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興江 云南省紅河州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中心
農業是我國第一產業,其發展質量直接關系到國計民生,通過對我國“三品一標”認證工作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進一步明確其改革方向,從而為我國綠色有機農業發展提供保障。
“三品一標”已經經過了十多年的發展,其在推動我國綠色農業的發展上起到了巨大作用,面對其在發展過程中暴露的問題,有必要積極采取改革措施,進一步提高農產品質量,實現農業的標準化生產。
農產品品牌建設是指農產品生產經營者整合當地經濟、社會和文化等因素,以產品為載體、以商標為依托、以消費者為中心,用于體現其產品及服務的獨特性,借以創造價值、提高市場競爭力的各種措施的組合。“三品一標”農產品是指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和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目前,發展特色農產品的根本途徑是讓生產經營者進行“三品一標”認證。
隨著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消費安全意識逐漸增強,大家關注和追求安全衛生、營養的農產品,以至于“三品一標”農產品成為人們的消費熱點。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事關重大,發展品牌農產品成為消費熱點,成為當前廣大消費者的迫切愿望。
無公害農產品執行的是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強制性標準,比如在農藥的使用上,要求選擇的農藥必須要獲得國家農藥登記許可,并且要在綠色食品允許使用農藥清單內,但是現階段不少的農業生產者很難嚴格按照相關標準執行。
我國的“三品一標”申報程序主要是借鑒了國外的一些工作方式,需要申報者提供申請書、調查表、資質證明文件、質量控制規范以及生產技術規程等眾多資料,過于復雜的申報要求阻礙了申報工作的展開。
目前,我國大部分地區的“三品一標”認證工作還過多的偏重申報材料的審查上,并沒有針對生產者所遇到的生產問題進行解決,也沒有進行針對性的開發。
1.改無公害農產品認證為無公害農產品備案制度
需要從監管角度出發,加強無公害農產品的審核工作,并將審核通過的產品報農業部進行備案,經過備案的農產品應該在合格證上標示無公害農產品信息,同時,合格證在通過備案之后生效。由于現階段監管部門還存在獲證產品質量安全問題接受追責的現象,導致其為了保護自身而分解責任壓力,為了減輕工作負擔,可以變無公害農產品認證為無公害農產品備案,防止認證流程和程序被拉長。同時,該制度的實施也明確了,如果在工作人員完成其職責后仍然存在質量問題,不應該由工作人員和工作機構承擔責任。
2.簡化無公害農產品工作流程和申報材料要求
農業生產中普遍存在農業生產者文化水平不高的問題,繁瑣的工作流程和申報材料使得無公害農產品認證工作的開展較為困難,因此可以簡化無公害農產品工作流程和申報材料要求,在采集信息過程中只采集經營主體的基本信息和生產檔案記錄,完成產地環境檢測和產品檢測等內容即可。但簡化無公害農產品工作流程和申報材料要求并不是降低對農產品的質量要求,因此還需要監管人員進一步強化對產品質量的監管工作。
3.建立獎懲分明的檢查員管理制度
檢查員作用的發揮直接影響著無公害農產品的申報過程,在實際工作中,檢查員需要判斷申請主體是否達到無公害農產品的標準核實,并負責信息的收集以及現場檢查等工作,因此可以通過建立獎懲分明的檢查員管理制度來提高其工作積極性,比如將其工作績效納入職稱評定、評獎評優、績效工資等考核,使其能夠在認證工作中認真負責。
讓更多的生產者主動生產無公害農產品、讓更多的消費者主動購買無公害農產品,是“三品一標”認證最重要的目的,因此在改革過程中更要強化對相關生產技術的應用,真正建立綠色有機品牌。一方面需要通過農業部門的技術推廣來為生產者們提供嚴格的綠色有機農產品生產標準;另一方面則是加大對有機綠色產品的市場監管,提高獲證產品的公信力,并在監管過程中不斷加強宣傳,向全國乃至世界范圍內推出綠色有機農產品,不斷樹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登記主體需要組織開展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申報工作,并在獲得登記后切實承擔起品牌管理和維護職責,在品牌建設過程中必須要挖掘生產區域的相關特質,從而推進地理標志產業與旅游、教育等產業的有機結合。
“三品一標”認證工作是現代農業發展過程中的重要工作,在無公害農產品流行的今天,相關人員必須要堅定不移的推進“三品一標”的改革,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