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雯靜
(河南省新鄉市動物衛生監督所 河南新鄉453000)
養牛行業向著規模化、產業化的趨勢發展,因此落實好種牛防疫工作十分關鍵,養殖人員要采用合理的手段進行防疫工作的安排,不斷提高種牛的品質,以此達到減小疫情發生概率的目的,在加強養殖場管理的同時注重防疫知識與防疫技能的提高,將種牛防疫工作放置首要地位,凸顯其重要性,引起養殖人員的高度重視,深入推進種牛防疫工作的有序進行。
保證養殖場效益與質量穩步上升的前提是采用合理科學的措施進行養殖以及防疫。只有在落實好種牛防疫工作基礎上,避免因種牛產生疾病導致育種工作難以開展,對牛崽的質量產生影響,從而保證養殖場的經濟效益不受損失,促進養殖業的良好發展。如果防疫工作出現失誤,致使疫情出現,不僅對養殖場的整體效益產生較大影響,而且對后續工作開展造成較大困難,所以種牛防疫工作的開展十分重要,不容忽視[1]。
有效開展種牛防疫工作是保證種牛健康成長的重要途徑之一,其作為種牛養殖諸多環節中的重要一環,要予以足夠重視,一旦此環節存在問題,不僅對種牛的配種產生影響,還會對養殖場的發展潛力造成影響。由此看來,做好種牛防疫工作,避免種牛受到傷害,對養殖場繁殖工作的順利進行具有重要意義。
養殖行業的快速發展為動物疫病的傳播提供了條件,近年來,動物感染疫病的比例呈現上升趨勢,針對這種情況,政府以及相關部門不斷加大對動物疾病的防控力度,但是其效果并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基層地區養殖防疫宣傳不到位,導致基層養殖人員的重視程度不高,盲目追求規模的擴大,本末倒置,輕視防疫工作,對患病而亡的動物隨意丟棄,為疫病傳播提供可乘之機。
對于防疫工作最直接有效的途徑便是按時進行疫苗的注射,疫苗注射能夠有效遏制疫病的傳播。目前有很多養殖場因防疫工作沒有落實到位,致使防疫效果不明顯,為應對這種情況,養殖場要定期培訓工作人員,不斷提升知識素養與能力技巧[2]。
對養殖場實行封閉化管理,嚴格控制種牛流動。對進入養殖場的車輛以及工作人員進行消毒處理;在引種過程中,要對引入的種牛進行嚴格的檢疫,并隔離觀察30 d 以上,確保種牛健康后才能混群飼養。日常要注意牛舍衛生,定期清理牛糞便和污染物,做好牛舍衛生消毒工作。
綜上所述,種牛防疫工作對整個養殖業而言至關重要,養殖人員要不斷加強防疫意識以及技能的培訓,嚴格按照防疫流程進行,定期注射防疫疫苗,為種牛養殖的長遠發展考慮。