括彩超、化驗費、心電圖以及放射費等;其他費用包括床位費、治療費、護理費等
組別 n 檢查費 藥費 其他費用 總住院費用觀察組 50 3409.16±297.55 1757.28±371.46 11813.70±1071.72 18864.54±986.47對照組 50 3523.78±364.39 2048.34±408.59 12785.66±1182.47 20050.49±1102.53 t 1.723 3.727 4.307 5.668 P 0.088 0.000 0.000 0.000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觀察組實施腎結石縣級醫院版CNP 方案,腎結石縣級醫院版CNP 方案主要要點見表1。
評價兩組的療效。統計兩組患者的主要費用、住院天數以及并發癥。采用廉江市人民醫院自制的滿意度調查表調查患者家屬、患者、醫生和護理人員的滿意度。療效的判定標準如下[5]:患者結石被徹底清理,癥狀全部緩解為顯效;患者結石基本清除,癥狀基本消失為有效;患者病情無明顯變化為無效。
采用SPSS24.0 進行數據處理。計數資料和等序分類資料均采用頻數和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或秩和檢驗。計量資料用()表示,采用t 檢驗。P <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顯效、有效和無效的構成比分別為86.00%(43 例)、10.00%(5 例)和4.00%(2 例),而對照組則分別為76.00%(38 例)、18%(9 例)和6.00%(3 例)。兩組療效總體分布無統計學差異,兩組療效差異無統計學意義(U=1.248,P=0.212)。
觀察組和對照組的住院天數分別為(6.94±1.54)d 和(9.15±1.86)d,兩組住院天數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6.471,P <0.001)。觀察組的藥費、其他費和總住院費用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 <0.05)。見表2。
觀察組并發癥的總發生率為10.00%(包括術后出血2 例,尿漏、引流不暢、切口感染各1 例,共5例),而對照組并發癥的總發生率為30.00%(包括術后出血6 例,尿漏4 例、引流不暢3 例、切口感染2 例,共15 例),兩組間并發癥總發生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6.250,P=0.012)。
觀察組患者家屬和患者的滿意度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 <0.05)。見表3。
住院天數可以直接反映醫療系統的資源利用程度和服務效率,同時也可間接反映醫療服務質量[6-7]。觀察組的住院天數明顯少于對照組,提示腎結石縣級醫院版CNP 在提高醫療資源利用程度、服務效率、服務質量等方面均有優勢,上述與董淑英得出的結果類似[8]。醫療費用上漲過快是我國醫療目前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9]。觀察組的藥費、其他費、總住院費用均明顯低于對照組,提示腎結石縣級醫院版CNP 可降低腎結石的診治費用,分析原因可能如下:(1)CNP 的干預可規范護理流程從而有利于降低護理、吸氧等相關費用[8]。(2)CNP 可提高工作效率、縮短患者術前等待和住院的時間,從而有利于降低相關費用[10]。
對照組并發癥總發生率明顯高于觀察組,這與董淑英等報道的類似[8],分析原因可能如下:(1)觀察組要求護理人員主動按照CNP 方案中的內容嚴密觀察患者,可及時發現導管移位和引流不暢等危險因素,并能及時采取恰當措施降低并發癥的發生率,同時,由于護理人員對患者及家屬進行有效科學的健康宣教和心理干預,使他們能積極配合護理和治療[11]。(2)CNP 方案使護理人員有預見性地實施護理工作,可避免護理人員因能力或經驗不足造成護理缺陷[12]。
對照組患者和患者家屬的滿意度均明顯對于觀察組,分析其機制可能如下:(1)患者和家屬的滿意度與住院時間、實驗室檢查次數、費用等關系密切[13],而觀察組住院費用和并發癥發生率低,住院時間短,負性情緒輕從而有利于提高觀察組患者和家屬的滿意度。(2)CNP 在實施的過程中需要護理人員、醫生、患者、家屬共同參與,從而使護理人員、患者、家屬之間交流更加頻繁,有助于增加護患之間的信任和理解,也滿足患者家屬及患者的知情權,有利于改善護患關系[14]。(3)CNP 使護理更加規范化、具體化、制度化和針對性,有利于提高護理效率、護理效果和護理品質,從而增加患者家屬和患者滿意度[15]。
綜上所述,腎結石縣級醫院版CNP 可降低住院費用和并發癥發生率,縮短住院時間,減輕患者負性情緒,同時能提高患者及家屬的滿意度。值得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