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本刊記者
日前,山東省印發《關于加強非洲豬瘟防控工作的實施意見》,著眼于非洲豬瘟疫情傳入、發生、傳播的各個風險環節,突出加強生豬全鏈條疫情防控監管,重點細化嚴防餐廚廢棄物直接飼喂生豬、強化養殖屠宰環節檢疫監管、加強加工經營環節監督檢查、壓實“菜籃子”市長負責制等具體措施。
據了解,山東省非洲豬瘟防控已取得階段性成效。“但疫情防控形勢仍然復雜嚴峻,受全國疫情和豬周期等多重因素影響,生豬生產和保供穩價壓力較大。”省畜牧獸醫局局長唐建俊說,針對此,《意見》從防疫監管、檢疫監管、加工經營環節監管、生豬生產發展、動物防疫體系建設五個方面提出了11項舉措。
在生豬養殖環節,《意見》提出要總結推廣非洲豬瘟防控技術方案,指導建立并落實封閉管理、清洗消毒等關鍵防控制度措施,嚴格病死豬無害化處理,嚴禁泔水喂豬;在屠宰環節,出臺生豬定點屠宰設置規劃、畜禽屠宰管理辦法,嚴厲打擊私屠濫宰、注水注藥、違規出證等違法違規行為。
在嚴格生豬產品加工經營環節監管方面,《意見》明確嚴禁采購、經營無合法來源、未經檢驗檢疫或檢驗檢測不合格的生豬產品。市場監管部門要加大對豬肉制品加工企業、食用農產品集中交易市場、銷售企業和餐飲服務單位的監督檢查力度,規范冷庫和冷凍肉經營者的經營行為,防止病死豬及其產品流向市場、進入餐桌。
根據《意見》,山東省還要著力穩定生豬生產。首先,壓實“菜籃子”市長負責制,各級政府要承擔起生豬市場保供穩價主體責任,調整優化畜禽養殖“三區”劃定。同時,要加大鄉村振興重大專項資金傾斜力度,用好生豬調出大縣獎勵資金,對受影響較大的規模化養豬場戶實施臨時性生產救助,并落實好省里出臺的各項扶持政策。
為全面提升動物防疫能力,《意見》提出要加快全省免疫無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區建設,支持膠東半島率先創建非洲豬瘟無疫區,鼓勵企業創建無疫小區。同時,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